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蘭,孟艷琴,趙瑞媛
(鄂爾多斯生態(tài)環(huán)境職業(yè)學(xué)院,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 017010)
谷物(如大麥)是養(yǎng)羊產(chǎn)業(yè)中常用的能量飼料原料。當當?shù)丶Z食生產(chǎn)不足,谷物原料價格上漲,養(yǎng)羊生產(chǎn)成本會上升。由于人和經(jīng)濟動物對谷物原料的利用存在競爭,對養(yǎng)羊業(yè)產(chǎn)生負面影響。因此,給養(yǎng)羊業(yè)提供合適、經(jīng)濟的能量原料有助于該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由于脂肪具有高能量價值,生產(chǎn)上往往將脂肪和油添加到動物飼料中,這也是提高日糧代謝能含量的簡單方法(Clapperton和Steele,1983)。當日糧代謝能水平不足以滿足動物對能量的需求時,脂肪常被用來提供額外的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同時飼料添加脂肪的另一個優(yōu)點是在混合和處理飼料時減少粉塵,從而減少動物采食時對呼吸道的刺激(Grummer,1992)。在中國,餐飲業(yè)廢棄的食用油處理一直是一個大問題,大部分被丟棄到環(huán)境或直接排放到水中,利用食用廢棄油加工生產(chǎn)的黃油作為能源具有潛在的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優(yōu)勢。因此,本試驗以羔羊為研究對象,研究日糧添加黃油和大豆油對其生長性能、養(yǎng)分消化率及屠宰品質(zhì)的影響。
1.1 試驗日糧與分組 試驗選擇均重(18.5±1.70)kg的公羊24只,隨機分為3組,每組4個重復(fù),每個重復(fù)2只羊,對照組飼喂以大麥為主的基礎(chǔ)日糧(不加脂肪),黃油組和大豆油組分別在大麥型日糧中添加3.2%的黃油或大豆油,試驗日糧原料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試驗開展9周。
1.2 生長性能 試驗期間每天飼喂兩次,每次都對投喂量進行稱重,每隔1周,在飼喂前對各組羔羊進行稱重。試驗結(jié)束后計算羔羊的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總增重和料比。
1.3 養(yǎng)分消化率及氮平衡 試驗結(jié)束的前2周,每個處理隨機選擇3頭羔羊進行代謝試驗。連續(xù)收集4 d的糞樣和飼料樣品,采用常規(guī)方法分析干物質(zhì)、有機物、氮、粗脂肪、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含量,參考Kucuk等(2004)的研究方法分析養(yǎng)分消化率及氮平衡相關(guān)指標。
1.4 屠宰試驗 參考Santos-Silva等(2004)的報道分析屠宰性能、胴體和脂肪大小、腰肌和腿肌成分及腰肌肉品質(zhì)。
1.5 組織病理變化 脂肪變性主要是由于脂肪的動員增加,使脂肪儲存或營養(yǎng)失調(diào),因此,本試驗參考Ballou等(2007)的研究結(jié)果對肝臟、心臟和腎臟病理變化進行分析。
1.6 統(tǒng)計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AS軟件MIXED分析,試驗中對照組、兩個脂肪組為主因素,各指標組間的差異采用Tukey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組間存在顯著差異。
表1 試驗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組成
2.1 不同脂肪原料對羔羊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各組日糧對干物質(zhì)、有機物、粗蛋白質(zhì)、中性洗滌纖維和代謝能攝入量均無顯著影響(P>0.05)。黃油和大豆油組較對照組顯著提高了酸性洗滌纖維攝入量(P<0.05),同時粗脂肪攝入量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與對照組相比,大豆油和黃油組顯著提高了羔羊日增重和末重(P<0.05)。日糧添加脂肪較對照組顯著提高了羔羊總增重(P<0.05)。
表2 不同脂肪原料對羔羊生長性能和養(yǎng)分?攝入量的影響
2.2 不同脂肪原料對羔羊養(yǎng)分消化率及氮平衡的影響 由表3可知,對照組與不同脂肪原料組對羔羊干物質(zhì)、有機物、粗蛋白質(zhì)、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表觀消化率的影響無顯著差異(P>0.05)。大豆油和黃油組較對照組顯著提高了粗脂肪表觀消化率(P<0.05)。日糧添加脂肪顯著提高了N的攝入量(P<0.05),但對氮沉積量、氮沉積/氮攝入值、尿氮量和糞氮量無顯著影響(P > 0.05)。
表3 不同脂肪原料對羔羊養(yǎng)分消化及氮平衡的影響
2.3 不同脂肪原料對羔羊屠宰性能和肉質(zhì)的影響 由表4可知,與對照組相比,大豆油和黃油組顯著提高了羔羊禁食體重(P<0.05),黃油組較對照組顯著提高了熱屠體和冷屠體重(P<0.05),而與大豆油組對上述指標的影響無顯著差異(P>0.05)。大豆油組屠宰率較其他兩組有降低趨勢(P=0.09)。各組對肩、頸、腰、腿和尾部的影響無顯著影響(P>0.05)。大豆油和黃油組較對照組顯著提高了肝臟和腎臟脂肪重量(P< 0.05)。
表4 不同脂肪原料對羔羊屠宰性能的影響
由表5可知,各組對腿肌深度、脂肪深度、肩部脂肪深度、眼肌寬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積均無顯著影響(P>0.05),但大豆油和黃油組較對照組顯著提高了組織深度及肋骨脂肪深度(P < 0.05)。由表6可知,對照組、大豆油組和黃油組對羔羊腰肌和腿肌成分均無顯著影響(P>0.05)。
表5 不同脂肪原料對羔羊胴體和脂肪大小的影響
表6 不同脂肪原料對羔羊腰肌和腿肌成分的影響
由表7可知,各組對腰肌pH24、蒸煮損失、剪切力和肉色均無顯著影響(P>0.05),但黃油組較大豆油組顯著提高了最長肌重量(P<0.05),對照組和黃油組較大豆油組顯著提高了腰肌系水力(P < 0.05)。
2.4 不同脂肪原料對羔羊組織病理變化的影響由表8可知,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對羔羊肝臟、心臟和腎臟組織病理變化無顯著影響(P>0.05),除了黃油組肝臟脂肪變性外,未發(fā)現(xiàn)其他組織脂肪變性。
表7 不同脂肪原料對羔羊腰肌品質(zhì)的影響
表8 不同脂肪原料對羔羊組織病理變化的影響
3.1 大豆油和黃油對羔羊生長性能的影響Ueda等(2003)研究報道了日糧不同脂肪原料對反芻動物生長性能的影響是不同的,這主要是由于日糧營養(yǎng)成分(能量濃度和谷物水平)、脂肪水平、脂肪組成不同。本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各組日糧均使等能量水平,因此,對干物質(zhì)攝入量無顯著影響,這與Gomez-Cortes等(2008)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日糧脂肪添加水平超過5%或日糧含高谷物水平會抑制干物質(zhì)攝入量(Moore等,1986)。黃油和大豆油組較對照組顯著提高了酸性洗滌纖維和粗脂肪攝入量,與對照組相比,大豆油和黃油組顯著提高了羔羊日增重和末重。Zinn(1989)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日糧添加0~80 g/kg黃油或植物油線性提高了肉牛生長速度,但羔羊飼喂等能量日糧時,日糧添加107 g/kg棕櫚油顯著改善了生長速度,這與棕櫚油代謝能利用率較高有關(guān)(Lough等,1993)。本試驗大豆油或黃油提高了羔羊的日增重,可能也與這兩種脂肪原料的代謝能利用率提高了有關(guān),同時可能與日糧脂肪轉(zhuǎn)化成了體脂而不是碳水化合物有關(guān)。Lough等(1993)報道指出,黃油和大豆油提高了脂肪代謝和周轉(zhuǎn)。本試驗中添加的脂肪改善了羔羊生長速度,但不影響氮沉積,這表明日糧中更多的脂肪參與了脂肪沉積。但也有報道指出日,糧添加脂肪對肉牛的生長速度無顯著影響,這與其日糧添加高水平谷物原料及脂肪水平添加量高于5%有關(guān)(Huffman 等,1992)。
3.2 大豆油和黃油對羔羊養(yǎng)分消化率和氮平衡的影響 本試驗結(jié)果顯示,日糧添加不同脂肪除了對粗脂肪消化率有影響外,對其他指標均無顯著影響,這與Bayourthe等(1993)在綿羊上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Zinn(1989)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隨著日糧黃油或動物脂肪添加水平的升高會抑制肉牛粗蛋白質(zhì)的消化率。日糧添加黃油和大豆油提高了粗脂肪表觀消化率,這可能與日糧添加的脂肪原料脂肪酸的利用率較高有關(guān)(Bayourthe等,1993)。日糧添加不同脂肪原料對氮沉積和氮平衡指標無顯著影響,這與Loesche等(1992)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然而,等代謝能日糧添加脂肪對羔羊生長速度的促進作用是否與氮沉積和氮利用率有關(guān)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3.3 大豆油和黃油對羔羊屠宰品質(zhì)的影響 日糧添加大豆油或黃油顯著改善了羔羊活體重、熱胴體和冷胴體重,這與其提高了羔羊末重、日增重和總增重的結(jié)果一致;同時日糧添加脂肪較對照組也具有較高的組織脂肪重量和深度,這與Lough等(1993)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但當日糧脂肪水平超過一定量時,如棕櫚油水平超過10%時對內(nèi)臟組織脂肪、腹脂、肌間脂肪無顯著影響(Dutta等,2008)。
大麥型日糧中添加3.2%大豆油和黃油可以提高羔羊日增重、末重和屠體重,對養(yǎng)分消化率和胴體品質(zhì)有一定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