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磊 王云龍 梁 滌 張同先 邱 堅 藍增全
( 1. 西南林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云南 昆明 650233;2. 西南林業(yè)大學綠色發(fā)展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33)
云南省茶樹資源分布比較廣泛,古茶樹資源類型完整豐富,是寶貴的自然遺產和植物多樣性的活基因庫。根據《云南省古茶樹保護條例》中所提出定義:古茶樹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樹及其群落,半馴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樹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園(林)[1-3]。云南是中國保存古茶園面積最大、古茶樹最多的省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和社會經濟文化價值,是世界重要的農業(yè)文化遺產[4-6]。云南的古茶樹多集中分布在瀾滄江中下游,該流域氣候特征的多樣性,更有利于古茶樹年輪氣候學的研究[7-8]。本研究以云南景洪茶樹(滇南茶區(qū))和昌寧茶樹(滇西茶區(qū))為研究對象,重點觀察分析其宏微觀構造特征,以期為古茶樹特征研究、樹齡鑒定及其年輪分析研究提供基礎參考數據[9-10]。
本研究以云南景洪布朗山和昌寧漭水鎮(zhèn)兩地采回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為研究對象,分別從茶樹基部取圓盤,各2株,樹齡不詳(通過后期做年輪分析,確定樹齡)。
儀器設備主要有:蒸汽噴切儀器、數顯鼓風干燥箱、切片機、尼康80i生物數碼顯微鏡、恒溫培養(yǎng)箱等?;瘜W試劑主要有:95%乙醇、中性樹膠、不同濃度的正丁醇溶液、番紅、無水乙醇、二甲苯、甘油、光學樹脂膠、溴化鉀等。
1.2.1 宏觀特征
以肉眼在放大鏡輔助進行宏觀觀察,記錄項目有:心邊材顏色及區(qū)分情況、早晚材過渡情況、生長輪分布情況。解剖學特征觀察所使用樣本均為心材,記錄項目有:導管分布類型、導管組合、軸向薄壁組織、木射線寬度、胞間道、紋理等。
1.2.2 微觀特征
將試樣蒸煮軟化之后,制作切片,采用尼康80i生物數碼顯微鏡拍照,進行微觀結構觀察。
1.2.3 氣干密度測定方法
試樣的氣干密度按照GB/T 1933—2009《木材密度測定方法》中的氣干密度進行測定。
2.1.1 景洪茶樹宏觀特征
景洪茶樹樣本宏觀照片見圖1。
圖 1 景洪茶樹樣本Fig. 1 The sample of Jinghong tea tree
由圖1可知,景洪茶樹的心材呈黃褐色,邊材未見。無特殊氣味。生長輪不明顯,寬度不均勻;環(huán)孔材,早晚材區(qū)別不明顯;軸向薄壁組織放大鏡下可見,呈星散狀、星散聚合狀、傍管狀、短帶狀。木射線密集,寬度甚細至細,波痕未見,紋理通直。氣干密度:0.512 g/cm3。
2.1.2 昌寧茶樹的宏觀特征
昌寧茶樹樣本宏觀照片見圖2。
圖 2 昌寧茶樹樣本Fig. 2 The sample of Changning tea tree
由圖2可知,昌寧茶樹的心材呈黃褐色,邊材部分呈現黑褐色。有淡淡茶香味。生長輪明顯,寬度不均勻;半環(huán)孔材,早材管孔小,單管孔、徑列復管孔、弦列,連續(xù)排列成明顯早材帶。晚材導管小,散生、徑列復管孔。軸向薄壁組織放大鏡下可見,帶狀、傍管狀、星散狀。木射密集,寬度甚細至細,波痕未見,紋理通直。氣干密度:0.662 g/cm3。
2.2.1 景洪茶樹的微觀特征
景洪茶樹的三切面特征見圖3。
圖 3 景洪茶樹樣本微觀構造Fig. 3 The microstructure of Jinghong tea tree
由圖3可知,景洪茶樹樣本微觀構造如下:1)散孔材,單管孔、徑列管孔(具多角形輪廓);梯狀穿孔、穿孔板傾斜,橫隔多(10~30個或以上);管間紋孔式梯狀紋孔,侵填體未見。2)薄壁細胞量多,呈星散狀、星散聚合狀、傍管狀、短帶狀;紋孔常見、薄壁細胞水平壁光滑;無內含物;無油細胞。3)分隔木纖維少見,木纖維壁較厚,徑向壁紋孔常見。4)主為異形Ⅰ型(直立或方形部分高者可達10個或以上)、Ⅱ型,少見Ⅲ型;橫臥細胞內樹膠豐富;多列部分寬度2~4個細胞;多列射線橫臥部分高2~15個。
2.2.2 昌寧茶樹的微觀特征
昌寧茶樹的三切面特征見圖4。
圖 4 昌寧茶樹樣本微觀構造Fig. 4 The microstructure of Changning tea tree
由圖4可知,昌寧茶樹樣本微觀構造特征如下:1)半散孔材,單管孔、頸列、弦列(2~3個);梯狀穿孔、橫隔(10~30個);管間紋孔式梯狀或梯狀-隊列,侵填體未見。2)薄壁細胞呈短帶狀、傍管狀、星散狀(數量多);紋孔常見、薄壁細胞水平壁光滑;無內含物;無油細胞。3)分隔木纖維少見,木纖維壁較厚,徑向壁紋孔常見。4)主為異形Ⅰ型(方形或直立細胞部分高4~6個細胞)、Ⅱ型、少見Ⅲ型,橫臥部分4~6個細胞;寬1~3個,常見2~3列,少見1列,木射線高常見4~17個或以上;單寧管少見。
1)在宏觀特征上,景洪茶樹心材黃褐色,邊材未見,無特殊氣味,生長輪不明顯,環(huán)孔材,木射線密集,紋理通直。昌寧茶樹心材黃褐色,邊材部分呈現黑褐色,有淡淡茶香味,生長輪明顯,半環(huán)孔材,木射線密集,紋理通直。
2)在微觀特征上,景洪茶樹為散孔材,異形Ⅰ型(直立或方形部分高者可達10個或以上),橫臥細胞內樹膠豐富,單管孔、徑列管孔(具多角形輪廓);多列射線橫臥部分高2~15個。昌寧茶樹是半散孔材,異形Ⅰ型(方形或直立細胞部分高4~6個細胞);橫臥部分4~6個細胞,單管孔、徑列、弦列管孔(2~3個)。
3)綜合比較分析得出,景洪與昌寧茶樹在木材生長輪、導管與管孔、木射線等特征上存在著顯著性差異,這些與兩地茶樹所處生長環(huán)境、氣候條件、培育措施和遺傳因素的不同是有密切關系的[11]。而且,后期工作還可以從茶樹樹齡研究、茶樹遺傳育種研究、茶樹衰老生理研究、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研究、經濟價值等方向考慮,提高茶樹的利用價值,以實現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