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BSC和模糊積分法下的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

        2019-06-17 08:46:24副教授楊曉倩
        財會月刊 2019年12期
        關鍵詞:指標體系云南維度

        徐 杰(副教授),楊曉倩

        一、引言

        農村扶貧是實現(xiàn)經濟社會健康發(fā)展以及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重大舉措之一,也是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中的具體任務,雖然國家投入了空前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扶貧成效不高,返貧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甚至存在一些違規(guī)違紀、挪用扶貧資金的現(xiàn)象,這些都與扶貧審計監(jiān)管不力有關[1-3]。因此,加大扶貧審計力度、廣度、深度是十分必要的。審計署接連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扶貧審計促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落實的意見》(審辦農發(fā)[2016]68號)和《關于在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中進一步加強扶貧審計的意見》(審農發(fā)[2017]36 號)等多份文件,要求各級審計機關積極推進扶貧審計全覆蓋,將績效理念貫穿扶貧審計始終,確保扶貧審計質量,促進扶貧資金安全高效使用,提高扶貧實效,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然而,目前我國扶貧審計仍然主要以審查資金使用賬務為手段來考察扶貧資金的合規(guī)合法性,對績效的關注程度不夠[4,5],且我國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的設計主要關注經濟性,很少涉及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標[6]。從實質上看,這類扶貧審計依然是財務收支審計,績效審計并沒有全面開展。

        我國難以像西方發(fā)達國家那樣全面開展績效審計,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審計缺乏公認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標準、指南以及評價指標體系[7,8]。農村扶貧績效審計也不例外,目前缺乏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4],因而難以對扶貧績效進行準確的界定和評價。

        由此可見,為了準確測算和評估農村扶貧績效,切實發(fā)揮審計在農村扶貧開發(fā)領域的監(jiān)督和保障作用,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鑒于此,本文嘗試基于修正的平衡計分卡,從貧困緩解、貧困農民滿意、內部流程、可持續(xù)發(fā)展四個維度構建一套既關注合法合規(guī)性和經濟性又關注貧困農民滿意度、貧困地區(qū)和貧困農民內生發(fā)展能力的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并利用三角模糊數理論和模糊積分法構建農村扶貧績效審計綜合評價模型,在此基礎上對云南2016年農村扶貧績效進行實證評價,以期解決制約農村扶貧績效審計發(fā)展的“瓶頸”問題,進而確保發(fā)揮審計成效,提高扶貧成效的穩(wěn)定性和可持續(xù)性,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二、文獻回顧

        (一)國外文獻回顧

        對于績效審計評價體系問題,國外研究得比較早,成果也較為豐富,既包括績效審計指標設計的探討,也包括績效計量等方面的研究。在績效審計指標設計方面,John Glynn[9]對西方發(fā)達國家開展績效審計的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提出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的選取不僅取決于審計機構的使命,還取決于特定的環(huán)境;Carter、Creer[10]認為績效審計評價指標應該增加績效的維度,特別是要增加衡量顧客導向以及質量的指標,質量指標不應該過分關注所提供服務的樣式,而要更加注重所提供服務的方式,即更加重視對過程的評價;Percy[11]認為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的被認同程度會受到在運用過程中人員的期望、在項目和組織中的運用程序以及方式等因素的影響;Sean等[12]提出應根據項目的特點確定績效審計評價指標,不同的項目其審計評價結果可能截然相反。在績效計量方面,Bowerman[13]認為績效審計是一個多維建構,觀察以及測量的角度不同、技術方法不同,其評價結果就會有所不同;Pollitt[14]認為當前主要的績效審計技術和方法是訪談法和文件分析法,統(tǒng)計分析法、經濟分析法等在績效審計中運用得還不夠;Dawe[15]認為當前社會公眾對績效能夠被測量的程度、其相關責任的明確,以及是否可以通過績效測量的結果來改善經營狀況等問題尚未達成共識。

        (二)國內文獻回顧

        國內學者對績效審計評價體系的研究相對較晚,但發(fā)展迅速。

        在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方面,我國學者多以績效棱柱模型、平衡計分卡或“5E”為核心構建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賈云潔等[16]運用績效棱柱模型構建了政府績效審計評價體系;龔劍峰等[17]基于平衡計分卡理論構建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王愛國等[18]以“5E”性為屬性層構建了生態(tài)文明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

        在績效審計評價方法方面,主要包括因素分析法、加法合成法、凈現(xiàn)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層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綜合評價法等。顧正娣等[19]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構建了政府績效審計綜合評價模型,并利用該模型對政府績效進行了評價。而細化到農村扶貧績效審計領域,相關文獻則主要停留在現(xiàn)狀分析和對策研究上。王善平等[2]認為扶貧開發(fā)中出現(xiàn)的投入大但效率低等問題與審計監(jiān)管不力有關,并運用“無影燈效應”原理對扶貧審計監(jiān)管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結果表明我國扶貧審計監(jiān)管主體單一,監(jiān)管能力有限,監(jiān)管的廣度、深度不夠,未形成監(jiān)督合力。王善平、金妍希[20]提出應建立一套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環(huán)境三個可持續(xù)發(fā)展要素且重點考核貧困地區(qū)人才培養(yǎng)成效的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苡兰t等[21]在分析我國扶貧資金績效審計現(xiàn)狀的基礎上,提出在設計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時,不僅要涵蓋微觀經濟績效,還要涵蓋宏觀經濟績效、社會績效以及環(huán)境績效,充分體現(xiàn)績效審計的“5E”性,建立一個多層次、立體的指標體系。劉靜[4]基于貧困治理遭遇的援助困境、公共受托責任理論以及公共管理理論,全面闡述了扶貧資金監(jiān)控對國家審計的內在需求,提出扶貧審計應該從關注合法合規(guī)性向關注績效轉變,并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三)文獻述評

        從既有文獻來看,國外對績效審計評價體系的研究相對成熟,但是針對農村扶貧績效審計的研究較少,專門探討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文獻則更少。相比之下,國內學者對于績效審計評價體系的研究處于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階段。國內既有文獻一方面在建立績效審計評價模型時普遍采用層次分析法等傳統(tǒng)合成方法,忽略了確定指標權重時主觀判斷的不合理性以及各評價要素間錯綜復雜的關聯(lián)關系對評價結果的影響;另一方面對扶貧績效審計評價體系的研究還停留在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層面,沒有建立與農村扶貧相配套的科學、合理、可持續(xù)的扶貧績效審計評價體系,缺乏實證研究。鑒于此,本文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拓展:一是利用平衡計分卡構建農村扶貧績效審計指標框架并選取相應的指標;二是綜合考慮確定指標權重時主觀判斷的不合理性以及評價指標間的不獨立性,運用三角模糊數理論和模糊積分法構建農村扶貧績效審計綜合評價模型;三是對云南2016年農村扶貧績效進行實證評價。

        三、基于平衡計分卡的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一)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構建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作為一種戰(zhàn)略績效管理和評價工具,由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Robert Kaplan 和復興全球戰(zhàn)略集團總裁David Norton于1992年提出,其被廣泛應用于企業(yè)績效評價。它打破了傳統(tǒng)績效評價只重視財務指標的做法,從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對企業(yè)績效進行全面評估,實現(xiàn)了企業(yè)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內部計量和外部計量、成果指標和動因指標之間的平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農村扶貧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將其提升到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高度,并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進行決策部署。農村扶貧作為國家戰(zhàn)略,其績效評價也要注重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成果指標和動因指標之間的平衡,以及自身價值創(chuàng)造的潛力和可持續(xù)性,這與BSC的思想不謀而合。因此,本文借鑒BSC的思路,從四個維度構建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對多維貧困進行綜合評價。

        但是,由于目標和責任不同,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與企業(yè)績效評價又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將BSC 運用于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時,應結合農村扶貧開發(fā)自身的特點對BSC 的維度予以修正。首先,農村扶貧的目標是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因此本文將“財務”維度修正為“貧困緩解”維度。其次,為了體現(xiàn)農村扶貧的非排他性,將“客戶”維度修正為“貧困農民滿意”維度。再次,農村扶貧雖然不以營利為目的,但并不等于就不注重其活動的經濟效率。相反,農村扶貧同樣需要用有效的管理手段來降低成本、改善和提高其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因此“內部流程”這個維度不做改變。最后,就像企業(yè)績效的高低與優(yōu)勢并不完全取決于財務狀況而要依靠企業(yè)自身價值創(chuàng)造的潛力和可持續(xù)性一樣,農村扶貧績效的高低、穩(wěn)定性以及可持續(xù)性要依靠貧困地區(qū)、貧困農民自身價值創(chuàng)造的潛力與可持續(xù)性,因此本文將“學習與成長”維度修正為“可持續(xù)發(fā)展”維度。

        (二)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具體內容構建

        1.構建依據。為了加強對扶貧績效的考核,財政部、扶貧辦以及一些地方政府都出臺了一系列扶貧績效考核的細化規(guī)定。比如,財政部、扶貧辦2017年出臺了《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評價辦法》(財農[2017]115 號,簡稱《評價辦法》)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評價指標評分表》(簡稱《評分表》)等文件。這些文件包含了很多扶貧績效考核指標,又具有強制性,因此成為構建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依據。但是,目前的《評分表》還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評分表》中真正涉及扶貧績效的只有“貧困人口減少”這一指標,其余指標主要是對扶貧資金合規(guī)合法性的考核,對績效關注程度不夠。而《中國農村扶貧綱要(2011~2020)》(簡稱《綱要》)指出:“我國扶貧開發(fā)已經從以解決溫飽為主要任務的階段轉入鞏固溫飽成果、加快脫貧致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發(fā)展能力、縮小發(fā)展差距的新階段。”為此,本文在借鑒《評價辦法》《評分表》的基礎上,結合《綱要》構建了反映四個一級指標的二級指標以及三級指標,以此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

        2.構建原則。構建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指標時,既要考慮績效評價的一般性要求,又要考慮我國績效審計的實際情況。從績效評價的一般性要求來看,目前國內外理論界普遍認可的思路和原則主要是CREAM(Clear、Relevant、Economic、Adequate、Monitorable)原則以及SMAR(Specific、Measurable、Achievable、Time-based)原則,本文構建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指標時也遵循這兩個原則;從績效審計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特別是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所需的標準、指南、基礎數據以及技術參數等還不健全、不完整,因此在構建具體評價指標時要根據實際情況有所取舍,收集成本較高或收集不到的數據指標,暫時不放在評價體系當中,待扶貧績效審計條件成熟后再逐步增加,因為本文構建的農村扶貧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是開放的、動態(tài)的。

        3.指標選取。

        (1)貧困緩解維度。《綱要》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穩(wěn)定實現(xiàn)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和住房”,本文基于以上目標選取具體指標,從溫飽水平鞏固、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兩個角度來衡量農村貧困緩解程度。首先,《綱要》指出:扶貧開發(fā)的主要任務已經從以解決溫飽為主要任務的階段轉入鞏固溫飽成果的新階段,所以對貧困地區(qū)、貧困農民溫飽水平鞏固的衡量是評價農村扶貧績效的重要基礎。為此,本文先運用貧困發(fā)生率來衡量貧困地區(qū)、貧困農民的脫貧情況,然后選擇人均糧食產量、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爾系數、人均生活消費支出來反映溫飽水平鞏固情況。其次,還需要從水、電、路、通訊、住房、醫(yī)療以及教育等生產生活條件、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衡量貧困緩解績效[22]。其中,飲水無困難的農戶比重、使用照明電的農戶比重、能便利乘車的農戶比重反映“三通”情況,居住土坯房的農戶比重反映農戶住房情況,通寬帶的農戶比重反映通訊情況,有村衛(wèi)生站的農戶比重反映醫(yī)療衛(wèi)生狀況,上小學便利的農戶比重反映教育情況。

        (2)貧困農民滿意維度。影響貧困農民滿意度的主要因素有兩點。一是切實滿足貧困農民生活需要。解決群眾基本生計問題是農村扶貧開發(fā)的職責[22]。面對自然災害或者重大疾病,部分貧困農民抵抗能力不足,隨時可能因此致貧或返貧,這時就需要社會發(fā)揮保障兜底作用。因此,本文選擇人均轉移性收入來考量滿足貧困群眾生活需要的程度。二是充分體現(xiàn)公平性。實現(xiàn)社會公平、縮小發(fā)展差距是公共部門的重要職責和使命[23],也是農村扶貧開發(fā)實施的初衷之一。然而,目前不僅僅是城鄉(xiāng)收入差距、中西部與東部沿海地區(qū)農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步擴大,農村內部收入不平等也在加劇,這暗示了我國傾向于貧困群眾的發(fā)展階段已經逝去,并顯示出收入不平等已經成為農村貧困的主要問題之一[24]。因此,公平性是衡量農村扶貧績效的重要指標,本文選擇城鄉(xiāng)收入比、貧困地區(qū)農村居民與全體農村居民收入比來考察公平性。

        (3)內部流程維度。這一維度是對國家貧困治理力度、扶貧資金運行情況以及扶貧工作機制的考察。本文在借鑒《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財農[2017]8 號)、《評分表》和《綱要》“加強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具體內容的基礎上,從農村扶貧投入規(guī)模、資金帶動效應、資金管理水平以及資金落實水平方面來考察內部流程維度的績效。具體而言,人均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支出可以反映投入規(guī)模,人均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支出和涉農貸款余額可以反映資金帶動效應,違法違規(guī)金額、財務核算不規(guī)范金額可以用來評價資金管理水平,未實現(xiàn)預期效果金額、長時間閑置金額可以反映資金落實水平。

        (4)可持續(xù)發(fā)展維度??沙掷m(xù)發(fā)展維度績效可以通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性以及貧困地區(qū)、貧困農民的內生發(fā)展能力來考察。首先,惡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貧困的主要根源,而貧困帶來的過度開發(fā)又進一步加劇了生態(tài)退化,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這種惡性循環(huán)是貧困地區(qū)經濟和社會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原因,而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可以持續(xù)改善農村經濟,是可持續(xù)減貧的重要保障[25-27]??梢?,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好壞能夠十分直觀地反映農村扶貧開發(fā)的質量。所以本文依據《綱要》“重視能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生態(tài)建設”的具體內容選取了農作物絕收面積占受災面積比重、人均水土流失治理面積、人均退耕還林面積、垃圾能集中處理的農戶比重以及衛(wèi)生廁所普及率來考察農村生態(tài)可持續(xù)性。其次,提高貧困地區(qū)、貧困農民的內生發(fā)展能力是精準扶貧的要旨所在,也是實現(xiàn)貧困地區(qū)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28]。因此,本文用農民經濟發(fā)展能力、農業(yè)經濟能力、貧困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結構和質量來反映貧困地區(qū)、貧困農民的內生發(fā)展能力,具體衡量指標為農戶人均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額、人均農林牧漁業(yè)產值、第三產業(yè)占GDP 比重,并依據《綱要》“主要任務——教育”“人才保障”的具體內容選取勞動力文盲率、人均文化技術培訓固定資產額衡量貧困地區(qū)、貧困農民的內生發(fā)展能力。

        四、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實證分析

        (一)研究方法

        基于BSC 的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是對農村扶貧的戰(zhàn)略目標所創(chuàng)造出的績效進行綜合價值判斷和考量,其指標體系是由貧困緩解、貧困農民滿意、內部流程、可持續(xù)發(fā)展四個維度相互作用而構成的系統(tǒng),各指標間并不完全獨立,存在著相互關聯(lián)的關系,如貧困緩解的穩(wěn)定性和可持續(xù)性是由貧困農民滿意、內部流程、持續(xù)發(fā)展維度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問題可歸結為關聯(lián)性多屬性決策問題。然而,現(xiàn)有評價模型普遍采用層次分析法等傳統(tǒng)合成方法,忽略了評價要素間錯綜復雜的關聯(lián)關系,影響績效評價結果。而模糊積分作為一種新型的評價指標合成技術方法,強調各要素間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對評價結果的影響,因此,本文選擇基于λ模糊測度的模糊積分法對農村扶貧績效進行評價。

        表1 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

        (二)數據來源和評價標準

        1.數據來源。指標模糊密度值來源于所請10位相關領域專家的判斷。指標實際值、標準值來源于《中國統(tǒng)計年鑒》《中國農村統(tǒng)計年鑒》《中國農村貧困監(jiān)測報告》《云南統(tǒng)計年鑒》《云南調查年鑒》《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fā)辦公室關于2016年中央及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安排情況公示》以及Wind數據庫。另外,由于統(tǒng)計資料比較缺乏,指標體系中“違法違規(guī)金額、財務核算不規(guī)范金額、未實現(xiàn)預期效果或形成損失金額、長時間閑置金額”以審計署《2017年第6 號公告:158 個貧困縣扶貧審計結果》云南抽查樣本的平均值作為指標實際值、全國抽查樣本的平均值作為指標標準值。

        2.評價標準。評價標準主要包括行業(yè)標準、歷史標準、計劃標準以及經驗標準等四種,若有行業(yè)標準,則優(yōu)先考慮采用行業(yè)標準,但是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行業(yè)標準尚未建立,故本文將歷史平均水平作為評價標準,即以全國水平作為標準值。為了使評價結果便于區(qū)分和量化,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對每一個指標設定五個級別評語,即“A 級”“B 級”“C 級”“D級”“E級”,并對其賦值,分別為[0.85,1]、[0.75,0.84]、[0.6,0.74]、[0.45,0.59]、[0,0.44]。

        (三)實證分析

        1.指標數據的規(guī)范化處理。指標體系中有正指標和逆指標,為使各評價指標極性統(tǒng)一,可依據公式(1)、(2)對不同指標進行轉化,最終規(guī)范為[0,1]之間的正指標,規(guī)范化處理結果見表4“實際值”一列。

        公式(1)、(2)中,C表示指標的表現(xiàn)值,x表示指標的實際值,x0表示指標的標準值。

        2.確定指標的模糊密度。在確定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指標模糊密度的過程中,本文用三角模糊數法將原本具有模糊性的重要性程度用比較科學合理的方式轉化為可分析的定量化數值,以克服因主觀因素所造成的不確定性,并反映出所有專家的衡量結果,從而獲得更加準確、客觀的模糊密度值。

        本文設計的語意變量對應的模糊數形式以五點量表為準,其語意表達詞的計算量可以表示成三角模糊數R=(l,m,u),其中l(wèi)≤m≤u,l 是下限值,m 是最可能值,u 是上限值,用來反映變量的模糊程度,其指標權重值的語意表達詞和三角模糊數的對應關系如表2所示。

        表2 評價指標模糊密度對應的正三角模糊數

        在專家對一級、二級以及三級指標進行了重要性程度的模糊語意判斷后,結合不確定性分析的三角模糊數的統(tǒng)計方法,通過權重分析確定模糊密度,依此綜合獲得所有專家對各指標所給予的重要性程度判斷,計算出的每一組評價指標模糊密度的最小值、中間值和最大值就構成了表示各指標模糊密度范圍的三角模糊數,見表4、表5。

        為了進一步消除主觀判斷的不合理性,再次利用三角模糊數來得到一個明確的指標模糊密度值,以期更真實地反映專家的判斷傾向,本文選取重心解模糊化方法來確定明確值。設模糊集合為M,隸屬函數為μM(x),x∈X,DF(iM)為重心解模糊化后的明確值,則:

        公式(3)中,分母為μM(x)的面積,則DFi(M)是該面積的重心在x軸上的投影位置。

        根據重心法,對每一組指標模糊密度的最小值、中間值和最大值所構成的表達各指標模糊密度范圍的三角模糊數解模糊化后,最終得到各級指標的模糊密度,見表4、表5。

        3.計算λ值及λ模糊測度。由公式(4)和各指標的模糊密度值計算得到各層指標的λ 值,假設將第一層指標對應的λ值標識為λ,第二層指標對應的λ值分別標識為λa、λb、λc、λd。第三層指標對應的λ值分別標識為λa1、λa2、λb1、λb2、λc1、λc2、λd1、λd2,其計算結果見表3,然后根據得到的λ 值和公式(5)計算出各指標的λ模糊測度,見表4、表5。

        公式(4)中g(xi)表示各屬性集中第i 個評價指標的模糊密度值,公式(5)中λ 模糊測度gλ(A)可以解釋為屬性集A的重要程度。若λ>0,說明屬性間存在互補關聯(lián)關系;若λ=0,說明屬性間相互獨立;若λ<0,說明屬性間存在冗余關聯(lián)關系。

        表3 各層指標λ值

        表4 三級指標標準值、實際值、表現(xiàn)值及相關計算結果

        4.計算模糊積分評價值。在計算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值時需要自下而上、逐級計算。即首先依據三級指標的表現(xiàn)值、λ值以及λ模糊測度計算二級指標評價值,然后依據二級指標的評價值、λ 值以及λ模糊測度計算一級指標評價值,最后依據一級指標的評價值、λ值以及λ模糊測度計算綜合評價值,計算結果見表5。Choquet積分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6)中f(xi)為待評價對象在第i 個指標的表現(xiàn)值,g(Ai)為同時考慮屬性x1,x2,…,xi時的重要程度,即g(A1)=g({x1}),g(A2)=g({x1,x2}),…,g(An)=g({x1,x2,…,xn})。

        表5 一級、二級指標相關計算結果

        (四)結果分析

        從綜合評價值來看,云南2016年農村扶貧績效為0.7752分,處于“B級”水平,表明云南農村扶貧綜合績效整體較好,但與標準值差距較大,脫貧質量不高,脫貧任務仍然是艱巨和持久的??梢?,發(fā)展云南貧困農村經濟,與全國一道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是第一任務。

        1.貧困緩解維度評價值。該維度績效為0.8482分,是四個維度中最好的,表明云南農村絕對貧困問題得到了較大程度緩解。具體來看: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為0.9181分,達到“A級”水平,表明經過長期對云南貧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基本公共服務的覆蓋面、普及率以及便利程度都明顯提高,貧困狀況得到較大改善;溫飽水平鞏固得分僅為0.7776,勉強達到“B級”水平,可以看出貧困緩解的脆弱性,從表4 來看,具體表現(xiàn)在2016年云南農村貧困發(fā)生率依然較高,為15.5%,貧困農民人均糧食產量、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爾系數、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等具體指標的實際值分別為400.09、9019.80、0.35、7331.00,標準值分別為446.99、12363.40、0.32、10130.00,兩者差距依然較大,可見貧困農民生活質量不高,脫貧成效不穩(wěn)定,返貧的可能性較大。因此,提高貧困農民收入水平、消費水平、生活質量、脫貧穩(wěn)定性是未來云南農村扶貧的主要任務。

        2.貧困農民滿意維度評價值。該維度績效為0.7538分,在四個維度中排名第三,表明云南農村扶貧在解決農戶實際生活需要、促進社會公平、縮小發(fā)展差距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從表4來看,云南貧困農民人均轉移性收入的表現(xiàn)值僅為0.5455,可見云南農村扶貧政策未能與社會保障政策進行有效銜接,兜底保障的安全網并未完全建立,不能滿足貧困農民的生活實際需要,而社會保障的強度不高,往往使貧困農民不足以抵御風險,在醫(yī)療、教育、自然災害以及其他風險下,貧困農民入不敷出,舉債度日,或因病以及因災致貧、返貧[24]。另外由表4 可知,城鄉(xiāng)收入比的實際值為3.17,可見城鄉(xiāng)差距并未明顯縮小,雖然云南貧困地區(qū)農村居民與全體農村居民收入差距這一指標的表現(xiàn)值為1,但這也是由于與發(fā)達地區(qū)相比云南整體經濟實力不強、農村居民收入水平較低所致。可見,收入不平等已經成為云南農村貧困的主要問題之一,而貧富差距加大則可能限制貧困農民參與公平發(fā)展的機會,使貧困農民難以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弱勢地位更加凸顯。因此,加大農村社會保障力度、解決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發(fā)展差距是云南農村扶貧的重點所在。

        3.內部流程維度評價值。這一維度的評分為0.8128,在四個維度中排名第二,整體評級為“B級”。具體來看:首先,這一維度中農村扶貧投入規(guī)模得分為0.7477,績效最差,《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fā)辦公室關于2016年中央及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安排情況公示》顯示,2016年中央財政下達云南專項扶貧資金62.24 億元,占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9.92%,但從表4 可知,人均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實際值為1768.18、標準值為2364.73,兩者差距較大,這是因為云南貧困人口基數較大,所以中央應該加大對云南貧困農村的扶貧資金投入;其次,資金落實水平績效得分為0.7761,表明云南農村扶貧工作應注重提高資金配置水平,確保扶貧資金用到實處、發(fā)揮成效;最后,資金帶動效應、資金管理水平得分分別為0.8932、0.8725,都達到“A級”中的低水平,表明云南扶貧資金帶動效應、資金監(jiān)管等工作機制績效相對較好,但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4.可持續(xù)發(fā)展維度評價值。這一維度績效得分最低,為0.6625分,表明云南貧困農村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不足,這將影響扶貧開發(fā)的穩(wěn)定性,容易導致返貧現(xiàn)象。從生態(tài)可持續(xù)性來看,人均水土流失治理面積、人均退耕還林面積等三級指標的表現(xiàn)值都為1,表明云南貧困農村生態(tài)建設意識增強,但可能是因為生態(tài)建設作用的發(fā)揮有一定滯后性,所以生態(tài)建設成效不明顯;農作物絕收面積占受災面積比重這一負指標的實際值為12.32,大于標準值11.06,表明云南貧困農民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相對較弱;垃圾能集中處理的農戶比重的表現(xiàn)值為0.7308,表明云南貧困農民生存環(huán)境較差,這些都會制約貧困農村內生動力的培育[29]。從貧困地區(qū)內生發(fā)展能力來看,人均農林牧漁業(yè)產值的表現(xiàn)值為0.7287,農戶人均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額表現(xiàn)值僅為0.4510,表明貧困農民經濟發(fā)展能力、貧困農村農業(yè)經濟能力不足。從貧困農民內生發(fā)展能力來看,云南貧困農村勞動力文盲率的表現(xiàn)值僅為0.4819,說明云南農村扶貧在“扶智、扶志、扶技”方面的投入薄弱,勞動力素質低,這將不利于貧困農民可持續(xù)生計的形成。

        五、結論與啟示

        鑒于既有研究的缺陷和不足,本文以BSC理論為基礎,通過對BSC的修正,構建了包括貧困緩解、貧困農民滿意、內部流程、可持續(xù)發(fā)展四個維度的農村扶貧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并利用三角模糊數理論和模糊積分法對云南2016年農村扶貧績效進行評價。結果表明:2016年云南農村扶貧績效處于“B級”水平,成效較好,尤其是生產生活條件等基本公共服務改善明顯,扶貧資金帶動效應、監(jiān)管效應等工作機制績效相對較好,而貧困農民生活質量不高,溫飽水平鞏固成效不好,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城鄉(xiāng)之間、地區(qū)之間發(fā)展差距依然較大,貧困農民滿意度不高,扶貧資金落實水平較低、沒能切實發(fā)揮成效,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意識在增強,但生態(tài)建設成效不明顯,貧困地區(qū)、貧困農戶的內生發(fā)展能力不足,扶貧開發(fā)質量和穩(wěn)定性不高,脫貧又返貧的可能性較大。為此,要加大貧困農村精準脫貧力度,創(chuàng)新扶貧工作機制,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安全網,提高貧困農民抵御風險的能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發(fā)展差距,妥善處理生態(tài)保護與扶貧開發(fā)之間的關系,注重貧困地區(qū)、貧困農民內生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脫貧的穩(wěn)定性與可持續(xù)性。

        猜你喜歡
        指標體系云南維度
        云南茶,1200年的發(fā)現(xiàn)
        云南畫報(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40
        云南邀您來“吸氧”
        云南畫報(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0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選擇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16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中華詩詞(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一圖讀懂云南兩新黨建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光的維度
        燈與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五個維度”解有機化學推斷題
        人生三維度
        吐魯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3
        www.亚洲天堂.com|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不卡|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视频| 2021年最新久久久视精品爱| 日韩人妻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久久久国产精品ⅤA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性色a|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巨臀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丁香婷婷六月综合缴清| 中文字幕网伦射乱中文| 精品推荐国产精品店| 免费在线观看蜜桃视频| 亚洲精品偷拍自综合网|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亚洲区亚洲av| 内射欧美老妇wbb| 国产AV边打电话边出轨| 性感人妻av在线播放| 国偷自拍av一区二区三区|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a免费观看不卡|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厕所| 成人网站免费看黄a站视频| 国产精品青草视频免费播放| 视频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被两个按摩师| 国产色诱视频在线观看|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精品午夜福利无人区乱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