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下簡稱為《三生三世》)作為當代極具代表性的網絡小說,對以明清為代表的中國古典小說中諸多要素有著明顯的繼承關系。本文即試以才子佳人小說為例,分析探討《三生三世》對其主要在人物、情節(jié)、思想等多方面的繼承。
關鍵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才子佳人小說;繼承
作者簡介:宋任妲娜(1994-),女,漢族,山西太原人,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2017級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元明清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2-0-01
唐七公子的小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主要講述了青丘上神白淺與天族太子夜華跨越三生三世的愛恨糾葛。其早在被改編為影視作品前便已受到廣泛關注。雖然這是一部當代人所寫的網絡言情小說,誕生于新的時代、新的載體,但細讀文本后不難發(fā)現(xiàn),它對中國古典小說——尤其是明清時段盛極一時的才子佳人小說有著多方面的繼承。明清小說的巔峰之作《紅樓夢》中作為林黛玉前世的絳珠仙草曾長在“三生石畔”,經過神瑛侍者(賈寶玉)的辛勤澆灌而結緣,正用到“三生三世”的典故。而明清時期的才子佳人流派作品是男女愛情婚戀題材小說的一股清流,大量類型化人物和程式化情節(jié)對民眾的婚戀心理和擇偶標準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三生三世》作為一部言情小說,很容易找到才子佳人小說的痕跡。只不過前者是凡塵男才女貌的“人戀”,而后者是天界金童玉女的“仙戀”。這主要表現(xiàn)在人物設置和情節(jié)安排以及愛情至上的觀念上有明顯的流派作品痕跡,也正是有效地利用了才子佳人小說在廣大受眾中已有的心理基礎和感情期望。
(一)《三生三世》對才子佳人小說人物、情節(jié)的繼承
就主人公夜華和白淺而言,二人是“才子佳人”的集中體現(xiàn)。夜華相貌英俊,仙法卓然,引得很多仙娥傾慕。如《好逑傳》中鐵中玉般充滿豪俠氣概,在白淺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在其受傷時關懷備至,歷經三生三世依然對其一往情深。白淺“容色傾城”,率性可愛,無論是在昆侖虛學藝還是在青丘家中都備受大家疼愛。第一世她化名司音,女扮男裝到昆侖虛拜墨淵為師,也是化用了明清小說中佳人常女扮男裝的情節(jié)。白淺在與夜華的相處過程中,多次提到戲文小說中小姐佳人和書生才子的愛情故事,以此比照戀愛中的自己和夜華。他們的愛情作為主線,情節(jié)波折跌宕,但總體依然在相遇、相戀、相離、再相聚的模式下。而《玉嬌梨》等作品中出現(xiàn)的雙美齊聚、二女共侍一夫的情節(jié),因狐族和羽禽族忠貞的特性而多次被白淺和畢方所批判。這也正是不同時代的文化和心理所造成的。在傳詩遞箋、作詩、下棋、演奏樂器這樣風雅的活動在才子佳人的交往中必不可少,在《三生三世》中也大量出現(xiàn)。若說其他情節(jié)只是暗暗影射了才子佳人小說的影子,那么夜華轉世到凡間則是直接以生在一個世代書香望族的才子身份而出現(xiàn);白淺與其在后花園相見,互相交換定情物;后來他順利考中狀元成為戶部尚書。整個人生軌跡都與明清小說中的才子極為相似。著墨最多的是二人的相戀過程,筆調尤為細膩,或是浪漫溫馨,或是偶發(fā)醋意,或是猜忌擔心甚至是痛苦心碎,將愛情中的諸多心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又非常真實。相較才子佳人的程式和偶爾有之的神幻色彩,小說中大量的夢幻場景和仙氣縹緲的唯美意境無疑有更強的可讀性。
(二)《三生三世》對才子佳人小說愛情婚姻觀念的繼承
《三生三世》由才子佳人小說所沿襲下來的才貌相配婚戀觀,在書中隨處可見:昆侖虛招徒弟標準都要才貌俱佳;情場高手連宋開導侄兒夜華時說到“妙齡女子愛俏郎君”;白真和白淺兄妹交談時也曾以其父母的愛情為例,提到“相貌登對”就好。同時,男女主人公通常都是相互被對方所吸引而一往情深的自主戀愛,無論中間有小人怎樣作梗,遭遇多少阻礙都堅定不移。整個過程都體現(xiàn)出真愛至上的觀念。讀者會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和他們一起體會相戀過程中情感的起落。在小說中最直接的繼承便是眾多神仙在追求摯愛的過程中,都表現(xiàn)出兒女情長的一面:白淺和離境會為“曾經滄海難為水”而無奈;鳳九會為愛而不得的情感所苦惱,想盡一切辦法歷經磨難仍希望得到東華帝君的傾心,不惜隨其一起投胎轉世;東華帝君身份尊貴,似乎沒有“什么成不了的愿望”,卻唯獨愿得一心人,甚至不惜投生到凡間歷劫;玄女會因離境所喜歡的相貌被毀而驚慌和憤怒;畢方、瑤光都只能在一廂情愿中落寞;素錦會為爭奪夜華而一次次使計陷害白淺,甚至斷送自己;桑籍和少辛一見鐘情而私奔,不惜在天界引起軒然大波退掉婚約,為向天君求情甚至以死相要挾……都是為了追求自由的婚戀。眾位神仙并非無所不能,他們如凡人般也會經歷坎坷情路,跌宕起伏的過程中受盡考驗卻依然一往情深。
無論唐七公子是否有意地在創(chuàng)作中運用到才子佳人小說,其作品所表現(xiàn)出的對古典的繼承和與現(xiàn)代網絡小說的結合在新一代的年輕讀者中取得較為廣泛的認可,作為一個成功范例,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如何在不斷發(fā)展的時代和文藝中,植根于傳統(tǒng)文化,從經典中汲取養(yǎng)分積蓄力量,保留菁華的同時加入新鮮血液,是值得我們共同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郭紅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傳統(tǒng)文化[J].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8(1):39-41.
[2]唐七公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