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無數的短片……
小豬從爸爸那里繼承了事業(yè),一個人住在風車房里當起了守壩員,在灰塵侵襲小鎮(zhèn)之前,他會轉動風車,為人們驅趕塵土,這是他每天必做的工作。
可惜,這注定是份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小鎮(zhèn)的居民并沒有感激小豬為他們驅趕風塵,相反還十分地嫌棄他,因為他總是一副臟兮兮的模樣,大家習慣對他冷眼相待。路上的小朋友會沖他做鬼臉,大人會用眼睛斜視他,校車司機會皺著眉頭看他,似乎是害怕小豬會將自己的校車弄臟,同學們排斥他,他只能一個人默默地走到車尾,找個靠窗的座位坐下。
小豬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一個人獨來獨往,直到有一天,校車里來了一張新的面孔——小狐貍。
小狐貍長得很漂亮,也很干凈,似乎跟小豬好像沒什么多大的聯(lián)系,可是他卻是第一個肯坐在小豬旁邊的人。
對于小狐貍的示好,小豬沒有理會,但是他卻偷偷地觀察了小狐貍,注意到了小狐貍在畫完畫之后,手跟自己一樣的臟。
這段友誼發(fā)展得有些奇怪,小狐貍成了學校里第一個愿意跟小豬說話的人。在他被人惡整時,小狐貍會畫畫來安慰他;在他被同學們攔在廁所里欺負時,小狐貍會出現(xiàn),陪他一起畫畫,一起玩;知道小豬在意自己臉上的污漬,小狐貍就將自己的臉也抹得烏漆墨黑。
小豬第一次感到了快樂,他甚至覺得自己終于可以有一個朋友了,一個可以接受他全部的朋友,他發(fā)自內心的笑浮現(xiàn)在臉上,就連放學回家的腳步都變得輕快起來。
小豬正要回家,卻發(fā)現(xiàn)小狐貍正在跟大家說笑,他鼓起勇氣想要去打聲招呼,卻發(fā)現(xiàn)小狐貍正在跟大家一起取笑自己為樂。
他撕下了小狐貍帶有侮辱性的漫畫,飛一般地逃離現(xiàn)場,他周圍的人都開始變得扭曲不堪,他很害怕,驚慌失措地逃到了大樹下,一個人坐在秋千上。懷表響起,是時候得轉動風車驅趕風塵了。
在小鎮(zhèn)被黑暗侵襲之前,小豬的心先被黑暗給占領了。他默默地戴上了爸爸留給自己的防沙面具,垂著腦袋坐在秋千上,風暴一瞬間便占領了這個小鎮(zhèn),小鎮(zhèn)終于陷入了黑暗之中……
小豬展開了那張圖畫,卻發(fā)現(xiàn)了另一邊被隱藏的部分。
另一邊畫的是小狐貍自己,跟自己的圖像一樣。原來這是小狐貍表示自己友誼的方式,他是真的把小豬當成了自己的好朋友。他沒有跟其他人一樣嫌棄小豬,相反他接受了小豬的一切,情愿跟他一樣變得很臟,他將兩人戲稱為“臟臟朋友”。
小豬心里的黑暗一下子便消失了,他看著小鎮(zhèn)不再是原先美麗的模樣,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頂著風暴,他回到了風車房,轉動了風車,驅走了這片籠罩在大地的黑暗。
小豬看著畫紙,想要做些什么來挽回他跟小狐貍之間的友誼,他急急忙忙沖下樓去,一開門便看到了來他風車房的第一位客人。
小狐貍睜著好奇的眼睛看著風車房,小豬不好意思地遞出手中的畫紙,想要求得小狐貍的原諒。
小狐貍揉著小豬的頭,顯然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兩個人又開始打鬧了起來,從此以后,小豬不再是一個孤獨的守壩員,因為他也有了自己要好的朋友。
朋友就是這么神奇,他們會無條件理解你,陪著你,只是因為你需要。
聽聽《守壩員》兩位導演怎么說——
羅伯特·近藤:《守壩員》是一部18分鐘的動畫電影,由大介跟我共同編劇與導演。我們的想法是把電影做成一幅會移動的畫。
電影主角是一只小豬,他每天承擔著保護自己家鄉(xiāng)的責任。但是家鄉(xiāng)的人完全不了解他為家鄉(xiāng)做出的努力。因為他所承擔的責任,他有點融入不了社會,并且被社會排斥。一天,一只狐貍來到了小鎮(zhèn)上,并且完全顛覆了小豬的生活。小豬面臨兩個選擇:敞開心扉走進世界,或者更加封閉自己。這是我們第一次擔任導演,但是過程很有意思。
堤大介:因為我們之前從來沒有寫過劇本,也沒有當過導演,所以我們遇到了一點困難。我們編寫了五個不同的故事,但是它們都太過宏大了,我們沒辦法在短片里把故事講清楚。我們一直在想應該怎么做。然后我們找到了這個荷蘭的民間故事——“荷蘭小男孩”,這成為了我們的靈感來源,我們把這個故事改編成了一部短片。
從一開始,我們就想講述角色對身邊世界改變的看法。小豬在找到解決方法之前經歷了內心的掙扎,到最后,改變的不是世界,而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