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嗨,各位,都認(rèn)識我吧?一只瘋狂鉆書的蟲!因為我爬過四大名著,游過世界經(jīng)典,遛過童話寓言,蹚過散文小說……所以我經(jīng)綸滿腹、學(xué)富五車、博古通今……近視整整一千度,我驕傲!
經(jīng)紀(jì)人小櫻:好了,好了!知道你要開講,趕緊入題,要不讀者都走光了……
【讀前花絮】
小櫻(認(rèn)真思考):總覺得魯迅先生寫的散文跟我們常見的散文套路不太一樣……
書蟲(扶了扶眼鏡):可能跟他的身份有很大關(guān)系。
小櫻(充滿疑惑):哦?怎么說?
書蟲(慷慨激昂):作為一名斗士,任何時候都不會放棄戰(zhàn)斗!
【蟲家講壇】
1881年9月25日,一個被喚為阿張的小男孩在紹興城內(nèi)東昌坊新臺門的周家呱呱墜地。和任何一個普通的小男孩一樣,他充滿童趣且愛憎分明。在救治了一只可愛的小隱鼠后,阿張誤以為是貓殺害了小隱鼠,因而對貓深惡痛絕,直到長大后依然如此。他別扭,嫌棄自己的長媽媽迷信、嘮叨還霸占床位,但收到長媽媽四處尋購得到的《山海經(jīng)》時,又會對她充滿感激和敬意。他愛玩,對即將到來的五猖會充滿期待。即便是在枯燥乏味的三味書屋學(xué)習(xí),也能趁教書先生不注意偷偷跑到后園尋找樂趣……
漸漸地,他長大了,離開了家鄉(xiāng),到過南京,也去日本留過學(xué),然后又回到家鄉(xiāng)教書。期間,他遇到了終生難忘的好老師藤野先生,也經(jīng)常和同樣對社會不滿的朋友范愛農(nóng)在一起喝酒聊天。已到中年的他,于艱難的抗?fàn)幹袑懴伦约旱幕貞?,于是便有了這本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說了這么多,大家肯定知道寫下這本散文集的人是誰了吧?沒錯,那個“阿張”便是魯迅先生。在這本散文集中,我們能看到魯迅青少年時期生活的軌跡,也能看到他的一些性格志趣形成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對那個吃人時代的控訴!你看,《二十四孝圖》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孩兒”這樣虛偽殘酷的孝道故事還在被兒童閱讀;對小孩子來說多么難得的盛會,卻被大人逼著背完書才能去,孩子天性被壓抑著;父親已病入膏肓,而那些所謂的“名醫(yī)”卻只是在故弄玄虛,草菅人命;正直倔強的愛國人士范愛農(nóng)備受迫害,真正的革命何時到來?最讓魯迅震驚的是,電影里,國人在看到同胞被槍斃時居然拍手叫好!“醫(yī)學(xué)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dāng)然要推文藝,于是提倡文藝運動了?!边@便是魯迅棄醫(yī)從文的直接原因。
除了在回憶中對封建思想和制度進行批判,魯迅還不忘借此譏諷和映射當(dāng)下社會。《狗·貓·鼠》開篇便揭開斗爭的序幕,資產(chǎn)階級文人以“正人君子”的姿態(tài)攻擊魯迅仇貓的行為,魯迅立即給予有力的回?fù)?,不但不否認(rèn)自己仇貓,而且說明了仇貓的理由是十分充足的;《無?!分小盎顭o?!边@一鬼的形象廣受喜愛,給了所謂的高人一等的“正人君子”有力的一擊;對于如《瑣記》中愛撥弄是非的衍太太那樣的流言家,魯迅也找到了斗爭的辦法——抓住流言家的要害,揭穿流言,給予無情的反擊。即使在溫情的回憶中,魯迅也不忘自己的斗士身份,抓住一切機會抨擊當(dāng)時那個丑惡的社會!
在灑脫隨性的文字中,魯迅也愛用反諷的手法,語氣越是平淡,背后嘲諷的意味也就愈加強烈。同時,“雜文筆法”的運用,更是緊密聯(lián)系當(dāng)下實際,讓自己的筆成為最有利的武器。你看《狗·貓·鼠》中:
這確是先前所沒有料想到的。我已經(jīng)記不清當(dāng)時是怎樣一個感想,但和貓的感情卻終于沒有融和;到了北京,還因為它傷害了兔的兒女們,便舊隙夾新嫌,使出更辣的辣手?!俺鹭垺钡脑挶?,也從此傳揚開來。然而,這些早已是過去的事了,我已經(jīng)改變態(tài)度,對貓頗為客氣,倘其萬不得已,則趕走而已,決不打傷它們,更何況殺害。這是我近幾年的進步。經(jīng)驗既多,一旦大悟,知道貓的偷魚肉,拖小雞,深夜大叫,人們自然十之九是憎惡的,而這憎惡是在貓身上。假如我出而為人們驅(qū)除這憎惡,打傷或殺害了它,它便立刻變?yōu)榭蓱z,那憎惡倒移在我身上了。所以,目下的辦法,是凡遇貓們搗亂,至于有人討厭時,我便站出去,在門口大聲叱曰:“噓!滾!”小小平靜,即回書房,這樣,就長保著御侮保家的資格。其實這方法,中國的官兵就常在實做的,他們總不肯掃清土匪或撲滅敵人,因為這么一來,就要不被重視,甚至于因失其用處而被裁汰。我想,如果能將這方法推廣應(yīng)用,我大概也總可望成為所謂“指導(dǎo)青年”的“前輩”的罷,但現(xiàn)下也還未決心實踐,正在研究而且推敲。
寫這篇散文時,正值“五卅運動”期間,魯迅支持的“女師大”學(xué)潮,是全國反帝反封建斗爭的一個組成部分。圍繞著“女師大”學(xué)潮,魯迅和帝國主義、北洋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現(xiàn)代評論派”,展開了毫不妥協(xié)的斗爭。這篇散文看似是一本正經(jīng)地在說自己怎樣仇恨貓以及用怎樣的方法對付貓,實則是用“貓”來諷刺那些虛偽暴虐的敵人。
《朝花夕拾》,一本充滿戰(zhàn)斗力的散文集,還不快去拜讀一下?
【周邊知識】
1.魯迅,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著名文學(xué)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
2.《朝花夕拾》是魯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間所作,共10篇,先后發(fā)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總題為《舊事重提》。1927年5月成集時,才改名為《朝花夕拾》。
3.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