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河南省開封市中心醫(yī)院 開封475000)
機體面對手術創(chuàng)傷應激時容易出現(xiàn)代謝改變、免疫下降、認知功能障礙等復雜的病理生理改變。若患者進行的手術方式為微創(chuàng)腹腔鏡,可因術中CO2氣腹的建立,影響腦血流動力學,導致腦組織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增加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據(jù)文獻報道[2~3],血清 S100β 蛋白水平與腦損傷程度密切相關。因此,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對促進術后良好轉歸,減少并發(fā)癥至關重要。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0例手術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七氟醚復合異丙酚麻醉對老年骨科患者術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手術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為男性,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30例)和觀察組(n=30例)。對照組年齡18~56歲,平均年齡(32.89±2.42)歲;體質量45~63 kg,平均體質量(52.65±6.41)kg。觀察組年齡18~55歲,平均年齡(32.84±2.60)歲;體質量46~62 kg,平均體質量(52.71±6.29)kg。兩組患者年齡、體質量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審批通過。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均為手術治療,存在手術治療指征;(2)ASA分級為Ⅰ級或Ⅱ級;(3)無器質性疾病。排除標準:(1)伴有傳染病或凝血功能障礙者;(2)對麻醉用藥過敏或存在相關禁忌證者;(3)合并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哮喘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完善術前準備,常規(guī)禁食6 h、禁飲4 h,術前半小時給予阿托品(國藥準字H41020226)0.02 mg/kg肌肉注射,入室后給予嚴密監(jiān)測血壓、脈搏、呼吸、心率、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建立靜脈通道。
1.3.1 對照組 給予靜脈注入咪唑安定注射液(國藥準字H10980025)0.06 mg/kg、舒芬太尼(國藥準字H20054171)0.1~0.5 μg/kg, 異 丙 酚 (國 藥 準 字H20040079)1 mg/kg進行麻醉誘導,觀察5 min,插入氣管導管,連接麻醉呼吸機,調節(jié)呼吸頻率10~15次 /min,潮氣量 6~8 ml/kg,PetCO230~40 mm Hg,麻醉維持給予異丙酚2 μg/ml、瑞芬太尼(國藥準字H20030299)2 ng/ml靶控維持 30 min。
1.3.2 觀察組 在異丙酚等藥麻醉誘導后(麻醉誘導同對照組)給予七氟醚吸入麻醉:7%七氟醚(國藥準字H20070172)+100%氧氣+50%N2O,調節(jié)流量5 L/min,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給予2 L/min的5%七氟醚+100%氧氣吸入,插入喉罩,保留患者自主呼吸,以2%七氟醚吸入維持麻醉,七氟醚濃度可依據(jù)患者反應及手術刺激強度進行調整,七氟醚吸入濃度控制在2%~5%。
1.4 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術后認知功能和不良反應(分泌物增多、精神癥狀等)發(fā)生情況。(1)血清S100β蛋白:采集患兒不同時間點(術前、切皮時、術后2 h、術后24 h時)靜脈血2 ml,采用ELISA法測定血清S100β蛋白水平。(2)術后認知功能評估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進行評估,分數(shù)越高,患者認知功能越好。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包處理研究獲得的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較 兩組術前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術后兩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明顯升高,但觀察組各時點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較(ng/ml,±s)
組別 n 術前 切皮時 術后2 h 術后24 h觀察組對照組30 30 t P 0.12±0.03 0.13±0.02 1.825>0.05 0.14±0.01 0.16±0.02 5.477<0.05 0.16±0.02 0.21±0.02 13.693<0.05 0.20±0.03 0.40±0.04 27.386<0.05
2.2 兩組術后認知功能比較 術前兩組認知功能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術后兩組患者認知功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觀察組認知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此外,觀察組術后7 d認知功能與術前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認知功能比較(分,±s)
表2 兩組術后認知功能比較(分,±s)
組別 n 術前 術后1 d 術后7 d觀察組對照組30 30 t P 27.68±3.53 27.55±3.64 0.201>0.05 25.53±2.04 22.13±2.17 8.581<0.05 27.36±2.16 25.06±2.29 5.832<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出現(xiàn)分泌物增多1例,精神癥狀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67%(2/30);對照組出現(xiàn)分泌物增多5例,精神癥狀5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3%(10/30)。兩組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顯著,P<0.05。
針對手術等應激源導致的機體病理生理變化,給予科學有效的麻醉方案,有利于機體應對應激反應產(chǎn)生有效的調控機制,提高手術安全和改善術后轉歸。研究顯示[4],手術刺激可導致機體免疫系統(tǒng)被激活,炎癥細胞過量釋放,而炎癥因子水平與患者術后認知功能也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據(jù)文獻報道[5],血清S100β蛋白可影響神經(jīng)細胞的生長,與腦損傷及術后認知功能密切相關,為神經(jīng)膠質標記蛋白,可影響神經(jīng)膠質細胞增殖、生長和分化,主要存在于神經(jīng)膠質細胞和雪旺細胞中,在維持鈣穩(wěn)定、患者記憶學習能力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若患者出現(xiàn)神經(jīng)細胞損傷,細胞膜Na+-K+泵障礙,胞漿內水鈉增多,神經(jīng)細胞水腫,S100β蛋白可滲入腦脊液,經(jīng)血腦屏障進入血液。因此,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可預測患者中樞神經(jīng)損傷程度及預后情況[6]。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術前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術后兩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明顯升高,但觀察組各時點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術前兩組認知功能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術后兩組患者認知功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觀察組認知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此外,觀察組術后7 d認知功能與術前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安全性相對較高,這可能與瑞芬太尼藥物作用及不良反應呈劑量依賴性有關,瑞芬太尼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存在一定的毒性,劑量把握不準容易出現(xiàn)語言障礙、頭痛、眩暈等癥狀。而七氟醚無刺激性氣味,能減少嗆咳、拒吸現(xiàn)象,可調節(jié)性強,能減輕肺組織應激反應,基本不會引起支氣管痙攣、喉痙攣,對血流動力學影響小,同時具有抗氧化和抑制炎癥介質釋放的作用,可減少腦缺血和神經(jīng)細胞損傷風險,還可預測患者蘇醒時間,安全性相對較高[7]。綜上所述,七氟醚復合異丙酚麻醉對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術后認知功能較瑞芬太尼靜脈麻醉小,患者術后炎癥反應和腦損傷小,安全性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