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東,趙小明,蔣 楊
(國家能源集團大渡河大崗山水電開發(fā)有限公司,四川省雅安市 625409)
隨著大數據時代來臨,智慧電站建設全面開展,大渡河大崗山電站生產系統(tǒng)越來越多,存儲的數據也越來越復雜;對于各專業(yè)報表數量、質量、時間要求越來越高。然而在制作報表的過程中發(fā)現,有價值的數據難以獲取,數據之間關系難以挖掘,有時還會出現數據重復、數據不一致、部分數據缺乏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
智能報表通過智能化、可擴展和定制的報表引擎,自動生成各類統(tǒng)計分析報表[1],如周報、月報、縱橫對標、趨勢分析等報表,完成部分報表的自動填報和報送,而且能靈活編輯和增加各類報表模板,提高報表數據的準確性和生成的速度,提升數據統(tǒng)計、挖掘和展示的效率。
現階段,以大崗山監(jiān)控系統(tǒng)為基礎設計的報表都是統(tǒng)計表,報表直接讀取現地PLC和通信裝置上送的數據,不經過任何處理直接形成統(tǒng)計表,無法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不能滿足智慧電站建設的需求。
大崗山電站現有監(jiān)控系統(tǒng)、微機五防系統(tǒng)、發(fā)電機局放監(jiān)測、光纖測溫、工業(yè)電視等24個生產系統(tǒng),各系統(tǒng)分別布置在安全Ⅰ、Ⅱ、Ⅲ區(qū)。現有報表無法同時采集各安全區(qū)數據,為各系統(tǒng)數據建立邏輯關系,挖掘數據使用價值。
現有報表形式單一,信息繁冗,使用過程中往往重點不突出、主次不明確,使用者無法直接對數據進行橫向或縱向的比對和調整。
大崗山設備一體化智能管控平臺橫向獲取安全I、II、III等各系統(tǒng)數據,再通過統(tǒng)一編碼整合各系統(tǒng)及應用數據,經過對象化處理,使得散落在各專業(yè)系統(tǒng)中的不同種數據能通過相同的設備對象進行關聯,實現各系統(tǒng)數據互聯互通。智能報表通過一體化平臺獲取的各系統(tǒng)數據更全面、更具體、更豐富。
在數據整編[2]中,海量的原始數據中存在著大量不完整、不一致、有異常的數據,嚴重影響到數據挖掘建模的執(zhí)行效率,甚至可能導致挖掘結果的偏差,所以進行數據整編就顯得尤為重要。數據整編一方面是要提高數據的質量,另一方面是要讓數據更好地適應特定的挖掘技術或工具。
數據整編理的主要內容包括數據清洗、數據集成、數據變換和數據規(guī)約。數據整編主要是刪除原始數據集中的無關數據、重復數據,平滑噪聲數據,篩選掉與挖掘主題無關的數據,處理缺失值、異常值。
根據具體需求,采用分類、聚類、特征、變化分析等方法,對數據進行整編,從數據中找出隱含的具有價值的信息。通過整編才能獲取我們需要的數據,例如機組停機狀態(tài)下油位值沒有分析價值,我們所需要的是機組運行狀態(tài)下機組油位的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同時過濾掉跳變值。
大崗山水電站10kV廠用電斷路器動作次數監(jiān)控系統(tǒng)上位機無法采集,只能人為在機械表上讀取并記錄,而智能報表利用斷路器動作信號記錄,斷路器分合一次記一次數,如圖1所示。
圖1 大崗山10kV廠用電斷路器動作記錄表Figure 1 Dagangshan 10kV power circuit breaker action record table
數據分析是指用適當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對收集來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結論而對數據加以詳細研究和概括總結的過程。大崗山智能報表分析方法[2-4]主要有:
(1)探索性數據分析:當數據剛取得時,可能雜亂無章,看不出規(guī)律,通過作圖、造表、用各種形式的方程擬合,計算某些特征量等手段探索規(guī)律性的可能形式,即往什么方向和用何種方式去尋找和揭示隱含在數據中的規(guī)律性。
(2)模型選定分析,在探索性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一類或幾類可能的模型,然后通過進一步的分析從中挑選一定的模型。
(3)推斷分析:使用數理統(tǒng)計方法對所定模型或估計的可靠程度和精確程度作出推斷。
智能報表將各種分析方法轉換層豐富分析功能的分析控件,例如同比控件、環(huán)比控件、散點圖分析控件、趨勢分析控件、偏差分析控件等,如圖2所示,選擇控件后可快速選擇關聯數據。
圖2 大崗山智能報表分析控件Figure 2 Dagangshan intelligent report analysis control
大崗山水電站機組軸承油位趨勢報表如圖3所示,獲取整編后的機組運行狀態(tài)各部軸承油位數據,表中使用環(huán)比控件分析環(huán)比平均油位;使用對標控件對4臺機組油位同時進行分析;使用分析控件對每臺機組每部軸承油位上升和下降的趨勢進行分析。
圖3 水電站機組油位趨勢分析Figure 3 Oil level trend analysis of hydropower station units
數據可視化是將數據庫中每一個數據項作為單個圖元元素表示,大量的數據集構成數據圖像,同時將數據的各個屬性值以多維數據的形式表示,可以從不同的維度觀察數據,從而對數據進行更深入的觀察和分析。
智能報表數據可視化通過豐富的圖形控件實現,通過關聯數據繪制柱狀圖、折線圖、餅圖等常規(guī)圖形以及定制圖形,如圖4所示。圖形之間可快捷轉換而無需重新選擇相關數據。圖形具有單坐標、雙坐標、雙縱坐標、多數據等豐富的表現形式。
將定制的模板自動生成狀態(tài)報告打開已生成的報表和報告無需等待數據查詢。所有報告采用與Excel、WORD、PDF等標準處理程序兼容的文件格式存儲。
根據電廠實際需求如每月設備分析報告將在25日0點自動采集數據并生成Word報告;班組報告每月2日、12日、22日24:00生成;其他報表按照定制的時間自動生成。
智能報表在C/S模式下編輯生成,利用Finereport軟件在B/S模式的標準多層體系結構中展現,電站人員均可通過瀏覽器進行查看下載。
智能報表在WEB端可操作性強,設備分析報告具備下載、上傳、審核等功能,方便對報告進行編輯;定期工作報表可手動錄入、修改;生產報表可按照時間段查詢。
大崗山智能報表分為設備分析報告、生產報表、定期工作報表、設備臺賬報表。
設備分析報告每月4份,每月2日、12日、22日生成班組設備分析報告,每月22日生成月度設備分析報告;生產報表共80份,其中包含了主機主變、輔助設備、廠用直流、在線監(jiān)測等系統(tǒng)所需統(tǒng)計報表、趨勢報表、分析報表,該類報表均可按照時間段查詢;定期工作報表包含了電廠所有定期工作所需記錄表格,數據根據需求可自動采集也可手動錄入;設備臺賬報表記錄設備異動情況、檢修維護情況等。
智能報表于2018年9月在大崗山電站成功應用,應用結果表明,智能報表有效提高了電廠生產自動化水平,降低了生產成本。針對日常需要的各類報表定制模板,定期由設備一體化智能管控平臺自動生成,自動化完成運行分析、維護分析、缺陷分析等,節(jié)省數據查詢整理時間,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