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前的最后一天,寒冷的海風夾雜著雨雪敲打著玻璃,冷氣從縫隙間涌入,我縮了縮肩膀,把頭埋到桌子上。語文考試又失敗了,這是高一的期末考試?!按髮W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薄捌埲招?,日日新,又日新?!眱傻牢难晕倪x擇題,我都錯了。
耳邊是班主任不厭其煩的嘮叨:“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文言文是拿分的關鍵。”即將面對的是媽媽一成不變的恨鐵不成鋼:“叫我怎么說你呀?又錯了!出去別說你媽媽是老師,我可丟不起這個人?!?/p>
自小,我就討厭語文,尤其是之乎者也的文言文,是我最好的催眠曲。媽媽是老師,每天都逼著我寫無聊寡淡的筆記,塞給我各種所謂的經(jīng)典。每一個本該撒歡的周末,我都被媽媽的一堆作業(yè)包圍。我常常盯著窗外那片天空,羨慕窗外嘰喳的小鳥。從日漸西斜一直到暮色四合,才應付性地打開書本,迎接媽媽回家的腳步。
我有著間歇性自卑心理,我覺得每個人都有,我覺得世界上很多事都很正常,因為它存在。就像語文,它給我了很多懷疑自我、否定自我的痛苦,也常常使我自卑甚至想要自棄。相對于語文的長期積累,數(shù)理化更給我一種立竿見影的效果,攻克一道難題時的成就感讓我樂此不疲。這種成就感常使我自信滿滿,借此多少抵消了我語文學習的自卑。這讓我成了一個學習上的瘸腿鴨,也讓媽媽常常恨其不爭。
下午的歷史課百無聊賴,繁復冗雜,什么戰(zhàn)國七雄春秋五霸,什么焚書坑儒杯酒釋兵權,什么存天理滅人欲,什么修昔底德陷阱,都是聒噪多遍的復習。禿頂?shù)臍v史老師安眠藥般平緩的語調讓我的眼皮漸漸沉重……
我別離學校,別離那座城市,迎著風雪,漸行漸遠。景象向前奔涌,越發(fā)陌生,越發(fā)古老起來。積雪的道路有些泥濘,路邊景象明顯蕭瑟起來,村子漸漸稀少,房屋大都是半舊不新的茅屋。
天漸漸黑了,沒有燈。我又冷又餓,前方有隱約的光亮,給我以希望。我循著那亮光,循著那暗夜的希望,奔去。
路邊,兩間錯落的茅屋里閃著溫暖的光,房頂上積雪已經(jīng)很厚了。房前幾株松柏披雪傲寒冬,四周用木欄桿圍了一圈,靠近路的一邊,一扇柴門虛掩,透漏出主人的熱情。這景象讓我溫暖,不由自主就加快了腳步?!叭漳荷n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蔽彝蝗挥浧鸨尺^的為數(shù)不多的古詩詞來。
輕叩柴門,茅屋內(nèi)一只土狗象征性地叫了兩聲,更像是提醒主人。一個身材高大、粗布長衫的老人從屋內(nèi)出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快請進?!蔽业懒寺曋x,隨老人進了屋。
屋內(nèi)地面青石鋪就,一盆火爐散發(fā)明亮溫暖的光芒。中間一張碩大的書案占據(jù)了小半個屋子,案上足足堆積了幾十個竹簡,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我似乎都不認得。我有點驚異:“敢問老人家如何稱呼?” “孔丘也?!蔽野底杂牣?,老人和我學校門前那青灰色的孔子雕像幾乎一模一樣。逢此大儒,幸何如則,先生可教我否?解我惑否?“可。”
“文言文之于現(xiàn)代,學習意義何在?”我開門見山。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我沉默良久突然明白,中華民族的文化就如一件持續(xù)雕琢的藝術珍品,在我們之前已經(jīng)有了開始,在我們之后也不會結束?!坝^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我們每個人都是文化傳承的使者,都是歷史的一部分。只有傳承了先賢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才能登高望遠,才能更好雕琢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珍品。我們的每一種努力,都為中華文明的昌盛涂抹或輕或重的一筆。文言文所擔負的古代中國燦爛的中華文明使我們對于華夏大地具有強烈的歸屬感,而文字最能引發(fā)這種溫暖的情感。
“夫子,我學不好語文,常常有點自卑呢。”
夫子沒有回答,背身吟詠起來?!按髮W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p>
我望著夫子高大的背影,茅塞頓開。
大人之學的法門,在于遠大的理想,催發(fā)向上的動力。有了理想,有了動力,有了自信,哪還有學不會的東西、達不到的目標呢。作為青年學生,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地修身、學習,成就更好的自己。每天進步一點,向新一點,就離自己的目標近了一點。
自信不是故步自封?!捌埲招拢杖招?,又日新?!睂W習上的進步,精神上的升華,革命道路上的改革,都需要不斷革新,與時俱進。
破繭成蝶,一個人的成長常常是瞬間完成的。與智者的交談,無需贅言。我感覺自己充滿了新生的力量。
雪住了,我也該上路了。屋外大雪依舊紛飛,只是先前如墨一般濃稠的天空現(xiàn)在透出些熹微的光,剛好照亮回去的路。
“夏元浩,你來說說,孔子思想的核心?”歷史老師的提問將我拉回了現(xiàn)實。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蔽胰嘀殊斓乃?,莫名其妙地看著哄堂大笑的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