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子龍
用好一將殺敵無數(shù),用錯一將累死千軍。元代馬致遠在《漢宮秋》中提到的“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電視劇《亮劍》中的“李云龍”給無數(shù)人留下深刻印象,他個性鮮明,既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亮劍精神,也有棱角分明的處世之道,但其能干事、會干事、敢干事的主動擔當深受廣大觀眾喜愛。也正因此,能否發(fā)現(xiàn)和使用好“李云龍式”的干部,不僅關(guān)系到國家改革發(fā)展全局,更是為擔當者擔當、為實干者撐腰的重要標尺。特別是當改革進入深水區(qū),更需要一批“李云龍式”的“闖將”為改革保駕護航。
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愛才誠意,唯才是舉賢為先?!耙换í毞挪皇谴?,百花齊放春滿園?!痹谟萌松希缒茏龅杰髯铀f的“賢能不待次而舉”,不拘一格、惟才是舉、惟賢是用,大批優(yōu)秀人才就會脫穎而出,萬紫千紅、百花爭艷的人才春天便會不遠。唐太宗之所以能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最關(guān)鍵的一點在于他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愛才誠意,用人不論出身和地位,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提拔或推薦。由此可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前提首先要有愛才之心,有了愛才之心,才能有求賢若渴之欲,有了求賢若渴之欲,才能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從而識別和發(fā)現(xiàn)人才;倘若無半點愛才之心,怕人才搶了自己的飯碗,即使人才在你面前,也可能會視而不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有愛才之心,必須具備兩個必要條件:一個是寬廣的胸懷,一個是博學的才識,二者缺其一,不得其要。一般來看,有才的領(lǐng)導喜歡有才的干部,心胸寬廣的領(lǐng)導就善于廣攬人才。戰(zhàn)爭年代,幾場惡仗硬仗打下來,誰是“李云龍”一目了然。和平時期,如何找出“李云龍”,這就需要領(lǐng)導干部要有“望盡天涯路”的追求,先修其身、自增才學,多向領(lǐng)袖學習、多向書本學習、多向?qū)嵺`學習、多向群眾學習,以學益智、博聞強識、修身篤行,增益其所不能。領(lǐng)導自身的學識增強了,眼界胸懷自然就會開闊,人才就會不約而同地涌來。同樣,組織部門也要打破常規(guī),創(chuàng)新用人體制機制,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鮮明用人導向,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不以地域劃線,不以喜好劃線,不以圈子劃線,不以單位劃線,打破輪流坐莊、論資排輩陋習,不拘一格選,不求全責備挑,不帶任何偏見看,在服務(wù)基層的大考場里,把那些政治過硬、個性鮮明、實干苦干、不怕得罪人的“李云龍式”的干部發(fā)掘出來、重用起來。
要有“用人之長避人之短”的識才慧眼,知人善任取所長。為政者要想成就一番事業(yè),不需要什么事情都要包攬,關(guān)鍵的是選用對人,用人如器,就像下象棋一樣,要發(fā)揮出“車馬炮卒”的集成效能,取其所長,避其所短。卒子沒過河之前,毫無招架之力,一旦過了河,其勢如車。炮沒有架子就是一個擺設(shè),一旦有了架,就可以長驅(qū)直入?!读羷Α分械摹袄钤讫垺痹谙笃謇锩姘l(fā)揮的就是“車馬炮卒”的作用,他敢于擔當、善于應(yīng)變,長于沖鋒陷陣,在抗日戰(zhàn)爭前線,面對強敵壓境,狹路相逢拔槍亮劍,打得日寇暈頭轉(zhuǎn)向。而一旦把他放在被服廠里當廠長,就如同把“車馬炮卒”放在了“士相”的位置,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長處顯示不出來。這就好比清代詩人顧嗣協(xié)《雜詩》中所說的那樣,“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由此可見,用對人才的長處是多么重要,使用不當就會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效果。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體。任何人都有優(yōu)缺點,優(yōu)點突出的人缺點也比較明顯,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人才都是有“個性”的。為此,要想事業(yè)取得創(chuàng)新發(fā)展,組織部門要突出以事?lián)袢说臉藴剩竽懫鹩谩袄钤讫埵健钡母刹?,充分發(fā)揮其沖鋒陷陣的長處,規(guī)避其為人處世的短處,見人之所不見,用人之所能。
要有“宰相肚里能撐船”的容才雅量,用人不以瑕掩瑜。“金無赤足,人無完人?!笔侨丝倳腥秉c,就像再好的碧玉都有瑕疵,再好的金子都不會是百分之百的純金,所謂瑕瑜互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說過:“赦小過舉賢才”“無求備于一人”,也就是說,對待人才不能求全責備,應(yīng)該看本質(zhì)和主流,如果吹毛求疵,任你什么樣的人才都不能用。伯樂之所以是伯樂,他有別于常人,若用常人眼光看人,伯樂也就無所謂伯樂?!读羷Α分械摹袄钤讫垺币膊皇侨?,他也有優(yōu)缺點,在某個時候缺點還大過優(yōu)點,甚至還經(jīng)常犯錯誤。比如,由于沒按照上級意圖突圍,被擼了團長去當了廠長。倘若上級沒有“宰相肚里能撐船”的容才雅量,那“李云龍”可能終身與打仗無緣了,正是因為上級給了他糾正錯誤的機會,在被服廠磨意志練耐心后,讓他有了再次被起用的機會?!读羷Α分小袄钤讫垺钡脑腿宋锸情_國中將王近山,其人性格急躁且暴烈,凡事爭強而好勝,雖戰(zhàn)功卓著,但仍因違紀受到處分。1969年黨的九大會議期間,許世友向毛澤東主席進言:“我們現(xiàn)在要準備打仗,有幾個人有戰(zhàn)功,也有錯誤,能否起用?”主席笑問:“何人?”答道:“如王近山、周志堅。”主席曰:“‘王瘋子啊,我知之,可!”一個“可”字,是對“李云龍式”干部的充分肯定,也展現(xiàn)了以毛主席為首的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無私納賢的寬廣胸襟,更立起了容人用人的鮮明導向?!白怨挪畼放瘟捡x,心胸寬廣浪淘沙?!鳖I(lǐng)導干部有多大容人度量,身邊就有多少“李云龍”,改革發(fā)展就能多幾分勝算。為此,對待“李云龍式”的干部要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不求全責備,不因瑕棄玉。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看政績、看公論,大度誠心、唯物辯證,讓其擯棄“槍打出頭鳥”“能人未必得善用”等后顧之憂。只要政治堅定、對黨忠誠、廉潔奉公、真有本事、能干大事,就應(yīng)當放心放手放膽使用,使其在實踐中不斷進步,切不能讓“人才流汗又流淚”“猛虎雄獅變成小綿羊”。
要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膽識,張弛有度盡其才。推進事業(yè)發(fā)展最大的挑戰(zhàn)在于用人,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太多的防范,太多的牽制,只會使人才“出師未捷身先死”。所以,我們選出來的人才目的就是用起來,不用不如不選,這是硬道理,也是真本事。作為個體的人才,越用越聰明;作為整體的人才,越用越充?!,F(xiàn)實中,“疑人不用”容易做到,而“用人不疑”對領(lǐng)導來說往往是一道難關(guān)?!读羷Α分械摹袄钤讫垺敝阅茉跁x西北打出一片天地,站穩(wěn)腳跟,無不與上級組織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才膽識有關(guān)。只要對根據(jù)地發(fā)展有利的,都讓其放開手腳在一線發(fā)展,最終成就了一名優(yōu)秀的“闖將”。由此可見,人才是信任之下的人才,沒有組織的信任是成不了人才的。組織部門在用人上要量才器使,從諫如流,要給予人才充分信任,敢于善于樂于讓其放手大膽去干。當然,人才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約束,也是一盤“殘局”。為此,組織部門要做到作風向?qū)?、眼睛向下,既要對“李云龍式”的干部保持充分信任,給他們壓擔子、搭臺子、架梯子,為他們的勇于擔當撐腰鼓勁,為他們的真干實干搖旗吶喊,讓他們無后顧之憂地干事創(chuàng)業(yè)。同時,也要給他們配備優(yōu)勢互補的得力助手,互促互融、保護激勵,實現(xiàn)學識能力與崗位匹配的效能最大化,真正讓他們有自信、有尊嚴、有激情地為改革發(fā)展闖出一條康莊大道來。
(作者單位:黃南州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