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席慕蓉的愛情詩在當代文壇獨樹一幟,一度在大陸引起了席慕蓉現(xiàn)象,她的愛情詩以獨特的魅力打動著無數(shù)讀者,本篇論文從她詩歌的文本出發(fā),分析其詩歌中蘊含的“古典感傷”與“現(xiàn)代溫暖”,借此揭示席慕蓉詩歌與眾不同的美學特質(zhì)。
關(guān)鍵詞:“席慕蓉詩歌”;“古典感傷”;“現(xiàn)代溫暖”
作者簡介:何增輝(1989-),男,河南汝南人,碩士學歷,研究方向現(xiàn)當代文學,在基礎(chǔ)部人文教研室任助教。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2-0-02
席慕蓉臺灣詩人,她的愛情詩風靡臺灣,后來傳到大陸,詩集一度出版上百萬冊,儼然成為“席慕蓉詩現(xiàn)象”,這是中國當代文壇上并不多見的景象之一。也同樣能體現(xiàn)出她詩歌的巨大感染力,翻開席慕蓉的詩集,她筆下的愛情詩呈現(xiàn)出“古典感傷”與“現(xiàn)代溫暖”的統(tǒng)一,給無數(shù)讀者帶來心靈的寧靜與感情的升華。本文從她經(jīng)典的愛情詩入手,來分析其詩歌“古典與現(xiàn)代、感傷與溫暖”融合的美學特質(zhì)。
(一)
在席慕蓉的愛情詩里,她善于借助古典詩詞營造古典的意境,表達出感傷情調(diào)。我們常常能看到她對古典詩詞的化用,這些化用非常靈活,卻又十分貼切。
席慕蓉將古典詩詞的句意進行化用,這里我們明顯可以看出“涉江采芙蓉”這一句詩來自《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并沒有做很大的修改,“而江上千載的白云”這句化用了崔灝《黃鶴樓》中“白云千載空悠悠”這句。整篇詩歌兩處化用古典詩詞,不僅將讀者帶到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更是營造了渺遠的歷史空間,詩歌的主題情緒是感傷的:悠悠情意都隨風而去,只留下幾首詩歌,讓“我”感受到古今時空變化,但所經(jīng)歷的讓人流淚的愛情卻沒有不同。在與歷史的對晤中,詩人感到時光難再,人生無聊,最終“悟”到了在歷史長河中,人的諸多感情都將成空,便由此產(chǎn)生豁達之感。
這種古典詩意與傷感的情緒在席慕蓉的很多詩歌中都有出現(xiàn),女詩人筆下的主人公也大都是女性,詩人善于借助古典詩歌意境展開時空對話,將女性大膽熱烈的愛情與傷感融為一爐,投諸歷史,形成一種古典唯美的詩歌語境。
(二)
席慕蓉的詩歌具有一種“現(xiàn)代溫暖”,作為女性詩人,她細膩真摯的描寫女性內(nèi)心世界,洋溢著溫暖熾熱的抒情基調(diào)。她筆下的抒情主人公往往是現(xiàn)代的、獨立的、在愛情中敢于堅持敢于追求的女性。她的一首首愛情詩甚至可以看作是一個個現(xiàn)代女性的愛情宣言。比如《信仰》。
在詩人的心中,愛情是神圣的,是一種信仰。這里出現(xiàn)了四次“我相信”,在詩人看來,愛的本質(zhì)與生命的單純和溫柔是一樣的,與光和影子的反射相投類似,如種子破土而出長成一棵樹一樣理所當然。詩歌用淺白曉暢的表達抒寫了“我相信”這一偉大的人格力量。信仰源自自信與激情。為了彰顯激情,她反復(fù)鋪陳和宣告她的愛情信仰,她曾經(jīng)這樣解釋自己對于愛情的信仰:“我一直相信世間應(yīng)該有這樣一種愛情,絕對的寬容,絕對的真誠,絕對的無怨和絕對的美麗,假如我能享受到那樣的愛,就用我的詩歌做證明,假如世間實在無法找到這樣的愛情,那么就讓它永遠存在我的詩中,我的心中?!彼P下單純、溫柔、謙卑的愛情信仰蠱惑著無數(shù)人去追尋生命最本能的美好。除了這種宣言一樣熱情的抒寫,還有較為低沉和動人的表達。
《一棵開花的樹》這首詩可以算得上是席慕蓉的名篇,曾在無數(shù)少男少女的日記本上被抄寫。詩歌以第一人稱直抒胸臆,主人公是一個花季少女,用一棵開花的樹作比喻,給人以亭亭玉立、情竇初開的畫面感,最能打動人還是這個少女大膽執(zhí)著,勇敢追求愛情的純真之心。少女為了與心上人相遇,癡心求佛結(jié)一段塵緣,結(jié)果是長成一棵樹,“必經(jīng)的路旁”和“慎重地開滿了花”這兩句,都形象地寫出了少女為了這一場遇見,所做的精心的準備,為了在意中人面前展示出最好的自己,樹的葉子都變得“顫抖”。我們仿佛能夠看到少女跳動的真心,然而最后的結(jié)果是“無視地走過”,花兒在陽光下凋零了一地。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意中人的辜負成全了這首詩的悲劇之美,“我與你,人與物,熱情與冷漠,盼望與無視”這幾組對立沖擊著讀者的想象世界。”少女對于感情的追求盡管以失敗告終,但是她坦白率真的心靈追求感動了無數(shù)讀者,使得詩歌有著很強的感染力。詩人寫出了無數(shù)讀者心中的愛情理想,這是每一個大膽追求自己愛情的現(xiàn)代女子內(nèi)心的寫照。
在《春蠶》中,席慕蓉甘愿用漫長的等待來換取愛情的承諾,“只因總在揣想/想幻化而出時/將會有絢燦的翼/和你永遠等待//今生,我才甘心做一只寂寞的春蠶/在金色的繭里/期待著一份來世的承諾/”為了那絢燦的翼,詩人寫出了單純、明凈的蠶的內(nèi)心。在《菖蒲花》中,詩人在淺斟低唱中爆發(fā),借助菖蒲花隨意綻放的和叢生不已,來比喻無處不在的普通大眾和愛的生命力?!岸丝?,菖蒲花還正隨意綻放/這里那里到處叢生不已/悍然向周遭的世界展示她的激情/它那小小的心/從純白到藍紫”在詩人的筆下,菖蒲花迸發(fā)出了動人的力量。詩人激情和堅定的信念也展露無遺。在《苦果》中,詩人寫出了代表現(xiàn)代女子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決心:“無論是怎樣的誘餌/怎樣的幻象/因你而生的一切苦果/我都要嘗嘗”。這里的“無論”囊括所有不幸的遭遇,表明了現(xiàn)代女青年敢于追求愛情,不惜犧牲的決心。在席慕蓉的很多詩歌里,都有這樣一種女性大膽追求愛情的熱情,無數(shù)的讀者能夠為自己追求愛情自由的內(nèi)心打開一個豁口,這無疑有著積極的意義。
(三)
席慕蓉的詩歌里有著她自己的愛情和遭遇,也有她周圍人的故事和引申。她的詩歌是為無數(shù)年輕的心靈代言,正如她本人所說“在長夜痛哭的人群里,你可知道啊,我仍是啊,無悔的那一個”,因此她一直將自己置身于人群之中,沒有高于常人的吶喊和批判,而是選擇描摹真摯的心靈世界。她筆下的“古典感傷”與“現(xiàn)代溫暖”的交融也是基于她對人生的獨到理解的。
在席慕蓉看來,人生本就是“哀樂相生,悲喜難分”的,這種“悲喜難分”在她的詩歌中體現(xiàn)為“感傷”和“溫暖”的統(tǒng)一,溫暖是本心,青春是背景,感傷是旋律。她的愛情詩在感傷中也體現(xiàn)出佛家的通悟。她認為年輕時的疑惑和熱情都會伴隨著華發(fā)初生而漸漸開朗起來,一切感傷的起因都源于貪婪,源于對生命永無止境的追求。所有的錯失都是一種人生必不可少的安排,回憶中才有永恒的美,這樣的感悟我們可以在她的《回首》中讀出來,“歲月掩埋在土中便成琥珀/在灰色的黎明前我悵然回顧/難道鳥必須要自焚才能成為鳳凰/親愛的朋友啊/難道青春 必要愚昧/愛 必要憂傷……”詩歌在追悔莫及的悵惘中垂嘆當初因為不珍惜而錯失的美好。經(jīng)過歲月的洗淘,她漸漸領(lǐng)悟,又重積極起來,“所有的時刻 都很倉皇而模糊/除非你能停下來/遠遠的回顧/只有在回首的剎那/才能得到清明的酸辛/所以 也只有在太遲了的時候/才能細細揣摩一種/無悔美麗的心情?!痹凇队肋h的流浪者》中,我們看到了閱盡滄桑的寧靜,對愛情相守相隨的不變理想,“在迢遙的星空上/我是你的 我是你的/永遠的流浪者/用漂泊的一生/安靜地守護在你的幸福/和你溫柔的心情之外……”席慕蓉真情熱烈的愛情書寫和無悔的青春感悟在社會上一度出現(xiàn)熱潮,并引起了批評者和讀者的分歧。
有批評者認為席慕蓉的詩歌是“商業(yè)化、低俗化”的,根本不符合高尚文化的要求,然而讀者卻不買批評者的賬,從上百萬的詩集銷售量就可以看出來。詩歌來就是小眾的藝術(shù),廣大讀者沒必要屈從批評者的意志,他們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讀的詩歌,實現(xiàn)內(nèi)心交流與感受詩歌之美的精神需求。2009年5月,席慕蓉曾經(jīng)去北京大學圖書館簽名售書,吸引了無數(shù)當年詩歌的讀者,即便北大這樣的學術(shù)傳統(tǒng)極為濃厚的高校,對于席慕蓉的詩歌也是極為歡迎的。
商業(yè)化的社會浪潮吞噬著人們的內(nèi)心,在愛情缺乏的時代里,讀者并不是非得去追求純文學的閱讀。魯迅先生也主張文學要啟人之蒙、有益人生,令人愉悅,給人以藝術(shù)的享受?,F(xiàn)代社會的大眾文化走向人人娛樂,人人書寫。席慕蓉從內(nèi)心出發(fā)的詩歌創(chuàng)作和明快自然的詩風,燭照著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愛情和人生理想,使得人們在混亂粗糙的現(xiàn)代社會中擁有一份安靜熱烈的真心,對愛情充滿希望,對青春充滿感恩,這是發(fā)乎人性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席慕蓉的詩歌對諸多讀者,無論性別,無論階級都有著平等的啟蒙意義。
因此,席慕蓉的“古典感傷”帶給了讀者安靜詩意的享受,她筆下的女性爭取愛情自由,真摯動人的“現(xiàn)代溫暖”給無數(shù)文學青年樹立了對愛情的信仰。在商業(yè)沖擊化,人人內(nèi)心迷茫浮躁的時代,拿起席慕蓉的詩集,依然能夠使我們收獲純真的愛情理想與心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