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萍
青春期是一個過渡時期,青春期是一個變化時期,青春期是一個反抗“叛逆”的時期,時而狂風驟雨,時而溫風細雨,讓人措手不及。青春期情感和性教育是最敏感,難度最大的話題之一,本文以心理老師的實際工作出發(fā),分別從青春期的情感、青春期性發(fā)展的主要任務(wù)、預防性侵害、對男孩女孩說的話四方面展開。
青春期情感不僅僅包括對異性產(chǎn)生的好奇心或者好感,還包括了與同性同學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
1.1 情感不是洪水猛獸,是人的發(fā)展的需要
進入青春期以后,伴隨著生理的變化,我們的情感體驗逐漸豐富起來,與好朋友無話不談的快樂,被誤解的憂愁,好友被搶走的醋意,被孤立的孤獨,鬧“絕交”的苦悶,“和好后”的歡暢,友情讓我們生活多姿多彩,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情感、體會他人的情感是高情商的表現(xiàn),同時有研究表明能促進學習,有研究表明,對他人情感的理解、共感(同理心)對語文成績的學習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無可否認,人都有情感的需求,只是需要的程度不同。進入初中尤其是進入初二、初三以后,學習的壓力讓一部分家長、學生倍感壓力,因此,一部分學生逐漸減少與同性或異性的交往,試圖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學習上來,在一定時期,特別是特殊時期有重點的傾斜是智慧的選擇。有些同學可以投入到學習中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同時也有一些同學出現(xiàn)了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興趣下降、放學后沉迷于網(wǎng)絡(lu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情感生活單一,自我產(chǎn)生的強烈的負罪感與情感的需要的自我沖突產(chǎn)生了巨大的矛盾與內(nèi)部消耗。
1.2 多層次的交際圈支持情感豐盈充實
進入初中階段的很多孩子會有自己無話不談的“好閨蜜”,兩人分享著彼此的秘密,心事,八卦,情感,一切的感受,在這個兩個人筑起的“二人世界”里,安全而又舒適。有一部分同學會漸漸因此疏遠其他玩的還不錯的朋友,仿佛“好閨蜜”在,一切就已經(jīng)足夠了。
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同學,將自己的交際圈縮小到僅有的1-2個閨蜜,在2-3人圈子,大家彼此比較了解,性格相對穩(wěn)定,相處模式相比較簡單,因此我們會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舒適。同時,他可能存在潛在的風險,影響我們未來的適應(yīng)能力。廣泛的人際交往有助于我們形成較客觀的自我認識、同時練習人際交往技能,或者當“閨蜜”請假沒來,或者兩個人吵架了,轉(zhuǎn)學了,則覺得很難適應(yīng)。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肯定同人際交往的同時引導同學擁有好閨蜜的同時,擁有自己的交際圈,這樣讓自己能適應(yīng)各種變化。
1.3 “愛情”與學業(yè)可以雙豐收?
在我國,“中學階段不允許談戀愛,也不允許男女交往過密”的大背景下,“早戀”問題是一個讓人見之色變的問題。關(guān)于“早戀”問題家長和老師最擔心的莫過于兩點,一是影響學習,二是導致“性行為”。
對于影響學習這方面的擔心不無道理,因為人在一定時期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過把初中生階段不能談戀愛歸因于影響學習,那當孩子提出“如果不影響學習是否就可以談戀愛就變得難以回應(yīng)。
在人類情感的發(fā)展史上,人其實從孩童時代,跟父母的相處中就開始練習如何與異性打交道,這其實是心理學上所說的“俄狄浦斯情結(jié)”,人在的成長中,不斷練習經(jīng)營兩性情感能力,是我們成長的重要契機。我們期望著一見鐘情,遇到一個人能白頭偕老,真實卻是一些進入戀愛的人往往要反復尋找、不斷磨合,因此不妨在友情與愛情的中間地帶停留,既尊重我們內(nèi)心的情感需要,又避免了傷害??梢酝ㄟ^設(shè)定共同的目標,設(shè)定晚上網(wǎng)絡(luò)聊天的時間,不將人際交往的范圍局限于對方一人,彼此擁有同性、異性的朋友等正常的交際圈,不影響目前的生活和人際交往。
1.4 過于沉溺情感問題可能是其他心理問題需要被關(guān)注
處于各種原因,不管家長還是老師往往將沉溺“早戀”無法自拔歸因于“早戀”的危害,事實上,親子關(guān)系緊張,早年情感創(chuàng)傷等心理問題往往是過度沉溺的根本原因,家長對自身問題、親子問題的回避往往會導致問題復雜化。
性教育是青春期教育中最敏感的一個話題,性教育的缺失帶來的危害眾所周知,但性教育在學生中如何開展,深淺如何把握是擺在學校教育者眼前的一個現(xiàn)實。
2.1 接納身體出現(xiàn)的變化以及接納身體的性感覺,
進入青春期以后,伴隨著荷爾蒙的分泌,身體的發(fā)育, 接男女生生理都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尤其第二性特征的出現(xiàn),即女生出現(xiàn)月經(jīng)、男生產(chǎn)生遺精,這讓部分剛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羞澀中帶著緊張,性是生命的一部分,接納性就是接納自己的生命,幫助同學們了解這些生理變化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同時都是正常的,有助于幫助同學們消除這種焦慮感。
2.2 學習控制性沖動
性的感覺從出生之后就已經(jīng)存在,幼年時的男孩女孩夾腿、生殖器的勃起都是人們在練習接受這種感覺,在6歲以后性進入潛伏期,仿佛性的感覺不存在,進入青春期隨者身體的發(fā)育再次體驗,衣服的摩擦、碰觸或者不分場合都會喚起性的感覺,讓進入青春期的男女尷尬、焦慮甚至是產(chǎn)生羞愧感。
公開場合智慧應(yīng)對性喚起,就是指產(chǎn)生性的感覺是正常的生理反應(yīng),性喚起不等于性道德缺失,同學們只是需要去逐漸去適應(yīng)這種尷尬,通過智慧的方法應(yīng)對這種尷尬,例如喝杯水、上衣往下拉。
(2)控制性沖動
在控制性沖動前,首先要區(qū)分對異性的好奇與性沖動。如果是對異性感興趣、好奇,應(yīng)當通過正規(guī)出版圖書閱讀健康科學的性知識,或者問專業(yè)老師,滿足對性的好奇心,好奇心不能一味壓制,網(wǎng)絡(luò)信息魚目混雜不推薦。
逐漸學會去控制沖動,這是身體逐漸適應(yīng),練習控制的過程,大部分人都可以很好的控制。培養(yǎng)多種興趣愛好轉(zhuǎn)移注意力,運動是控制性沖動的很好的方法。
2.3 培養(yǎng)健康的性道德感
性道德感是青春早期性教育的主要任務(wù)之一,性道德感指的是不在公開場合討論或者做跟性有關(guān)的事情,隨意與同學談?wù)摳杂嘘P(guān)的事是不高雅的。
性侵害是網(wǎng)絡(luò)或者社會比較關(guān)注的一個話題。預防性侵害,不是因為它普遍存在,相反他是極少數(shù)發(fā)生的,我們身邊的絕大部分熟悉的人都是安全的。
3.1 建立身體的界限感
認識隱私部位,任何人都不可以隨意看或者摸,如果有人碰觸要告訴家長或老師。在國際交誼舞中,異性胸口之間往往保持著兩個拳頭的距離,因此建議同學們異性之間日常交往中保持“兩個拳頭”的距離,同時,注意區(qū)分愛的表達和性的表達,以免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人們有時候會通過握手、擁抱等身體接觸表達愛。
3.2 遠離色情視頻或色情圖片等傳播信息;
藝術(shù)作品傳遞的是美,而色情傳遞的性的沖動,它讓人感覺到恐懼、刺激,接著偷偷看的負罪感、喚起性沖動引起的焦慮等等,破壞了性心理的發(fā)展軌跡,產(chǎn)生心理傷害。不在網(wǎng)上跟陌生人聊天,尤其是涉及性的話題要及時避開。
3.3 生命高于貞潔
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往往將貞潔,尤其是女性的貞潔凌駕于生命至上,貞潔牌坊便是那時期的產(chǎn)物,失去“貞潔”的女人往往決定“這輩子全完了,沒臉見人”,一部分人用跳樓等方式避免性侵害,這是生命教育的缺失。當面臨身體侵害時候,在公開場合可以大聲呼叫,在私密場合可以想辦法逃脫,當我們無法逃離時,需要作出正確的選擇,這個選擇就是將保護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對于遭受性侵的男孩女孩,我們不應(yīng)該用“貞潔”來要求他們,這是不人性的,他們并沒有做錯什么,他們還是孩子,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應(yīng)該受到道德譴責以及法律制裁的是罪犯。
4.1 女生自重自愛
無論是情感,還是性教育,對于男女生而言因為性別的不同產(chǎn)生的意義是不同的,女生不僅僅承擔著懷孕、流產(chǎn)生理上的疼痛,還要承擔的社會輿論壓力的指指點點等心理壓力,這不公平卻是現(xiàn)實。因此我們女生無論對方愛不愛你,你愛不愛對方,都要守護身體的界限,當你已經(jīng)明確拒絕對方仍然勉強的時候,你已經(jīng)成為對方宣泄性欲望的犧牲品,委屈自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同時也會對對方產(chǎn)生恨,怨,傷痛。因此,堅定的拒絕是女生自重自愛的體現(xiàn)。
4.2 男生情感和責任的雙重教育
“男生不吃虧”的思想大大忽視了情感和責任對男孩成長的重要性,心理上的自責、后悔,還可能帶來一定的創(chuàng)傷,影響日后兩性的關(guān)系。
總之,接納我們自身的感情,不影響目前正常的生活,以及未來的發(fā)展,這是我們成長的契機這些和文化知識的學習一樣,讓我們成為一個有血有肉、心中有愛、眼中有光、理性而不失溫情的人。
(作者單位:珠海容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