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散墨花香
人一生的命運是難以預測的,在執(zhí)教金鰲文學社之前,我以為我會成為一名作家。和一群文學社的孩子們一起摸爬滾打了7年后,我終于意識到,其實我在引導孩子走上文學之路方面可能更有天賦。
我是一個不善交際的人,在很多復雜的人際關系面前常常顯得無力,但我熱愛寫作,我也真誠地希望能給更多的文學青年以些微的經(jīng)驗指導。因此每當我與文學社社員一起談文學的時候,總覺得少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顧忌,可以一展所長。這種樂趣使得其他方面的艱難困苦,都變得可以承受了。這正是我這7年堅持下來的動力之源。
上次和一位文友飲茶,他勸我還是自己寫點文章。他說,你這樣辛苦教學生,就算他們成功了,那肯定也是很久之后的事了。那時候,誰還會記得你呢?
我默然。
后來一則故事讓我一直壓抑的心得到了釋懷。一個人常常抱怨兒女不孝,不知道父母的恩情。一位智者說,你在抱著孩子,看著孩子學會走路,學會識字時感到快樂嗎?如果感到快樂,那他們當時就已經(jīng)回饋了你,你又何必奢求他們長大后非要報答你呢?
我想文學社于我而言正是如此。我常常和我心愛的弟子一起吃飯,我從這些可愛的社員那里得到了很多快樂,而這絕不是幾塊錢可以買到的,這就是收獲本身。
最快樂的時候其實還是為趙林慧出《閑言碎語》的時候。那次,《閑言碎語》在兩天之內(nèi)一售而空,雖然總共才賣了500塊錢,但看到趙林慧臉上洋溢的笑,我心里也充滿了幸福感。
最快樂的事是每年都會涌現(xiàn)很多我很喜歡的社員,諸嬌玲、鄭佴璐、潘中武……每年都有很多。我喜歡和他們聊夢想,聊文學。在樂清這個地方能聊這兩樣東西的人其實是不多的,尤其是人近中年,說起夢想,對方表面不說,內(nèi)心都會嘲笑。而跟這些我喜愛的社員在一起,我是真的可以放心地談夢想,談自己心中小小的城堡。這哪里是金錢可以衡量的呢?
最快樂的記憶是深圳。在那個地方,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化的氛圍,感受到了還有群人和我一樣有文學的夢想。他們也在創(chuàng)作,志同道合的感覺讓我誤以為那里才是我的家鄉(xiāng)。
這些快樂,支撐著我走過了7年漫漫歲月,讓我時時看到自己青春的影子。
【愛·故土·詩歌】
鄉(xiāng)風
浙江省樂清市白象中學 嚴孔儀
冬風送人歸。
雨斜樹傾,路上布滿了騎摩托的人,他們穿梭于深冬的寒風中,身體逆風微朝前傾。從高處看,就像歸巢的蟻,很壯觀。
這一幕出現(xiàn)在前幾年BBC做的一個關于春節(jié)的紀錄片中,讓我印象深刻,因為它太過熟悉。回鄉(xiāng)之人在路上遇到的是一年中最冷的風,咆哮著,有時夾著雨絲和雪粒,劈頭蓋臉地砸來,呼出的每一口氣都凝成白霧,從嘴邊裊裊升起。
屏幕上的人依然在前進,風塵仆仆歸家,迎來了孩子和父母,笑著說:“我回來了。”一時間心里莫名不是滋味,我閉上了眼,想起七歲那年第一次回鄉(xiāng)。
四歲的時候我便隨父母來到了南方。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時而哭鬧父母也哄不好。他們并非不想回家,只是在當時難以回去。
直到我開始淡忘了家鄉(xiāng),父母手頭才稍有寬裕。我還記得父親開著新車回來時的興奮,像個得了玩具的孩子,很開心地下了決定:“今年,我們回家!”
父親曾在一張中國地圖上比畫給我看,我們離家鄉(xiāng)不過短短一指。但在路上的那段時間在我眼里無比的長,讓人惶惶然。
車里的味道十分怪異,我吃不下任何東西,暈暈的直想吐,只能躺在母親懷里睜大了眼朝外張望。車在高速上被堵了起來,窗外的景不再后退,路邊的樹并不高大,細細弱弱的一棵,彎成了一張弓。
“爸爸,外面的風好大?!蔽艺f。
“那是它和我們一樣朝家里趕。”父親笑著轉(zhuǎn)過頭,拍了拍我的臉。
不光是風,路上的許多人也和我們一樣,或者說,我們只是回鄉(xiāng)大軍中的一支小小隊伍。冬風與我們同行,每年都朝著同一個方向而去,帶著一顆游子的火熱而急切的心。
車流漸漸快了起來,我再難看清窗外的樹,閉上了眼,心卻無比焦急。
路上的時間太過漫長,此行一路向北,我被寒風沖昏了頭。每次在服務區(qū)下車,我總以為已經(jīng)到了,迷迷糊糊地被抱下去,深冬的風呼嘯而來,無孔不入,讓人難以抵擋。
“我冷……”我拽拽母親的衣服,頗委屈地說,上下牙齒止不住打戰(zhàn)。
“就是這樣的,老家冷得多。還沒有到呢!這不算什么?!蹦赣H摟緊我,拍拍我的背。
更冷?我邊哆嗦邊抽泣了起來,被寒風嚇怕了,竟再也不想走下去。
接著就在風中哭了一場,嚷著不走了,結(jié)果不光反抗無效,還喝飽了涼風在車上咳嗽起來,鼻涕眼淚一大把。邊咳邊恨恨地想,以后絕不回老家了。
可父母并不能理解一個孩子的情緒,回鄉(xiāng)的游子并不懼怕寒風,也不害怕漫長,他們只盼著團聚。
離我們只有一指的那個地方,他們自幼便生長在那里。平原上的風凌厲如刀鋒,他們卻已經(jīng)習慣,如今甚至懷念起來。隨著風愈來愈冷,在記憶里已經(jīng)有些模糊卻還心心念念的家鄉(xiāng),終于無比清晰了起來。
然后車停住了,宣告了趕路歷程的結(jié)束。父親打開車門,先跳了出去,和周圍的熟人打著招呼,語氣親切。
過了好一會兒,我身旁的車門才被打開,是父親。
“下來吧?!彼f。
“不要,外面太冷了,我還在感冒?!闭f完還裝模作樣地咳了兩聲,我很希望一直在車里,雖然明顯不可能。
“不冷,外面可暖和了,爸爸怎么會騙你呢?”父親朝我伸出了雙手,微笑著說。我半信半疑地盯了他許久,最終由他抱下車,并且縮緊了脖子。
想象中的寒風沒有出現(xiàn),絲絲縷縷的風吹過,有些微涼。我呼了口氣,沒有白霧升起。
原來,游子至鄉(xiāng)時,已是春風。
【點評】
每到春節(jié)將近,浩浩蕩蕩的回鄉(xiāng)熱潮總是會給中華大地添上一幅壯麗的景象,回鄉(xiāng)有多難,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就有多濃厚。文章以小女孩的視角,記敘了一次春節(jié)回鄉(xiāng)的經(jīng)歷,語言樸實,畫面感強,能夠引起讀者共鳴。(指導老師:徐琤)
大寒
浙江省樂清市白象中學? 黃溢涵
南國的冬天似乎來得比他處都要晚些,但寒冬一旦覬覦起江南典雅的姿色,便也來勢洶洶,不遺余力地想要占有。雖不及北方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之魄力,但仍刺骨的冷。
秋氣肅殺,幾經(jīng)寒風的刻意雕琢,便有了叫人難耐的涼。冷風胡亂地刮著,從耳邊呼嘯著跑過,如同疾馳的列車帶走南方僅存的溫熱。路上的行人只望見車如流水,終不知那些車兒打何處來,向何處去,不知是歸程還是遠方,總歸是在各自的大道上奔忙。車外之人只得嘆羨車中之人有緊實的窗子,有逐寒的暖氣,然后望望自個兒腳下滿是泥濘的路,嘆息道:“悔不當初沒有考取功名出人頭地呦!”
冷風又擄走了禿樹的最后那幾片頑強木葉,飄飄白雪肆意落在光禿禿的枝干上,徹骨寒心的冷壓得木枝無法喘息。隆冬總是那么不通人情,它冷若冰霜,以至于任何手無寸鐵的生靈都被其屈服,受其壓迫,遭其蹂躪。于是蛇與熊開始冬眠,鼠與蚊豸銷聲匿跡,人也把被子裹得緊實,恨不得一天到晚賴在床上如熊冬眠??赡且膊贿^是說笑罷了,哪有政府三月閉門的道理?
古人可以待字閨中,有能力者坐擁天下,衣錦玉帛,高枕無憂,而今人不行。車、馬、牛都慢的時代已經(jīng)遠去,人們仿佛總在忙碌。政客忙于安邦,商人忙于生意,農(nóng)民忙于耕種,書生忙于學習,甚至連幾個月大的孩兒也忙于蹣跚學步,牙牙學語,一天也不得耽誤。
人無法躲避嚴寒,也無處躲避,只得向著嚴寒而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因此走出來的人果敢,熬過去的人剛毅,只有弱者在冰天雪地里呻吟,眼巴巴望著別人的車,他人的襖,自己淪陷在冰窖里。
在杏花微雨氤氳著的江南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當午鋤禾,汗滴下土,不畏燥熱,不懼凌寒,向著遠方,風雨兼程。江南是不畏懼嚴寒的,不像纖弱病態(tài)的小女子,人們有一個目標,打來處來,向去處去,一生只夠做好一件事,足矣,不懼翻山越嶺,寒冬酷暑。
如果大山呼喚我,我就走向大山。如果遠方招呼我,我就走向遠方。大寒遠道是客,蓬門今始為君開。誠哉斯言。
【點評】
文章的前半部分,為讀者描述了大寒之日街頭肅殺之情景,讓大寒的風縱橫翻飛。但作者的野心顯然不限于此,到了后半部分,情景變得開闊,大開大合的氣勢迎面而來,迎接大寒的江南摒棄纖弱,成就了鐵骨漢子的柔情,有著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勢。
(指導老師: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