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000 湖北仙桃一中海天文學(xué)社 蔡世琛
枯枝搖曳,斜陽淺照,橫亙窗前的,是故鄉(xiāng)的一道道棕褐色籬笆。家境富裕的人家,籬笆筑得高,普通的人家則隨意布置。
奶奶家的籬笆,是在我五歲那年筑上的。
落葉紛飛,父親扛著斧子牽著我稚嫩的小手,來到一片樹林里。那兒的樹都已染上秋色,父親將落葉積成一個小堆,把我放在上面。我靜靜地看著父親,他不斷地尋找合適的枝條,并用斧子砍下來??吹剿占俗銐蚨嗟目葜?,用繩子捆好,我就從落葉堆上滑下來,跑到他跟前。夕陽西下,他肩扛枯枝牽著我向村莊走去。
到了家門前,父親放下枯枝,我坐在門前的石階上,看他慢慢地扎籬笆。他先挖一溜半尺深的溝,每隔一段距離埋一個木樁,再將這些枯枝放在溝里埋好,將土踩實,再給枯枝束上腰,將木樁固定好,籬笆算是扎成了。
籬笆并不高,使勁一跳便能過去,但從未有人越過這籬笆。父親說,鄉(xiāng)親們心中也有一道籬笆,它在他們心中扎了許多年,那就是傳統(tǒng)的道德。道德世代相傳,形成了淳樸的民風(fēng)。即便是淘氣的孩子,見到那些可以一躍而過的籬笆,也心存敬畏。
時間久了,院內(nèi)生了許多花草,牽?;偸遣徽堊缘?,這才有了古人“牽牛延蔓繞籬笆”的佳句吧。
奶奶在院里種了桃樹、梨樹與葡萄。每到夏天,我就會像一只猴子似的爬上樹摘兩個桃,然后躺在樹杈間休息。陽光透過樹葉星星點(diǎn)點(diǎn)地落在我身上,愜意極了。漸漸地,籬笆朝陽的那邊長滿了藤蔓,這樣我家的淘米水就有了好去處。有了淘米水的滋養(yǎng),藤蔓越長越瘋?;h笆也隨和,從不說什么,任性的風(fēng)可以曲徑通幽地溜進(jìn)來,調(diào)皮的光可以見縫插針地擠進(jìn)來,甚至孩童可以肆無忌憚地把尿撒在這兒,來個“雨打芭蕉”。
籬笆一年有三季是青藤纏繞,綠葉婆娑,鄉(xiāng)村的籬笆成了一道綠色的屏風(fēng),春夏疏落開幾番花,秋來半掩半映一架果,即使到了冬天,籬笆掛滿枯藤敗葉,一派灰黑的水墨色,猶能留得殘葉聽雨聲。
時至今日,我已移居城中,但我依然記得故鄉(xiāng)的籬笆,它是我兒時記憶里不可抹去的一道風(fēng)景,溫暖著我的歲月……
簡 評
表現(xiàn)“溫暖”主題的作文,學(xué)生常選擇爸媽雨天送雨傘、深夜送牛奶,自己考砸爸媽送鼓勵等這些常見的素材。這篇文章選擇的角度較為新穎,可謂獨(dú)辟蹊徑。這首先得益于作者觀察仔細(xì)。對如何扎籬笆以及籬笆藤蔓纏繞的樣子等描述生動傳神,讓人如親眼目睹。其次,小作者文字功底深厚,語言雋永。詩詞的巧妙化用,增添了文采。再次,文章挖掘了“籬笆”蘊(yùn)含的深意。借父親之口,道出了“鄉(xiāng)親們心中也有一道籬笆,它在他們心中扎了許多年,那就是傳統(tǒng)的道德”。淳樸的民風(fēng)不僅帶給歲月一份溫暖,更彰顯一份厚重。
(余東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