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qū)祥平中心小學 蔡美娥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中講到:“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以及這些技能的綜合運用?!币虼耍瑢懙哪芰σ彩墙處熞囵B(yǎng)學生的一種能力。通過寫,孩子們能夠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的輸出反饋,可以促進孩子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以我區(qū)這五年來的教研觀摩課的課型為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的觀摩課型為對話詞匯教學課,由此可以看出,教師重視聽說活動教學,忽視了寫作教學。教師們似乎懷揣著“聽說領先”這一理念,而忽略了“讀寫跟上”的必要性。因此,教師總在一味地避開寫作教學。
由于一周英語學習只有2個課時,也就意味著孩子們學習英語的時間是很短暫的,因此能夠用英語交流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孩子們缺乏語言學習的環(huán)境,掌握情況讓人堪憂,因此在寫作輸出這一部分自然就沒有了興趣,有些孩子甚至遇到寫作部分時直接放空。
有些老師也會布置孩子們抄寫的作業(yè),但是只局限于單詞和句子的簡單抄寫,有些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抄寫的單詞和句子是什么意思。重復抄寫,對孩子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低效的,因此孩子們的寫作能力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
因此,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而本文將就如何借助思維導圖來提高孩子們的英語寫作能力進行探討。
英國著名學者東尼·博贊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提出了思維導圖這一學習策略。它是“終極的組織性思維工具,是運用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遵循一套簡單、自然、基本、易被大腦接受的規(guī)則,使用色彩,從中心發(fā)散出來的自然結構,有了它,我們可以把一長串枯燥的信息變成彩色的、容易記憶的、有高度組織性的圖”。思維導圖通過其簡單明了的關系圖,能夠幫助孩子們在英語寫作中抓住關鍵點,并拓展思維的寬度和廣度,從而助力英語寫作。
在英語寫作中引入思維導圖,能夠讓孩子們有一種整體和局部的視野,讓孩子們面對英語寫作不再毫無思緒,不再興趣全泯。我將以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寫作訓練為例,就思維導圖輔助英語寫作的策略進行例談。
英語寫作需要有豐富的素材,而這些素材則來源于孩子們的生活、經(jīng)歷和閱讀。教師要引導孩子們打開思維,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思的素材調動起來。這樣一來,孩子們的寫作內容就不愁了。
PEP小學英語五下Unit 1“My day”學習的主題是人物的日?;顒影才拧1締卧處熅涂梢岳谩癕y day”為關鍵詞,然后讓孩子們回憶自己的一天。孩子們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從大腦中提取出自己的日常生活事項。能力強的孩子能夠把自己的一天非常詳細地用思維導圖繪制出來,而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也可以粗略地繪制出自己的一天。孩子們所繪制出的分層遞進式的思維導圖,就是他們的內在素材的一種體現(xiàn),是他們思維的一種呈現(xiàn),老師從中可以看出不同孩子思維的不同。根據(jù)My day的思維導圖,孩子們就可以進行寫作:This is my day. I often get up at 6:00 am. I often do morning exercises at 7:00 am. I always eat breakfast at 7:30 am. I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7:50 am. I always have classes at 9:00 am. I often have lunch at 12:00 pm. I sometimes play sports at 6:00 pm. I usually eat dinner at 7:30 pm. 而不同的孩子所寫作出來的作文就是他們在思維導圖上的差別,這也是他們素材不同的一種體現(xiàn)。
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可以最大限度地從各方面幫助孩子們把自己的寫作素材進行全方位呈現(xiàn),這樣一來,孩子們就可以根據(jù)思維導圖的關鍵詞所發(fā)射出來的點進行寫作,而且寫作來源的針對性強。這樣的寫作訓練能夠打開孩子們思維的廣度,從而使寫作靈感源源不斷。
思維導圖的形式各種各樣,單一層次的思維導圖能夠發(fā)散孩子們的思維廣度,打開孩子們的寫作思維,但是要想提高寫作深度,就要引導孩子們繪制多層次關系的思維導圖。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的思維還處在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多層次關系的思維導圖對他們來說較難,因此教師可通過提供思維導圖范例,讓孩子們來補充思維導圖,讓孩子們能夠模仿補充多層次的思維導圖,從而深化孩子們的思維,提高其寫作深度。
多層次的思維導圖適用于孩子對已學知識的一種系統(tǒng)性梳理,所以特別適用于復習環(huán)節(jié)。PEP小學英語五下在孩子們學習完了季節(jié)、月份、節(jié)日和活動時,教師可以讓孩子來完成這樣一個多層次思維導圖的補充,從而訓練寫作。教師呈現(xiàn)以seasons為關鍵詞的思維導圖,seasons的下一級就是四季,但是教師只需要示范一個spring,在spring的下面延伸出12月、1月和2月,然后在每個月份下又延伸出節(jié)日,最后在節(jié)日的下面再延伸出要做的活動。這樣一來,學生借助一個spring的范例,把夏天、秋天和冬天這三個剩下的季節(jié)進行一連串的補充,相信孩子們的思維馬上能夠得到深化,不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上。孩子們通過補充思維導圖,對寫作的材料進行深度梳理,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任選其中一個季節(jié)進行寫作。不管是孩子們選擇哪個季節(jié),他們都能夠非常快速地進行寫作,并且通過遷移,能夠把四個季節(jié)以同樣的形式進行寫作??梢姡季S導圖給孩子們的英語寫作提供了一個主干支架,那些寫作能力較弱的孩子也能夠通過這一支架進行寫作模仿,從而不再畏懼寫作。
孩子們在模仿中能夠不斷地深化自己的思維,提高了思維含量,使他們的寫作內容不再單一,而是具有多樣性和完整性,從而提高寫作表達能力。
孩子們思維的全面性還不夠,因此他們沒辦法讓每個方面都盡善盡美,他們思維的空白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大的,因此孩子們的英語寫作不應該是閉門造車,而是可以把思維導圖進行同桌、小組、大組、班級等范圍內的分享,孩子們通過分享交流,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哪一個方面有所欠缺,而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他們可以借此進行模仿和學習,把自己的思維導圖通過和別人的分享進行補充,拓寬自己的寫作資源。
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中有關于最喜歡的季節(jié)的主題,有些孩子繪制出來的思維導圖都是關于春天的,但是他們卻有著各自不同的思路。每個孩子對于春天的認識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感受、想象和思維的不同就能夠從思維導圖中體現(xiàn)出來,而不同想法、不同認知、不同思維的分享交流,就能夠激發(fā)出各種各樣的火花,從而讓孩子們對春天有了更全面、更深入和更不一樣的認識。由此,孩子們在對春天的寫作中有了更多的資源,大大提高了他們對寫作的興趣。孩子們可結合下圖創(chuàng)作出:I like spring best. It’s warm. It’s sunny. It is green.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flowers and green trees. I can wear shirts or a dress. I often go for a walk. Sometimes I go on a picnic.
當然,在分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孩子懂得去判斷差異性認識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并且合理地去學習和吸收。有差異性的思維導圖能夠打開孩子們的視野,為孩子們有話可說提供了更多的資源,也讓他們具備了批判性思維,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分析、歸納和總結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小學英語寫作能力是學習技能的一部分,我們要重視小學英語寫作。通過思維導圖輔助寫作訓練,能夠充分地調動孩子們的寫作素材,提高孩子們思維的深度,并讓孩子懂得去分享,而這讓孩子們在英語寫作時不再感到無聊,不再提筆撓頭,而是思路清晰,表達完整,愿意去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