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許穆作為朝鮮17世紀南人的核心人物,帶領南人爭取政治權利,為南人開拓新的思想,他對秦漢古文的崇尚更是掀起了南人對秦漢古文的追捧,這也使南人開始擺脫朱子學的束縛,擁有了與西人抗衡的思想基礎。許穆的出現(xiàn)為17世紀的南人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對當時乃至后世的南人文壇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許穆;朝鮮17世紀;南人文壇
作者簡介:李思杭(1990.5-),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韓國韓南大學博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2--02
自古文學和政治都是分不開的,古代通過科舉選拔人才,科舉考的都是儒生的文學功底。朝鮮也采取當時明朝的科舉制度,使文學與政治的聯(lián)系變得非常密切。朝鮮中后期時局的一個大的特點就是黨派分明,而且每個政黨都有自己的文學屬性,這對當時的文人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要真正了解許穆的文學地位還要從了解當時朝鮮的時局開始。
縱觀朝鮮時局,從進入宣祖(1567-1608)時期就變得十分混亂,先是東西分黨,然后東人又分裂成為南人和北人。這時候黨派之間雖然互相斗爭,但是沒有一權獨大的情況,但是在宣祖之后的光海君(1680-1623)時代,從北人中分裂出來的大北在完全掌握了大權后,便開始傾全力打壓南、西、小北人,這些黨派的文人們因不滿大北的政權而紛紛棄官歸隱。光海君政權滅亡后仁祖(1623-1649)繼位,仁祖上位之后即進行撥亂反正,大北隨之滅亡,各黨派人士也逐漸回歸,在之后相對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朝廷上的南、西、小北人在保持了和平共處的狀態(tài)。然而朝廷上看似和平,實際上各黨派都在暗自較量,而小北的力量太弱掌握不了大權,所以到17世紀中后期時局逐漸變成南人和西人之間的較量。許穆所生活的年代正是仁祖之后,南人和西人斗爭的年代,他帶領南人在第二次禮訟論爭(1674)上戰(zhàn)勝了西人,使南人逐漸掌握政權并在幾年內(nèi)迅速成長,這也使許穆在南人中樹立了威信。
許穆的政治屬性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的文學思想,許穆一生都在追求秦漢以前的古文學,這與西人的文學思想有著很大的不同,西人主張朱子學,強調內(nèi)心修養(yǎng),追求世界萬物的理。簡單來講就是世界萬物都有自己的規(guī)則,人要修身養(yǎng)性并窮極奉行萬物的規(guī)則。而南人方面,雖然與西人在16世紀同樣受到了朱子學的影響,但是在丙子禍亂(滿族進攻朝鮮,朝鮮皇帝下跪俯首稱臣的事件)后,南人選擇開始尋找新的文學思想來拯救朝鮮王朝。這時明末清初以前后七子為代表的擬古文學流入朝鮮,大部分在朝廷做官的南人選擇接受新思想,以此來為朝鮮開辟新道路并借力和西人抗衡。許穆就是其中秦漢古文的高度宣揚者。
許穆 1595年出生,字文甫、和甫,號眉叟,從小跟隨父親在居昌(慶尚南道西北部)長大,曾拜讀在理學大家文緯和鄭逑門下,由此可以看出許穆從小受到的是朱子學的教育,但是隨著許穆慢慢長大逐漸接受新的思想,以致晚年他曾說過一下的話:
仆少時, 愚不自量, 妄謂古人可不勉而能, 不躬行力學, 徒樂讀其文章, 又有鼓之者乃大謬。務博不務擇,圣人之外,踰越百家,如老子之虛無、莊周之誕、左氏、國語、戰(zhàn)國長短之書及屈原之怨、馬遷之感憤、相如、楊雄之縱諛,無所不讀,十年不悟。所得流蕩放肆,卒無裨益于心術之要,然后中心愧懼,專事圣人之文,且三十年,成癖已痼,今至白首,悔之無及,每讀古人文字,至辭切意到,其文愈鼓愈揚,不覺忻然喜動,每與知者對,面赧心愧,嘗竊嘆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之文,今不可復見,其見于載籍者,莫盛于虞夏殷周之際,故六經(jīng)之文,圣人之大法載焉,詩長于風,書長于政,禮義之大宗,莫過于春秋,窮天地之變,莫過于易。
從上面的許穆的自訴可以看出,許穆從小縱覽百家之書,但是在閱遍眾多書之后最喜愛的還是秦漢以前的六經(jīng)之書,在他看來《詩》、《書》、《禮》、《易》、《樂》、《春秋》囊括的世界萬物的理,政治、文化、天地變化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許穆對秦漢古文的喜好已經(jīng)成癖,他在自己文集的自序中曾說“穆,篤好古書,老而不怠?!睆亩鴱娬{自己對古文的喜愛,而且對他來講各個時代的文學都不如秦漢以前的文學。他曾經(jīng)說“自秦、漢以降,古變而亂,亂變而奇,奇變而詭。”以貶低秦漢以后的文學來贊揚秦漢以前文學的杰出性。
許穆如此重視秦漢古文是有一定的政治立場的,就像前面所說的南人通過新文學來抵抗西人的政治實力。但是為什么偏偏選擇了秦漢古文呢?在筆者看來其主要原因是,秦漢古文作為擬古文學的核心,自16世紀末流入朝鮮開始就受到了追捧,而其思想中流露出的對秦漢以下文章即對朱子學的排斥,讓南人看到了抵抗西人的思想基礎,所以南人才會偏愛秦漢古文,這對南人來講,在政治和文學上都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而許穆作為南人的核心人物,他秦漢古文的宣揚對南人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促進的作用。
當時與許穆來往的人有趙?,李敏求,尹鑴,李元翼,睦大欽等人,這些全部都是當時南人中十分重要的人物,這些人都十分追捧秦漢文學,許穆的門人李瑞雨在許穆死后與畿南人文壇上的文學大家權愈一起一生都在致力于秦漢古文,這都使17世紀南人的文學形成了有別于西人文學的特色,這都要歸功于早期許穆的大力倡導和對古文的堅持。
南人文壇上普遍承認的,就是以李滉-許穆-李瀷為首的南人學脈,雖然看似是學脈相承的關系,實際上真正談到這三位大家的文學思想,16世界的李滉注重理學,17世紀的許穆注重秦漢古文,18世紀的李瀷注重實學,各自都有自己文學主張的側重點,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各個世紀南人文壇上都在側重哪些文學思想,其中許穆作為17世紀的代表人物被后世選出,秦漢古文在當時的重要性和許穆的影響力可想而知。
樸泰茂曾評價許穆“一國以一人重,一人以一言重。先生一言而宗社之統(tǒng)大定,釋一時士大夫之惑,而永有辭于億萬年天下后世?!痹S穆的一言一行在當時和后世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他為17世紀南人的核心人物,為南人的文學思想指明了前進的道路,使南人形成了與西人不同的思想體系,在17世紀末南西人的黨爭前為南人做了雄厚的思想基礎。而且從朝鮮的整個文壇來看,由于許穆對秦漢古文倡導,使朝鮮近于一半的文人開始逐漸擺脫朱子學的束縛,開始了尋找新的文學的旅程,這也加快了朝鮮朱子學體系的瓦解,促進了時代的進程。
參考文獻:
[1]許穆,《記言》,韓國文集叢刊 99,民族文化推進會.
[2]趙絅,『龍洲先生遺稿』,韓國文集叢刊 90,民族文化推進會.
[3]李元翼,『梧裏集』,?????? 56,民族文化推進會.
[4]李瀷,『星湖全集』,?????? 198,民族文化推進會.
[5]鄭利華,『前後七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6]???,『?? ?? ?? ?? ??? ??? ??』,???,2012.
[7]???,「16?? ? 17?? ? ????? ??? ?????? ??」,『韓國漢文學硏究』18,??????,1995.
[8]???,「東州李敏求?南人詩脈???」,『??????』8,??????,2000.
[9]???,「許穆 ??? 尙古的 ??? ???」,『??????』17, ??????, 2009.
[10]???,「許穆?荻生徂徠? 尙古主義 ????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