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廉
消化不良是一種常見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脘腹飽脹、噯氣、打飽嗝等。出現(xiàn)消化不良,可先不用藥物而先采用飲食療法。
炒麥芽10克,焦山楂去核10克。上兩味加水適量煎煮20多分鐘,兌入紅糖10克,分2~3次服完。
麥芽味甘性溫,能消食和胃;山楂酸甘微溫,能開胃化滯、增進(jìn)食欲。兩藥相合,消食和胃化積的功效尤佳。
取鮮山楂(去核)30克、鮮蘿卜50 克、鮮橘皮10克,洗凈切絲,入鍋加水適量旺火煮30分鐘,去渣取汁,加冰糖少量即可。
蘿卜和橘皮和胃順氣消食,與山楂相配,開胃化滯、增加食欲的作用更強(qiáng)。
焦山楂(去核)120克、炒雞金30克、鍋巴300克、蓮子60克、陳皮30克、淮山粉120克、大棗肉100克,再加糯米粉、米粉、白糖適量,蒸糕或烙成薄餅(烙餅可將糖換成鹽),空腹連食一周。
適用于脾虛胃弱的消化不良者食用。
雞內(nèi)金15克洗凈炒黃,萊菔子10克炒黃,共研細(xì)備用。取焦山楂(去核)30 克,與粳米適量(100克左右)共煮粥。粥熟兌入備好的雞內(nèi)金、萊菔粉,食粥(可加適量白糖),有養(yǎng)胃消食功效。
兒童與老年患者適用。
(摘自《保健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