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樸子曰:“夫學者所以清澄性理,簸揚埃穢,雕鍛礦璞,礱煉屯鈍,啟導聰明,飾染質素,察往知來,博涉勸戒。仰觀俯察,于是乎在;人事王道,于是乎備。進可以為國,退可以保己。是以圣賢罔莫孜孜而勤之,夙夜以勉之,命盡日中而不釋,饑寒危困而不廢。豈以有求于當世哉?誠樂之自然也?!虿粚W而求知,猶愿魚而無網焉,心雖勤而無獲矣;廣博以窮理,猶順風而托焉,體不勞而致遠矣。粉黛至則西施以加麗,而宿瘤以藏丑;經術深則高才者洞達,鹵鈍者醒悟。文梓干云,而不可名臺榭者,未加班輸之結構也;天然爽朗,而不可謂之君子者,不識大倫之臧否也?!保ā钝脤W》)
抱樸子說:“學習能夠使人明白物性道理,清除各種污穢的東西,能夠教育人們,開發(fā)遲鈍笨拙者的智慧,提高人們的聰明才智,使那些過于樸實的人變得文質彬彬,能夠借鑒歷史以預知未來,廣泛涉獵知識以明白應該鼓勵什么和防止什么。仰視天象,俯察地理,全在學習之中;人間事務和治國道理,也可以在學習之中全部獲得。進可以治理國家,退可以保全自我。因此圣賢們無不孜孜不倦地勤奮學習,夜以繼日地努力學習,即使生命就要終結,依然手不釋卷;在饑寒交迫、危難困苦之時,也從不放棄學習。難道他們是有求于當時的社會嗎?確實是因為他們發(fā)自天性地喜歡學習?!粚W習而想獲得知識,這就好像希望得到魚而沒有漁網一樣,雖然心里很迫切,卻不會有任何收獲;廣泛地學習以窮究事理,這就好像順著風乘坐舟船一樣,身體不用勞累就能夠到達遠方。有了粉黛這些化妝品,西施就會變得更加漂亮,而宿瘤也能夠以此掩飾自己的丑陋;深入研究經典,能夠使高才者對事物的理解更加透徹,而愚鈍之人也能夠因此有所醒悟。帶有紋理的梓木直沖云霄,卻不能把它直接叫做臺榭,那是因為它還沒有經過能工巧匠的加工構建;天生性格就直爽開朗,卻不能直接把他稱為君子,那是因為他還不懂得基本倫理道德的善惡標準?!?/p>
抱樸子曰:“華、霍所以能崇極天之峻者,由乎其下之厚也;唐、虞所以能臻巍巍之功者,實賴股肱之良也。雖有孫陽之手,而無騏驥之足,則不得致千里矣;雖有稽古之才,而無宣力之佐,則莫緣凝庶績矣。人君雖明并日月,神鑒未兆,然萬機不可以獨統(tǒng),曲碎不可以親總,必假目以遐覽,借耳以廣聽,誠須有司,是康是贊。故圣君莫不根心招賢,以舉才為首務。施玉帛于丘園,馳翹車于巖藪。勞于求人,逸于用能。上自槐棘,降逮皂隸,論道經國,莫不任職;恭己無為,而治平刑措;而化洽無外,萬邦咸寧。設官分職,其猶構室,一物不堪,則崩橈之由也?!保ā秾徟e》)
抱樸子說:“華山和霍山之所以能夠像天那樣的高峻,是由于它們下面的基礎深厚;唐堯與虞舜之所以能夠成就自己偉大的功業(yè),確實是有賴于優(yōu)秀的輔佐大臣。即使具有伯樂那樣善于駕車的一雙手,但如果沒有善于奔跑的駿馬,那么他也不可能達到千里之外;即使君主具備了善于效法古代圣君的才能,但如果沒有能夠效命的大臣,也沒有辦法使各項政務成功。君主即使圣明得可與日月相提并論,能夠極為聰明地預測到還沒有任何先兆的事情,但是也不可能獨自一人去處理各種政務,更不可能獨自一人去包攬眾多的繁雜小事,必須借助別人的眼睛去看得更遠,借助別人的耳朵去聽得更多,確實需要有關的官署和官員,來幫助君主治理國家。因此,圣明的君主無不是發(fā)自內心地去招納賢人,把舉薦人才當作自己的首要任務。他們把聘賢的禮品送到隱士居住的山水田園,把聘賢的車輛拉到隱士居住的高山大澤。君主辛苦于尋求賢人,而悠閑于任用賢人之后。上自三公九卿,下至奴仆差役,與他們討論治國的正道,讓他們盡職盡責;然后君主恭謹律己、清靜無為,而社會安定、擱置刑罰;教化推行于普天之下,所有的地方都安寧祥和。設置官員以分掌職務,就好像建造房子那樣,任何一個構件承受不住,都會成為房屋倒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