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夢 成輝
一直說荷蘭的父母帶娃很厲害,沒有老人幫忙,也請不起保姆,就可以一拖二拖三拖四,關(guān)鍵是看起來還不累,一個個都很神采奕奕的,工作家庭兩不誤。究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今天就讓定居荷蘭的作者來跟我們分享分享荷式輕松育兒的“小套路”吧!
爸爸能頂半邊天——擺脫喪偶式育兒
相比較國內(nèi)“隱形爸爸”較多的育兒方式,荷蘭家庭更多的是在寶寶出生之前就準備好嬰兒房,寶寶出生后直接被“隔離”。所以,從一開始中西方就擺好了截然不同的陣形。
荷蘭(準)爸爸們不管是在喂奶、換尿布、陪玩還是溜娃方面,都能得心應(yīng)手,絕對是育兒界的“半邊天”。有這樣靠譜的爸爸,媽媽自然能擁有更多的自由時光。
敲黑板
在荷蘭人眼里,一個健康穩(wěn)定的家庭,最重要的首先是夫妻關(guān)系,其次才是親子關(guān)系;爸爸媽媽相互支持,共同承擔,才會讓孩子擁有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也會讓育兒變得事半功倍。媽媽會精心照料寶寶,爸爸則往往會給予寶寶更多的陪伴和鼓勵。
記事本育兒法——不做有求必應(yīng)的爸媽
荷蘭是一個對“記事本”重度依賴的國家,大到預(yù)約看醫(yī)生,小到約朋友小聚,對方第一句話肯定是:“我先翻翻記事本??!”這讓我一度懷疑荷蘭人出門是不是都不需要帶腦子?在他們眼里,大概沒有記事本解決不了的問題。
即便是應(yīng)對新生兒的事,也是吃喝拉撒全記在小本子上。醫(yī)生也會建議不要做“直升機式(時刻陪伴)”的父母,盡量按作息規(guī)律來,幫助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否則,同時面對幾個自由發(fā)揮的小娃娃,你會恨自己分身乏術(shù)的!
所以,在荷蘭看不到有追著喂飯的父母,也看不到因為坐安全座椅而大哭大鬧的寶寶,更看不到4個月之后無法斷夜奶和不能睡整覺的寶寶。從小能吃能睡,父母才更輕松嘛!
敲黑板
在荷蘭人眼里,愛,不代表對孩子無底線的妥協(xié);養(yǎng)育,也不應(yīng)該是一個父母無限犧牲自我的過程。通過制定規(guī)矩,適當?shù)貙殞氄f“不”,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孩子成為唯我獨尊的小霸王,另一方面也讓爸爸媽媽能擁有更多的時間和自由。
放羊式育兒法——不做礙手礙腳的爸媽
我們經(jīng)常嘲笑荷蘭孩子是“鄉(xiāng)下野孩子”,你看,洋娃娃似的小寶寶在骯臟的地上亂爬;美麗的金發(fā)小公主穿著嶄新的靴子在水坑里跳來跳去;剛剛摔倒在沙坑里的小可愛沒站穩(wěn)又啃了一嘴沙子,這時候荷蘭爸媽在干嗎呢?在聊天、在拍照,甚至在喝彩鼓掌?。?/p>
兒子Leo3歲那年從山坡上嘰里咕嚕滾下來,當時我的第一反應(yīng)居然是“哈哈哈哈哈”,那時候我就意識到我變了,變成了一個很“隨便”的媽。不會在意他衣服破了,頭發(fā)臟了;不再焦慮他磕碰了,甚至都不會問他為什么掛了彩。在這種爹媽“死不了就不用管的”心態(tài)下成長起來的荷蘭孩子,各個都身懷絕技:獨立騎車上學放學、自己準備午餐盒、照料弟弟妹妹,甚至幫忙準備晚餐。小小年紀就變成了爸爸媽媽的得力小助手,難怪荷蘭爸媽有勇氣生了一個又一個。
敲黑板
在荷蘭人眼里,孩子們是很聰明的,也有很強大的自我保護意識,對于孩子主動提出的任何學習要求,不管是學習知識還是生活技能或是興趣愛好,父母都應(yīng)該相信并鼓勵他們?nèi)L試。而當我們用不容置疑的態(tài)度對孩子說“NO”的時候,我們以為拒絕的是骯臟,是危險,其實我們扼殺的是孩子童年的快樂,是珍貴的冒險精神,是成長的過程以及解放自我的機會。
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做輕松的佛系家長
中國父母常說,“從小到大操碎了心”。懷孕時擔心是否健康、生下來擔心生病、擇校、學習、工作、戀愛、結(jié)婚、生娃......中國爸媽對孩子的擔心從來就沒停過。這大概就是做父母的責任感吧!
然而,比起焦慮不安的中國家長,荷蘭家長更愿意把一切交給時間:
不喜歡數(shù)學?沒事兒的,他可能只是開竅晚。
那要真不喜歡呢?真不喜歡也沒辦法啊。
懷疑他不會社交?別擔心,這個年紀的孩子不會社交很正常的。
擔心他智力有問題?就算有問題能怎么辦呢?
敲黑板
樂觀的荷蘭人相信,父母絕大多數(shù)的擔心都是杞人憂天,還有一些事情是擔心也沒用的。所以,不如放寬心,把一切交給時間。每個孩子的天分和成長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的,沒必要跟別人比。而正是這種“佛系”心態(tài),讓荷蘭家長遇到事情總是能保持淡定,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與擔憂,讓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步伐,成長得不急不慢。
tips
荷蘭兒童連續(xù)幾年被評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兒童”,而這一切,顯然跟荷蘭人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
盡管由于傳統(tǒng)、社會制度、經(jīng)濟發(fā)展等原因,我們無法完全做到像荷蘭人一樣灑脫,但是至少我們可以借鑒一下他們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一方面,不要以“犧牲者”的悲壯心態(tài)去撫養(yǎng)孩子,也不要期待孩子們的回報,父母與孩子之間,有一段結(jié)伴而行的美好緣分就已足夠;另一方面,盡力培養(yǎng)孩子多方面的能力,不管是生活技能,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畢竟“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們保護得了他們一時,卻沒辦法陪他們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