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豐
朋友家的兒子今年11歲,對音樂有很好的鑒賞力。他也喜歡看書,一個人可以靜靜地坐在那里看很久。他甚至會和成年人一樣,遇到不開心的事,會躲避到書里。這樣的男孩讓人欽佩,但是朋友卻感到憂心,因為他的考試成績不怎么樣。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的遭遇。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因為先天性近視,在全校第一個戴上了眼鏡。老師們倒是對我照顧有加,但即便坐在教室的第二排中間位置,我還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語文課我可以把課文全背下來,數(shù)學就沒有辦法了。一個小學生,是無法自學數(shù)學的。更艱難的是,我無法像同學們一樣運動。因為視力的原因,籃球傳過來,我的反應總是會比別人慢一點。在大家心中,我終于變成了一個不愛運動的人。
最嚴重的羞辱終于到來。初中畢業(yè)的時候要考體育,那不是重要的考試,但是卻要求“達標”,然后才能獲得報考師范學校的資格。引體向上我一個都做不了,更難堪的是跳馬,我從恐懼變成了對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我打定主意,死也不跳鞍馬——現(xiàn)在看來,誰又能理解一個小孩內心的屈辱呢。
那真是一個人生難關,我敗下陣來。此后,不管是高中還是大學,上體育課對我都是極大的負擔。
遠離小朋友都喜歡的操場,我的辦法就是躲進書本。在那個小鎮(zhèn)上,我讀一切能找到的書籍,不管是瓊瑤、金庸還是本縣縣志,我拿到什么讀什么。對我來說,書中是另一個世界。
這樣的閱讀,其實是一種治療。讀大學的時候,讀到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主人公渡邊的好友在周圍人看來無比優(yōu)秀,卻在中學時就自殺了。其實,每一個人能夠順利成年,都算是一首史詩。也許在大人看來不值一提的事情,在小孩心中卻是無法翻越的高山。有多少孩子在這樣的高山面前敗下陣來,從此成為“壞孩子”或者“不爭氣的孩子”。我的幸運之處,在于及時地愛上讀書,接收到另外一個世界的撫慰。
所以,我對朋友說:真的不用太擔心你的孩子,愛讀書的孩子不用愁,他總會找到應對世界的辦法。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缺乏的,書都會給他,并且守護他長大。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