李滿秀, 孫笑笑, 宋志英, 燕琪芳
(忻州師范學院化學系,山西忻州 034000)
金納米粒子(AuNPs)因具有制備簡單、易于表征等特點而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1 - 2]。鑒于AuNPs比表面積大,吸光系數(shù)高和尺寸依賴等獨特的光學性質,常將其作為發(fā)光物質的能量受體,與能量供體構建熒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體系。如田銳等[3 - 4]以AuNPs為能量受體,羅丹明B或吖啶黃為能量供體,采用FRET方法檢測不同藥物的含量。
妥布霉素是一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主要對革蘭陰性菌、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變形桿菌等有效,臨床主要用于敏感細菌引起的嚴重感染。另外,妥布霉素殘留常存在于食物中,比如肉類和牛奶等。目前,測定妥布霉素的方法主要有共振瑞利散射光譜法[5]、分光光度法[6]、離子交換法[7]和高效液相色譜法[8 - 9]等。這些方法各具特點,但亦有一定的局限。本實驗利用AuNPs和加替沙星之間可發(fā)生FRET作用,使加替沙星的熒光猝滅,而妥布霉素可以使加替沙星的熒光得到恢復,基于熒光恢復程度和妥布霉素濃度之間的線性關系,建立了一種操作簡便、靈敏度高的妥布霉素的熒光分析新方法。
F-4500型熒光分光光度計(日本,日立公司);UV-2550型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85-2型恒溫磁力攪拌器(上海司樂儀器廠);AL204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
加替沙星儲備溶液(1.0×10-3mol/L):準確稱取37.5 mg加替沙星標準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定檢定所),用水溶解后定容到100 mL容量瓶中。妥布霉素儲備溶液(1.0×10-3mol/L):準確稱取46.8 mg妥布霉素標準品(Aladdin Industrial Corporation),用水溶解并定容到100 mL容量瓶中。三酸緩沖溶液:由0.04 mol/L H3BO3、H3PO4、HAc組成的混合酸,與不同體積的0.2 mol/L NaOH溶液配制,于酸度計上調至不同pH值。檸檬酸三鈉、氯金酸(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妥布霉素滴眼液。實驗用水均為超純水。
將50 mL 1.0×10-3mol/L氯金酸溶液加入到100 mL的圓底燒瓶中,攪拌并加熱至回流,再向溶液中加入5 mL38.8 mol/L檸檬酸三鈉溶液,溶液快速由淺黃色變成無色到紫黑色,最后變成酒紅色,繼續(xù)加熱回流15 min后停止加熱,待完全冷卻后轉移至棕色容量瓶中,于4 ℃下保存,備用。
取300 μL 1.0×10-5mol/L加替沙星溶液于10 mL比色管中,再依次加入不同體積的AuNPs溶液和1 mL三酸緩沖溶液(pH=7.0),用水定容,搖勻,10 min后,以激發(fā)波長335 nm,發(fā)射波長445 nm掃描熒光光譜。取300 μL 1.0×10-5mol/L加替沙星溶液于10 mL比色管中,再依次加入610 μL的AuNPs溶液,不同濃度的妥布霉素溶液,1 mL的三酸緩沖溶液(pH=7.0),用水定容,搖勻,10 min后,以激發(fā)波長335 nm,發(fā)射波長445nm掃描熒光光譜。儀器激發(fā)和發(fā)射狹縫寬度均為10 nm。
鮮奶:取鮮奶5 mL置于聚丙烯塑料管中,再加入0.5 mL 20%HAc,搖勻,接著加入4.5 mL水,搖勻,放到4 ℃冰箱中1 h(沉淀蛋白),之后用離心機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作為供試液。
妥布霉素滴眼液:取1 mL市售妥布霉素滴眼液于10 mL比色管中,用水定容,作為供試液。
在pH=7.0的三酸緩沖溶液介質中,掃描8.0 μmol/L AuNPs溶液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和熒光光譜,見圖1。AuNPs的最大吸收峰在521 nm處;以361 nm為激發(fā)波長,其最大熒光發(fā)射峰在409 nm處。圖2是按1.3測得30 μmol/L加替沙星的熒光光譜圖,其激發(fā)波長為335 nm,發(fā)射波長為445 nm。根據(jù)文獻方法[10],用硫酸奎寧作為標準物質,測得加替沙星的熒光量子產率為0.3。
圖1 AuNPs(8.0 μmol/L)的熒光光譜(a)和紫外-可見(UV-Vis)吸收光譜(b)圖Fig.1 Fluorescence spetrum(a) and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b) of AuNPs(8.0 μmol/L)
圖2 加替沙星(30 μmol/L)的熒光光譜圖Fig.2 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gatifloxacin(30 μmol/L)
根據(jù)光譜特征可知,加替沙星在445 nm處有最大熒光發(fā)射峰,而AuNPs在521 nm處有最大紫外吸收峰,加替沙星的發(fā)射光譜和AuNPs的吸收光譜有一定程度的重疊,通過計算可得出光譜重疊面積J=1.12×10-13cm3·L·mol-1,而這成為它們之間發(fā)生熒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的必備條件之一,其中加替沙星是能量供體,AuNPs是能量受體。發(fā)生FRET的結果是加替沙星的熒光猝滅,圖3為AuNPs對加替沙星的熒光猝滅圖。
根據(jù)能量轉移F?rster理論,能量轉移效率E、能量轉移臨界距離R0、供體與受體之間的能量轉移距離r需滿足如下關系:
(1)
(2)
J=ΣF(λ)ε(λ)λ4Δλ/ΣF(λ)Δλ
(3)
公式中,F(xiàn)(λ)為波長λ處熒光供體的熒光強度,ε(λ)為波長λ處受體的摩爾吸光系數(shù),F(xiàn)為加入能量受體后供體的熒光強度;F0為未加入受體時供體的熒光強度;k2為偶極空間取向因子,取k2=2/3;N為水和有機溶劑的平均折射率(取1.37),E=0.63。
將計算的J和Φ值帶入公式(1)和(2),得到R0=4.21 nm,r=3.86 nm,R0和r均小于10 nm,進一步說明加替沙星和AuNPs之間能夠發(fā)生FRET。
當AuNPs-加替沙星體系中加入妥布霉素,熒光會得到恢復,原因可能是妥布霉素可以和AuNPs結合生成更穩(wěn)定的復合物,從而破壞了AuNPs與加替沙星之間的FRET,加替沙星得到釋放,其熒光得到恢復。如圖4所示,熒光恢復的強度隨妥布霉素的濃度變化呈線性關系。另外,隨妥布霉素的濃度增大,體系的顏色逐漸由紅色變?yōu)樗{色。
圖3 AuNPs對加替沙星的熒光猝滅圖Fig.3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gatifloxacin quenched by AuNPs1 - 10:cAuNPs:0,8,13,21,29,37,45,53,61,69 μmol/L,respectively.
圖4 妥布霉素對加替沙星的熒光恢復圖Fig.4 Effect of concentrations of tobramycin on fluorescence of gatifloxacin1 - 8:cTobramycin:0,10,40,80,130,180,230,280 nmol/L,respectively.
圖5 pH對體系熒光猝滅率與熒光恢復率的影響Fig.5 Effect of pH on the fluorescencea.Fluorescence quenching rate,b.Fluorescence recovery rate
2.4.1 溶液pH的影響體系的酸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AuNPs-加替沙星和妥布霉素之間的作用,配制pH分別為2.6、3.3、4.1、5.0、6.1、7.0、8.4、9.2的三酸緩沖溶液,按實驗方法在相應體系中加入不同的pH緩沖溶液,測定其熒光強度。如圖5所示,AuNPs對加替沙星的熒光猝滅隨pH值的增大基本呈上升趨勢,pH=7.0時達到最大。同樣,妥布霉素對AuNPs-加替沙星的熒光恢復隨pH值的增大先變大后變小,接著又變大,到pH=7.0時達到最大。另外,加替沙星的熒光強度也會隨著pH值的增大而逐漸減小,在堿性體系中比在酸性體系中減小的幅度大。綜合考慮,本實驗選擇在pH=7.0的三酸緩沖溶液中測定體系的熒光強度。
2.4.2 反應溫度的影響考察了反應溫度分別為15、25、35、45、55、65 ℃時,AuNPs對加替沙星熒光猝滅率,以及妥布霉素對熒光恢復率的影響。由實驗可知,加替沙星的熒光強度隨溫度的升高不斷減弱,溫度越低,熒光猝滅越大,而25 ℃時熒光恢復最好。綜合考慮,實驗選擇最佳反應溫度為25 ℃。
2.4.3 反應時間的影響考察了反應時間分別為10、20、30、40、60、90、120 min時AuNPs對加替沙星熒光猝滅,以及妥布霉素對熒光恢復的影響。由實驗結果可知,反應時間在30 min內的熒光猝滅以及熒光恢復最好。實驗選擇反應10 min時進行測量。
在最佳條件下,AuNPs-加替沙星體系的熒光強度與妥布霉素的濃度在1.0×10-8~2.8×10-7mol/L范圍內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shù)R=0.9917),線性回歸方程為:F=6.9648c+102.65(c,10-8mol/L),對4.0×10-8mol/L的妥布霉素進行10次平行測定,相對標準偏差(RSD)為2.0%,以3σ法計算本法對妥布霉素測定的檢出限為6.5×10-9mol/L。
固定混合體系中加替沙星的濃度為3.0×10-7mol/L,AuNPs的濃度為6.1×10-5mol/L,妥布霉素的濃度為4.0×10-8mol/L,考察了可能共存的干擾物質對體系的影響。結果表明,當允許相對誤差為±5%時,各共存物的允許量為:2 500 倍Cu2+、Cd2+、Na+,1 250倍硬酯酸鎂,750倍Fe3+,500倍尿酸、果糖,250倍Co2+、Mn2+、葡萄糖、L-精氨酸,125倍Ni2+,50倍Mg2+,25倍Cr3+、苯酚、淀粉,12.5倍Ag+、Ca2+,5倍半胱氨酸,2.5倍Pb2+。
采用本方法測定了鮮奶和妥布霉素滴眼液中妥布霉素的含量。分別取處理并稀釋過的樣品溶液,按實驗方法進行測定,同時進行加標回收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鮮奶樣品的回收率在96.8%~105.0%范圍內,妥布霉素滴眼液樣品的回收率在95.3%~95.6%之間。
表1 樣品及回收率測定
本文依據(jù)AuNPs與加替沙星發(fā)生共振能量轉移使加替沙星的熒光猝滅,而在此體系中加入妥布霉素后可使熒光得到恢復,據(jù)此建立了一種簡單、快速、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測定妥布霉素的熒光分析新方法。該方法可用于生物樣品中微量妥布霉素的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