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組章
生活是平凡的,但平凡中的一絲絲顫動,卻在不知不覺間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幾許清新、感動、跌宕、關懷、自信、樂觀、珍惜、追憶和溫馨。
——題記
我的職稱評定
前些年,每次到職稱評定的申報時間,縣里人社部門的領導都會對我說:“像你這么優(yōu)秀的專業(yè)技術人才,為何在助理工程師崗位上干了二十多年了,還不申報工程師?真是怪可惜的!”
是啊,每次聽到領導對我說的這些話,我都頗感慚愧和不甘。試想,我一九九三年從湖南大學畢業(yè)后,分在運輸企業(yè)。一九九六年通過縣里的公務員招考,報考人數(shù)有五百多人,僅招錄十人,最終我以全縣第二名的成績進入縣運管局。工作期間,為了提升自身素質(zhì),我還到清華大學深造。職稱方面,一九九六年我就被評定為助理工程師,至今已在助理工程師崗位上干了二十多年。這么多年來,不管是在運輸企業(yè)、公路收費站、運管局還是交通運輸局,我一直都在單位的領導崗位上,還長期擔任單位黨支部的組織委員,工作上任勞任怨、兢兢業(yè)業(yè)。因工作業(yè)績突出,二十多年來,我榮立三等功六次,被上級嘉獎十七次,個人先進事跡先后刊登于有關國家級刊物,工作業(yè)績不可謂不突出,但為什么一直連個工程師都評不上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我一直未曾考職稱英語和職稱計算機。沒有考的原因,一是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二是大學畢業(yè)后,對英語和計算機也慢慢生疏了,沒有信心。但職稱評定是對一個人能力的肯定,同個人工資薪金掛鉤,所以對于像我這樣一個工薪族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是,前兩年,我暗下決心,不管能不能通過,一定要去考一考職稱英語和計算機。我從網(wǎng)上買了相關的業(yè)務書籍,還買了一些練習題庫。通過半年的努力,我參加了國家組織的職稱英語和計算機考試,想不到還都以九十多分的高分通過。想來,自己還是一塊學習和考試的料。得知成績后,我可謂信心滿滿,怪自己沒有早去參加考試,不然現(xiàn)在連高級工程師都到手了。
于是乎,在今年職稱申報中,我按照時限,將所有資料整理齊全,按時報了上去。我問人社部門的領導:“現(xiàn)在評職稱,要不要拉關系,走后門?”
“像你這樣優(yōu)秀的人才,如果還評不上,就沒有一個人可以評上,放心,沒事?,F(xiàn)在評審都是很正規(guī)的?!笨戳宋业氖雎殘蟾婧?,縣人社部門的領導肯定地對我說。
其實,在工程師申報的材料中,述職報告是相當重要的。述職報告,其實就是一個人工作的總結。在述職報告中,我認真客觀地疏理了我二十多年來的工作和生活,從專業(yè)能力、工作業(yè)績、文學創(chuàng)作這三方面進行了歸納。
職稱申報材料報上去以后,不到一個月,市政府網(wǎng)站上就有了評審結果公示,在一百七十二個評審通過的工程師當中,我排在第一位, 正應了人社部門領導的預言??吹浇Y果,我也為評委的公平公正感到欣慰。
由此我想,生活中,我們常常埋怨這個社會的不公平、不公正,總是認為后門、關系、權勢、財富的極端重要性。很多時候,這或許是一種偏見,在我們生活的世界里,真、善、美其實才是我們社會的主流,好人、公平、正義、誠信、民主、和善、平等其實無處不在,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未曾發(fā)現(xiàn)罷了。感謝這次職稱評定,感謝參與評定的各位評委,感謝對我肯定的各位領導。職稱評定,雖然在旁人看來,或許是一件再平凡不過的小事,但它真真切切地讓我感觸良多、收獲良多,所有的這一切,也許就是我參與這次職稱評定的所得吧。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門
朋友甲,自小學習成績優(yōu)秀,小學、中學、大學一路狂奔,獲博士學位,現(xiàn)已是國內(nèi)知名的專家、教授。但此人性格內(nèi)向,不擅交際,生活自理能力差。
朋友乙,讀書成績差,初中畢業(yè)便輟學,到沿海城市打工、創(chuàng)業(yè),經(jīng)過多年打拼,如今已有自己的規(guī)模企業(yè),擁有相當?shù)呢敻?。但此人文化水平低,粗俗,知識面窄,沒有一點君子風范。
朋友丙,學習一般,大學畢業(yè)后考上公務員,在單位腳踏實地地工作,在社會老老實實做人,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此人沒有敢闖敢試的精神,缺乏開拓創(chuàng)新的意識,做事前怕狼后怕虎。
法國巴黎有一位姑娘名叫卡芙蓮,她天生有四只手臂,令家人十分擔憂。后來,卡芙蓮發(fā)現(xiàn)這多余的兩只手對打球很有幫助,于是勤練排球。在球賽中,她四只手臂左推右擋,攻守自如,連連扣殺,常常令對方措手不及??ㄜ缴徱虼艘渤蔀橐幻呐徘蚪ⅲ隗w壇享有盛譽。
斯達弗是多米尼加人,他的背部多長出了一只手,這使他難以從事哪怕很一般的職業(yè)。但后來,斯達弗發(fā)現(xiàn),第三只手對打棒球很有幫助,于是他選擇做一名棒球隊員。經(jīng)過努力,斯達弗最終成為一位棒球奇才。
生活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某一個人在一方面表現(xiàn)愚鈍,缺少能力,但在另一方面卻表現(xiàn)突出,擁有過人的才智。人,來到這個世上,可以說,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門,都有長處和優(yōu)點,也有缺點和不足。所謂“知人善任”“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人的成功,莫過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并讓它發(fā)揮到極致。所以,不論是對己,還是對人,我們都沒有必要去奢求人生的十全十美,也沒有必要去貶損別人的一無是處。
其實,在人的一生中,每個人擁有門的數(shù)量都是相當?shù)模@些門,一半開著,一半關著,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會同時為你開啟另一扇門。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自暴自棄,也沒有任何理由驕傲自滿。
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門。朋友,你找到屬于你的門了嗎?
盡孝
春冬阿婆長期生活在農(nóng)村,今年六十七歲,育有五子二女,經(jīng)過多年含辛茹苦的勞作,如今子女都已結婚生子,組建了家庭。
想來,阿婆終于可以松口氣,安心享受一下兒孫的孝順,過上美滿幸福的晚年生活了??烧l曾料到,由于多年的過度勞累,阿婆身體每況愈下,患上了嚴重的腎功能衰竭、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全身經(jīng)常性浮腫、疼痛,時而昏倒,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更為不幸的是,由于夫君早幾年病逝,晚上阿婆連伴兒都沒有,孤身一人強忍著病痛的折磨,艱難地熬過一個個不眠之夜。
在阿婆的眼里,以前的時間如流水,轉(zhuǎn)瞬間子女一個個長大成人,而自己漸入耄耋之年?,F(xiàn)在的日子卻變得漫長,度日如年,一分鐘一秒鐘都那么孤單難熬。
按理,多子多福,阿婆身邊兒孫成群,應該得到兒孫的孝順和無微不至的照顧。而事實上,這一切又另當別論。阿婆的兩個女兒已出嫁,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自家的事都忙不停,哪有閑心回娘家照看娘?再說了,家里不還有五兄弟嗎?所以,兩個女兒自是心安理得地經(jīng)營著自己的小家庭。而家里的五兄弟,有四個和媳婦一道在沿海城市打工掙錢,隔得遠,回家一趟不容易,既費時又費錢。所以在金錢至上的觀念下,四兄弟干脆以走不開為由,長期不回家。而唯一在家的老大,田地活兒多,又開了店,辦了廠,自然也脫不開身,何況大兒媳每次都抱怨,娘是大家的,又不是你一個人的娘,為何五個兒子,僅一個兒子照看,這太不公平了。于是乎,在阿婆病得最為嚴重的時候,兒子也只是把她送進醫(yī)院,花錢請個人照看了事。
半年時間,因為疾病常發(fā)作,阿婆曾五次住院,所謂久病無孝子,大兒子對阿婆的一切習慣了,也無所謂了。前些天,春冬阿婆又全身發(fā)紫,浮腫得厲害,呻吟不停,病情相當嚴重。大兒子一看不對,忙打電話給在外打工的兄弟,問還要不要醫(yī)治。兄弟們都說,你在家,看著辦就好,搞得大兒子哭笑不得。打電話當天晚上,阿婆一個人睡一偏房,呻吟得厲害,竟無一人守護照看。天亮,大兒子才發(fā)現(xiàn)娘已僵硬,雙手抱頭,痛苦掙扎而逝。大兒子和大兒媳心態(tài)安然,平靜如水,既無自責也無慶幸。
于是乎,村民們紛紛感慨:“養(yǎng)兒養(yǎng)女何用,阿婆這么多的兒孫,臨終時,竟無一人守護在身邊,悲劇??!造孽啊!”
孝敬長輩、關愛老人,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tǒng)美德,但同金錢、小家庭、小兩口比起來,卻顯得那么渺小,那么脆弱,那么微不足道。古詩云:“死去何所道,托得同山阿。親戚惑余悲,他人亦已歌?!闭f得一點沒錯。
親情,是寶貴的財富,是任何金錢也買不到的,但很多時候,說起來重要,做起來卻又是另一回事。人,生來就是自私的,正因為如此,方顯出無私奉獻愛心的稀缺和彌足珍貴。人,又是死要面子的,明明做了虧心事,死活都不會認賬,做過的事,說出來卻成了另一回事。
阿婆死亦死矣,在她彌留之際,或許很痛心,很失望。因為她吃盡苦頭,犧牲一切把兒女撫養(yǎng)成人,最后竟得不到一絲的關愛和孝敬,凄涼孤獨而去,連最后看一眼兒孫的眼福都沒有。這是何等的悲哀!
但或許阿婆又是欣慰的,因為她留下了這么多的后代在人間,盡管人生有諸多的不如意和遺憾,但同生命的延續(xù)比起來,這又算得了什么呢?人類能夠長久地存在、發(fā)展、繁衍生息,不正是因為人類的無私奉獻和不計得失嗎?這是何等的偉大!
悲乎?喜乎?
人的本性
關于人的本性,歷史上有兩種觀點,一種主張人的本性是善的,另一種則主張人的本性是惡的。其實,在我看來,人一出生,他一無所有,同任何動物沒有區(qū)別,可以說,他沒有任何的自我意識和能力、知識閱歷,他的大腦一片空白,純潔得如同一張白紙,因而根本無所謂善惡之分。
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生活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隨著一步步融入社會,人,才慢慢有了意識,學會了說話、思考,懂得了知識和能力,慢慢有了自主意識、自主判斷和自主行為,慢慢有了善惡之分。
人,從一無所有,到有了知識,有了能力,有了意識,有了善惡之分,成為一個紛繁復雜的綜合體,在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我們更有理由相信,人性原本就是自私的。因為人的成長過程,說穿了,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無休止擁有的過程。這其中,更多地是一種掠奪和自私的竊取。從這個意義上講,不管從社會、家庭、個人來說,我們很有必要把人的本質(zhì)想得惡一點,想得自私一點,我們也很有必要加強制度建設和法律建設,加強對違法違紀和從惡的懲處力度,讓惡人為其惡行付出慘痛的代價,使之不敢從惡斷,做到防患于未然。
總之,善、惡作為一對矛盾體,廣泛存在于我們生活的世界里,它們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互相斗爭,世界上沒有單純的善和惡,沒有絕對的善人,也沒有絕對的惡人,每個人都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在善、惡之間,惡的一面,更與生俱來,更依賴于我們的身體。所以,我們每一個人要更加重視惡,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和克制力,多行善舉,揚善抑惡,防止惡在我們身體和意念中滋生和蔓延。
人的本性,本無善惡之分,但因為要擁有,人性就會變得自私和丑惡。所以,為了社會的和諧,為了社會的進步,為了自身的幸福,我們很有必要戒除貪欲,看淡人生的榮辱得失,用一顆超然脫俗的心去坦然地面對世間萬物。
有詩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蛟S,當一個人心靜如水,心靈修為達到一定境界的時候,就能看清人的善惡和本性了。
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只因我們活著
據(jù)報載,近期有學生因為高考不如意而自殺,我在為他們扼腕嘆息之余,真想大聲疾呼:這一切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活著勝過一切。
社會上自殺事件頻發(fā),究其原因,有的因患抑郁癥無法治愈而自殺;有的因感情危機、家庭破裂,萬念俱灰而自殺;有的因軀體疾病,精神崩潰而自殺;有的因工作壓力大,人際關系處理不好,郁悶至極而自殺……凡此種種,無不釀成了一樁樁人間悲劇。
應該承認,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生活中固然有明媚的陽光,但更多的是肆虐的風雨。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數(shù)不清的羈絆、荊棘和險阻,所謂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一遇到挫折,就無法承受,選擇自殺,那么,這樣地輕賤生命,就太可悲了。其實,換個角度看,人生的不如意,往往可以鍛煉我們的意志,磨礪我們的身心,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和成熟?!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艱辛的付出,何來收獲?逆境出人才,這是千百年來成功人士基本經(jīng)驗的總結,為何我們每一個人就不能坦然面對人生的逆境呢?
其實,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不僅僅是一個自然個體,更重要的是一個社會人,同社會密不可分,有著這樣或者那樣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梢哉f,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一顰一笑,你的快樂與痛苦,你的成功與失敗,無時無刻不牽動著父母的心,不牽動著親朋的心,不牽動著那些關心你的人愛護你的人的心。所以,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你的生命不僅屬于你個人,還屬于這個社會,屬于你的家庭、你的親人、你的朋友,屬于那些關心你的人愛護你的人。從這個角度講,我們沒有權利支配自己的生命,沒有權利對生命的終結做出選擇。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個體的經(jīng)歷也會豐富多彩,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會受到痛苦和挫折的煎熬,也會享受快樂、成功和喜悅。正是因為有了人生的種種不如意,我們才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我們才更加享受奮斗帶給我們的自強、堅韌、充實、滿足、價值和感悟。
人,來到世上,幸福是每個人追求的終極目標,關于幸福,世上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有的人以擁有萬貫家財為幸福,有的人以擁有顯赫的地位為幸福,有的人以擁有和睦的家庭為幸福,有的人以擁有知心的愛人為幸福,有的人以擁有與世無爭的淡泊生活為幸福,有的人以擁有健康的身體為幸福。一位哲人也曾說過:“幸福并不復雜。餓時,飯是幸福,夠飽即可;渴時,水是幸福,夠飲即可;裸時,衣是幸福,夠穿即可;窮時,錢是幸福,夠用即可;累時,閑是幸福,夠暢即可;困時,眠是幸福,夠時即可。愛時,牽掛是幸福,離時,回憶是幸福?!狈泊朔N種。我以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于活著。活著,我們可以追求一切;活著,我們可以擁有一切。而一旦生命消亡了,一切都是空談。
朋友,再大的災難、不幸和失敗,其實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只因我們活著。活著比什么都好,活著比什么都強?;钪?,失敗了我們可以從頭再來;活著,我們倒下了還可以站起來;活著,一切皆有機會,一切皆有可能;活著,我們已然擁有了人生最大的幸福。
活著,真好!
寶貝與廢品
寶貝與廢品,雖是一對反義詞,但很多時候,卻為同一物。
我出過幾本小說、散文、詩歌集子,自己保管的數(shù)量不是很多,我把它們視為寶物,好好地珍藏著。一日,同學聚會,大家聽說我是一位作家,又出過好幾本集子,贊揚一番之余,紛紛向我討要集子。礙于情面,我不得不把僅存的為數(shù)不多的一些集子贈與了他們。時過一個月,忽一日,我在一廢品收購點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我的兩本集子,上面還有我的簽名,正是那日同學聚會時我贈給同學的。感慨之余,我把兩本沾滿灰塵和油漬的集子從廢品收購點買了回來。
就如同一位收藏愛好者,為了一件自己心儀的收藏品,可以不惜一切代價。雖然在別人看來,它或許就是一件平常物,或許就是一廢品,但擁有它的欣喜和自豪,也許只有收藏家本人明白。而一旦收藏家仙逝,如果其子女對收藏毫無興致,那些得之不易的收藏品,往往會被子女賤賣或者丟棄。此種結果,有人會惋惜,有人卻不以為然。
有句俗語說得好:吾之蜜糖,彼之砒霜。每個人的興致、愛好不同,每個人的觀念、追求不同,每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和時代不同,對于同一物品,有人視為珍寶,有人視為廢品,就不足為奇了。
話說“長生不老”
臧克家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為世人所銘記: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仔細掂量和揣摩,覺得這話說得非常在理。
自從盤古開天地,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這是自然規(guī)律,也是任何人無法改變的事實。但事實又如何呢?生活中總有那么一些人,不論是顯貴的帝王將相,還是普普通通的凡人,總是不甘心死去。于是乎,有的人請高人提煉所謂的長生不老丹藥,有的人虔誠地信奉宗教,有的人整日鉆研成仙術。上帝、神仙、佛祖、天堂,也就成為人類永恒的美麗傳說。人們所追求的,無非就是實現(xiàn)所謂的長生不老。
可結果又如何呢?這些人,無非是自我嘲弄,自欺欺人,以失敗告終而已。最后,他們無不一一在絕望、無奈和不甘中痛苦地死去。悲乎?悲哉!
其實,萬物生靈,自生自滅,自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必然。生命的精彩和可貴,也正是因為它的不斷更迭和創(chuàng)新。
那么,一個人想長生不老,難道真的就只有空嘆和惋惜了嗎?其實也不盡然。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是可以實現(xiàn)長生不老的。你看,歷史上那些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科學家,那些為人類和自然做出杰出貢獻的偉人,那些敢于沖破阻力,尋找真理、真情和真愛的人,不是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稱贊和頌揚了嗎?不是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嗎?他們雖然已經(jīng)死了,肉身已經(jīng)腐爛,化為灰燼,但他們的思想與精神卻仍然活著,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著。他們這些人,不就是長生不老的實現(xiàn)者、存在者嗎?
但即便如此,要真正實現(xiàn)這種意義上的長生不老,也絕非易事。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也就是為數(shù)極少的人而已。在這些長生不老者中,他或許有偉大的發(fā)明,或許有過人的膽識,或許有特殊的過人之處,或許是世人的楷模和典范……總之,無論是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領域,還是在生活、道德、情愛領域,他一定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物,他必須是鶴立雞群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那些創(chuàng)造發(fā)明,他的那些過人之處,是無人可比的,是無人可以替代的??梢哉f,只有這樣,他才可以永遠地活著,永遠地活在人們的心里。
這樣看來,長生不老,其實就是思想、行為、觀點的長生不老,而不是自然生命個體的長生不老。有一天,當你頓悟了,當你做到了,也許你就可以真正長生不老了。
我喜歡
我喜歡開著窗
看外面暖暖的陽光
我喜歡一個人
靜靜地走進皚皚的白雪
我喜歡雨中漫步
在傘下諦聽雨聲的滴答
我喜歡瞭望一個個
相識的和不相識的路人
我喜歡透過一個個眼神
窺探不同的心思
我喜歡在蓮中禪坐
感悟人生的跌宕起伏
我喜歡變成一朵白云
在藍天里翱翔
遺忘
我想遺忘一片秋葉
它卻變成一朵云
從我心頭飄過
我想遺忘一件往事
它卻變成一把刀
刺痛我的肌膚與骨髓
我想遺忘一片情
它卻變成一股清泉
周而復始,永不停歇
我想遺忘這世間的風它卻變成一道閃電
警醒我的來路與歸途
惦記一個人
時常惦記一個人
不是因為他的偉大
不是因為他曾經(jīng)有恩于你
更不是因為他是你的親人、朋友、戀人
惦記一個人
是一種感覺
他與你的靈魂有緣
他沒有年齡,不分時段
他不是誠惶誠恐,不是忐忑不安
他是溫馨,是安寧
他是快樂,是不悔
不管千里萬里
都能不離不棄
月亮之上
月亮之上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情人
都有一個夢想
她不關乎年齡
不關乎幻覺
不關乎刻意
僅僅在某一天,某一晚
某一時,某一刻
讓我們激動,讓我們溫馨
以至于無法入眠
月亮之上
在每一個人心里
永遠是一個神秘之地
一個僅僅屬于個人
一個讓我們浮想聯(lián)翩
一個不染絲毫塵埃的神秘之地
時間的秘密
時間的秘密
孕含在一蔓一枝里
讓葉長葉落成為規(guī)律
讓粗壯與枯萎成為常態(tài)
時間的秘密
孕含在向日葵的果盤里
讓向往與方向成為追求
讓來來回回成為不懈
我們都是一條漏網(wǎng)之魚
讓每次的日出日落成為疏忽
讓錐心的痛和不可逆轉(zhuǎn)的歲月
成為可有可無
我們都是一個拾荒者
因為無價,我們出售不了時間
因為無價,我們積累不了財富
我們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時間的秘密
散布于各個方向
我們可上可下,可左可右
可以選擇珍惜,可以選擇離開
時間的秘密
看穿,是一種智慧
看不穿,是一種幸福
時間的長河里,每個人都無足輕重
我想成為一棵樹
我想成為一棵樹
一棵隱藏在茫茫林海里的樹
沒有人會在意我是誰
沒有人會問我的來路和出處
沒有人會關心我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我想成為一棵樹
我有數(shù)不清的伙伴
我們真誠相待,和睦共處
我們不孤單,不寂寞
我們從不分高低貴賤
我想成為一棵樹
我們共同經(jīng)歷風霜雨雪
沒有誰會算計誰
沒有誰會虧欠誰
沒有誰會議論誰
我想成為一棵樹
扎根大地,茁壯成長
活著,有益于自然
死了,有益于人類
把身軀獻給最需要我的人
我只是一個靜靜的旁觀者
驕傲自滿和虛榮心的滿足
常常需要一面鏡子
讓意氣風發(fā)的未來
自我陶醉
就好比一個愛美的人
總喜歡對著鏡子
美美地欣賞
豪飲一壺酒
常常有一種興致
讓我們不醉不歸
正面的和反面的
都在一張幕布上上演
誰是誰非
只因我們站的角度
或許在前,或許在后
世界風情萬種,風光無限
而我
在精彩紛呈的鬧劇中
往往只是一個旁觀者
夜色中的你
寫過悲傷的文字
也寫過你
痛處要用溫暖來陪襯
誓言要用背叛來烘托
你的一句話,幾個字
或許
我要用一生的經(jīng)歷去體驗
你是語言和愛情的高手
你是欺騙和吹噓的藝人
同你相處
注定是我生命中抹不去的黑
深不可測的
除了夜色
還有謊言
還有言不由衷
還有一層又一層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