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村
我是一只守候千年的狐
千年守候 千年無助
情到深處 看我用美麗為你起舞
愛到痛時 聽我用歌聲為你傾訴
寒窗苦讀 你我海誓山盟銘心刻骨
金榜花燭 卻是天涯茫茫陌路殊途
——陳瑞《白狐》
我 因胃痛,夜不能寐,遂隨手翻書療痛。 “遙望谷底,叢花亂樹中,隱隱有小里落。下山入村,見舍宇無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門前皆絲柳,墻內(nèi)桃杏尤繁,間以修竹;野鳥格磔其中。”“俄聞墻內(nèi)有女子,長呼‘小榮,其聲嬌細。方佇聽間,一女郎由東而西,執(zhí)杏花一朵,俯首自簪。舉頭見生,遂不復簪,含笑拈花而入?!?/p>
這是清朝那位落第秀才蒲松齡《聊齋志異》里《嬰寧》一篇。聊齋里眾多的狐妖狐仙,大都容貌俱佳,飄然出俗,嬰寧是其中清逸靈秀、稚純可人的一個。想那清朝的夜晚太過寒冷和漫長,山東淄川某個偏簡書館的陋室一隅,青燈黃卷,蒲老夫子緊縮在布衣長衫里,以微弱的體溫抵抗寒冷,以文士的清貧抵抗外面的紛繁,以出塵的狐魅之氣抵抗人間的世俗之氣,在虛妄的想象中,進入那些由繁體文字營造的幻美之境。
恍惚間如入南山,那狐媚的女子就在眼前,手持一枝淺白的杏花,欲簪未簪,與我手中的那枝雖然枯萎,但依然嫣紅如初的山間野梅渾然相對。踏雪而去的人似是無情,又似無意;拾梅而歸的人暗香盈袖,相思滿懷。也許,純粹的愛情只能發(fā)生在遠離人間煙火之地,對于那個叫嬰寧的女子如梅瓣粲然開放的笑顏我似信猶疑。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睂τ谕蝗唤蹬R的幸福,人們總是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晏小山九百年前即疑太過絕美的相逢為夢境,似是為這場相遇埋下了伏筆。雖然這荒山野嶺沒有銀燈紅燭,可茅屋陋舍因了一個人而恰如華堂。此時,山川微頷,浮云駐足,那拈花含羞的容顏憔悴了多少漫長的夜晚!于是,在這樣一個遠離塵囂的夜晚,一個女子稚純的笑聲,就化為我朱筆下青蔥的心事,在陳年的宣紙上——“寒夜的月影,斑駁著/晚鐘敲醒的夢境/殘香依舊/紗窗外的那枝病梅/還能在暮春的風中/開放多久//城外的長亭空蕩/墓園的花環(huán)凋落/游醫(yī)草體的筆囑,是一劑/無效的良藥/以劍為鏡,誰能看見/一口比雪幽冷的寒刃/正滑過我那/被擠壓的命運?!//消瘦的是銅鏡/和過往的歲月/比愛情輕 比淚水重/舊事點點散落風塵/朱紅的樓閣 青銅的門扉/夜風合上一個病人的日記/疾病和愛情帶走一個人/做夢的一生”。
陰陽兩界阻隔不了人狐相期,清貧和幸福,孤寂和歡樂,這場發(fā)生在荒山野嶺的愛情使繁華市井多少紙醉金迷的婚戀黯然失色。不是蒲老夫子太寂寞,而是現(xiàn)代人太功利?,F(xiàn)代都市霓虹閃爍的物欲橫流,豈如清朝一個叫淄川的小城,那些筆墨孤旅霜華濃重的夜晚?
滾滾紅塵湮沒多少青春無忌,當夜露變?yōu)槌旈_懷轉(zhuǎn)為岑寂,當那稚純的笑聲不再,西南山中的桃花又開了,我仿佛聽到那稚純的笑聲又回蕩其間,醒來,猶余音裊裊。只是我,胃痛未減,心底又隱隱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