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勤
(貴州省貴陽市園林路108號,貴州 貴陽 550005)
2019年春天,筆者的中蜂群第二、第三次分蜂(新王)共分出6群,當時看到剛建立的小蜂場新老蜂群近20箱,高興極了,因為2018年忙碌了大半年目的就是為今春多分蜂擴大養(yǎng)殖群數。但是好景不長,很快就發(fā)現有幾箱新分群很少或直接不采花粉。起初的十來天還以為是陰雨天氣多造成新蜂王交尾會推遲,所以箱內暫時幼蟲少還不需要大量花粉。但是又過去近10 d,不采花粉的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就連進出蜂箱的采集蜂也變少了。筆者才意識到箱內勢頭不對,開箱一看(今年雨水太多難找好天氣開箱)竟有4箱新王群失王,有的工蜂已產卵,老蜂群中也沒有王臺可借用,只好逐箱合并,想老老實實地養(yǎng)好有王群。對新分群多群同時失王筆者養(yǎng)了20年的中蜂還是第一次碰到。
蜂箱擺在2棟老平房之間的過道上,2019年7月的一天14:00多,筆者經過相鄰的另外2棟平房之間的過道時,聽到有嗡嗡的蜂聲,止步細看超過30 m長的平房之間過道內有不少蜂在亂飛,仔細尋找也沒有發(fā)現結團情況,有的蜘蛛網上還有被粘死的蜜蜂。筆者腦海中突然靈光一現:原來我的4箱新分蜂群失王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蜂王交尾后在回巢的路上,由于地面標識物基本相同,誤投到同樣的岔道上而沒有回到巢中,因為當時正是各蜂群幼蜂出巢“朝房”的時間,“朝房”的新蜂錯飛到相鄰的平房過道內,找不到自己的蜂箱只好在無箱的過道內嗡嗡亂飛。交尾后回巢的新王同樣會發(fā)生類似的現象,于是筆者想到了要給蜂群豎路標。
圖1 為蜂群豎路標示意圖
筆者擺放蜂箱的新址正好處在4棟平房中軸線上即圖1中的B通道,這4棟平房是20世紀50年代修建的職工宿舍,坐北朝南磚瓦結構,十多年來無人居住成為危房,便在已報廢的第二與第三棟之間無人用的通道內擺滿了蜂箱,很少有人從此經過。這4棟平房間的通道很可能是完全一樣的,估計新王誤投的原因就在此了。筆者找來2根5 m多的長竹竿,綁上2頂竹制草帽,又蓋上黃色尼龍布立在B通道之間,蓋黃布的竹草帽大致與屋脊等高,從兩邊山上飛回的蜜蜂很遠便可看到2個黃色標識物。另外,以前的蜂箱遮陽物是清一色的石棉瓦,現在瓦上蓋了多種顏色的塑料編織袋等,形成了上下聯(lián)動具有差別性的地標物體,期待能引導蜜蜂順利回巢。自從給蜂群豎立路標后其他房屋間過道內再也沒有蜂鳴聲了,蜘蛛網上也不見被粘住的死蜂。說明標識物對蜜蜂起到一定的指路作用。但最終結果如何還要看明年分蜂后蜂王的交尾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