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蘇聯是沒有錯誤的”。然而,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泄露后,許多人驚訝不已。用毛澤東的話說,“蘇聯不批評斯大林,我們就不好批評”。但現在可以講了,關于斯大林的錯誤,他“和蘇聯朋友講過,和尤金講過”,見到了赫魯曉夫,“也要對他講”。
毛澤東把斯大林對中國革命所犯的錯誤歸納為四點
毛澤東把斯大林對中國革命所犯的錯誤歸納為四點:
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斯大林支持王明,“把當時我們根據地的力量搞垮百分之九十,把白區(qū)搞垮了百分之百”;
二、抗日戰(zhàn)爭時期,斯大林把王明從莫斯科派回來,王明從“左”傾轉向搞右傾;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斯大林決定把中國“全都交給美國,給蔣介石”;
四、“說我是半個鐵托(前南斯拉夫總統(tǒng))或準鐵托”。
斯大林通過蘇共控制下的共產國際直接對中國共產黨發(fā)號施令,結果給中國革命造成很大的損失。王稼祥對此有著深刻體會,他在1956年3月19日的政治局會議上說,蘇聯不僅在南斯拉夫問題上犯了錯誤,而且在中國共產黨問題上也犯了錯誤。如立三路線,就“與斯大林有關”。尤其是王明路線,達三四年之久,“直接與斯大林有關”。
對此,毛澤東頗有同感。他說,過去在講到中國革命的錯誤時只講自己犯了錯誤,沒有聯系到斯大林。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斯大林一貫正確,他對中國革命的指導,出的主意,“有許多是錯誤的”。在1956年3月24日的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首先發(fā)言說,歷史上斯大林整了我們四次。
接著,毛澤東講了斯大林對中國共產黨的不信任。斯大林說毛澤東是亞洲的鐵托,這件事壓在毛澤東心里達6年之久。毛澤東不會忘記1949年12月他訪問莫斯科時受到的冷遇,用他的話說,“這兩個月很不好受”。那個時候,毛澤東到莫斯科給斯大林祝七十大壽,但是,毛澤東此行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祝壽,而是想同莫斯科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但沒想到,斯大林不同意,因為“他對中國共產黨是不信任的”。斯大林曾經把鐵托看作是帝國主義的代理人,把南斯拉夫共產黨開除出情報局。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之后,斯大林又不把中國共產黨人看作共產主義者,而是看作“屬于鐵托一類的人”,懷疑毛澤東是“半個鐵托”。毛澤東當初“并不了解這個底細,而一心要同蘇聯簽訂一個同盟條約”。他到莫斯科第一次見到斯大林的時候,就向他提出這個問題。斯大林卻采取了拖延的辦法,一直不回應這個問題。
后來,斯大林雖然改變了態(tài)度,答應簽訂新的同盟條約,但又討價還價,從中國要了兩塊勢力范圍,還搞了四個合營公司,才把條約簽了下來。所以,毛澤東一想起來“就有氣”,說在談判時蘇聯人表現出對我們不信任,“至少不完全信任”。中長鐵路要中蘇共管,旅順口要做蘇聯海軍基地,在新疆還搞了“合股公司”,對新疆和東北三省,斯大林是“不想放手的”。
針對赫魯曉夫把斯大林的錯誤歸結為他的個人品質,劉少奇表示,“不能把所有問題都算到個人迷信上”,也不能說是斯大林的錯誤是“個性粗暴造成的”。
劉少奇講了1949年他去莫斯科的一些情況,他在莫斯科的境遇比毛澤東要好一些。劉少奇說斯大林還有一點兒自我批評精神。他當著劉少奇的面承認不準中國打內戰(zhàn)是不對的,甚至還賠禮道歉,堅持要“為中國黨干杯”。
斯大林對中國革命所犯的錯誤一直讓毛澤東耿耿于懷
斯大林對中國革命所犯的錯誤一直讓毛澤東耿耿于懷,加上斯大林性格的粗暴,所以從情感上說,毛澤東在見到斯大林之前,對他印象“就不怎么樣”。
毛澤東承認,他不太喜歡看斯大林的著作,只讀過《論列寧主義基礎》《托洛茨基主義還是列寧主義?》《勝利沖昏頭腦》等為數不多的幾篇文章。
赫魯曉夫批評斯大林“不是通過說服、解釋去耐心地同別人合作,而是把他的思想強加于人,要別人無條件接受他的意見”。對此,毛澤東頗有同感。他說,斯大林跟列寧不一樣,列寧能把心掏給別人,平等待人。斯大林卻“站在別人的頭上發(fā)號施令”,連他的著作里“都有這種氣氛”。有了這種印象,毛澤東第一次見到斯大林的時候,在莫斯科那陣子,就同斯大林吵得很厲害。斯大林也有脾氣,有時沖動起來,會講一些不大適當的話。
在1956年3月24日的政治局會議上,中共中央討論了斯大林的問題。毛澤東毫不客氣地批評了斯大林對中國革命所犯的錯誤,有些地方批評得相當尖銳。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共產黨將斯大林的功績一筆勾銷了。
毛澤東在同蘇聯駐華大使最初的談話中曾強調:“斯大林是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是優(yōu)秀忠誠的革命家?!痹谶@次的政治局會議上,劉少奇對赫魯曉夫在秘密報告中“一棍子把斯大林打死”的做法,明確表示不贊成。他說,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犯錯誤是難免的,特別像蘇聯這樣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至于犯錯誤的原因,劉少奇認為:“主要是思想方法問題,主觀主義問題,思想方法片面性問題,理論和實踐脫節(jié)的問題?!?/p>
當然這不只是劉少奇?zhèn)€人的看法,1956年4月5日的《人民日報》社論在分析斯大林犯“某些嚴重錯誤”的原因時指出,斯大林在勝利面前驕傲了,不謹慎了,“他的思想產生了主觀主義,產生了片面性”,所以,對某些重大問題作出了錯誤的決定,造成了嚴重的后果。社論有針對性地指出,“有些人認為斯大林完全錯了,這是嚴重的誤解”。
在批評的同時應對斯大林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無論是“一棍子打死”,還是“完全錯了”,其實都是指蘇共全盤否定了斯大林。1956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連續(xù)召開會議,討論《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的修改問題。會議指出,蘇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的錯誤是對的,但是,“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是錯誤的”。毛澤東特別強調,對斯大林要作具體分析:“第一,先講他的正確方面,不能抹殺;第二,再講他的錯誤,強調必須糾正;第三,講實事求是,不能全盤否定,這叫做‘三娘教子,三段論法?!泵珴蓶|多次責怪莫斯科,不該“一棍子打死斯大林”。
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政治報告中對斯大林的功績只字未提,但在秘密報告中卻提到斯大林的功績。據他自己說,反對個人崇拜,其目的在于不要夸大某個人的作用,把他變成具有神仙般非凡品質的超人,斯大林就是“被過分夸大了”。赫魯曉夫在秘密報告中揭露斯大林那些鮮為人知的錯誤,無非是要降低“某個人的作用”。
但是問題在于,蘇共中央對斯大林批判的尺度并沒有把握好,而且做得有些過分。所以,中蘇兩黨在斯大林評價的問題上出現分歧也就很自然了。
1956年4月6日,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米高揚率蘇聯政府代表團訪華。毛澤東明確告訴米高揚,中蘇之間對斯大林有不同的看法,“我們認為斯大林功大于過,對他要作具體分析,要有全面的估計”。
中共中央不反對蘇共對斯大林個人崇拜的批判,而是認為在批判的同時就應該對斯大林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不能只講錯誤,不提功勞,這就等于“一棍子打死”。其實,赫魯曉夫有他的想法。正如他在秘密報告開頭所說的那樣,這個報告“不想全面評述斯大林的生平事跡”,因為斯大林的功績在大量書籍、小冊子和研究論文中已經進行了足夠的研究,所以,他在報告中就沒有必要再談斯大林的功績了??墒?,在中共中央看來,這樣做顯然不符合辯證法,怎么能只講錯誤,不講成績呢?由于雙方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就導致了對斯大林問題認識上的分歧。
從1956年3月中旬到年底,中共中央在批評斯大林的同時,也肯定了斯大林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無論在黨內會議上,還是在會見國際友人時,毛澤東一有機會就談斯大林的問題。4月29日,他會見拉丁美洲六個國家共產黨代表,同他們談了中共中央對斯大林的評價。毛澤東說,斯大林有正確的地方,也有不正確的地方。大體上,他是七分功勞,三分錯誤。
(責任編輯:王文彩;參考資料:《中蘇關系重大事件述實》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1日;作者:何明、羅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