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晗
“老師,小烏龜死了,您快來看?!避畿缂奔泵γΦ嘏苓^來跟我說,并拉著我一起走到植物角。我這才發(fā)現(xiàn)號稱我們班生命力最頑強的三只小彩龜中的一只已經(jīng)死了,旁邊還聚集了很多小朋友前來探查情況。我問小朋友們:“這只小烏龜真的死了嗎?”“真的,它不動了,龜殼也裂了?!贝蠹移炔患按馗嬖V我。這時,一旁的霖霖拿起小烏龜捏了捏說:“你們看,這只小烏龜?shù)臍ぷ冘浟?,眼睛也閉上了,它真的死了,好可憐?!薄笆前?,很可憐,小烏龜為什么會死呢?”有了對問題的思考,孩子們想到了可能是因為水臟,也可能是因為食量投放得不準確,烏龜餓死或是撐死了。因此,小朋友們需要每天換水和投放定量龜食,并做好記錄。我問:“這只死了的小烏龜怎么辦呢?”茜茜歪著小腦袋,伸出一根手指說:“我想到了,我們應(yīng)該把小烏龜埋到土里,就像人死了要埋到土里一樣。”戶外活動時,茜茜和霖霖一起將這只小烏龜埋到了小菜園里,并約定好每天都要照顧剩下的兩只小烏龜,保護好它們。
什么樣的學習在發(fā)生?
植物角的任何變化都逃不過你們的眼睛,你們對事物有著很強的敏感度和洞察能力,能夠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你們能夠用自己的經(jīng)驗辨別小烏龜?shù)纳雷兓?,老師也是從你們那里得知小烏龜死后龜殼會變軟并開裂;你們天性善良,能借助外在的生活經(jīng)驗,轉(zhuǎn)換成自己內(nèi)在的知識經(jīng)驗,你們對小烏龜?shù)那楦猩钌畹馗腥局磉叺娜恕?/p>
下一步學習的機會和可能性
在今后的學習環(huán)境中,我還會為你們提供多種動植物記錄表,引導你們探究如何更好地照顧動植物,感受自然生命的神奇和偉大。我也會繼續(xù)和你們一起參加多種實踐活動,在“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中”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愉快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