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敏
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襄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湖北襄陽 441000
目前,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患者對醫(yī)院護理服務的要求也有了較大的提升。婦產科是醫(yī)院護理風險高發(fā)科室,主要來源于新生兒及孕產婦的護理服務中,當護理服務不當,或者是在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失誤,均會造成患者不滿,從而導致醫(yī)患、護患糾紛出現(xiàn)[1]。因此,應針對當前容易出現(xiàn)的護理風險,提升風險管理理念,使?jié)撛诘娘L險得到有效控制。為了減少護理風險事故的出現(xiàn),此次研究選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診療的100例婦產科患者當做此次研究的一般對象,對婦產科護理管理過程中風險管理理念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現(xiàn)作如下報道。
選 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 于 我 院 診療的100 例婦產科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50 例。觀察組年齡23~38 歲,平均(28.8±2.3)歲。對照組年齡22~37 歲,平均(28.7±2.2)歲。此外,選擇院內工作的20 名婦產科護理人員,將其納入調查對象。20 名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1~36 歲,平均(26.8±2.2)歲;文化程度:??苹虮究?;工齡1~12年,平均(4.32±0.27)年。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無精神病者;均無腦卒中患者;均不存在患有嚴重肝腎心肺等臟器疾病患者。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此次研究知情,并已將知情同意書簽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管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具體的管理措施包括如下內容。
1.2.1 分析婦產科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風險因素 由于婦產科相較于其他科室而言,其護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從護理人員方面來講,導致婦產科護理存在風險的因素包括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不成熟、護理人員缺乏責任意識、護理人員的工作服務態(tài)度較差;其次,從新生兒護理方面來講,新生兒易出現(xiàn)被掉包、摔傷以及燙傷等不良事件[2];最后,從孕婦分娩過程中,沒有按照無菌原則進行的護理操作,致使孕婦出現(xiàn)細菌感染,并且在分娩結束后,由于產婦身體比較虛弱,其抵抗力也比較弱,導致在產后護理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發(fā)生感染。
1.2.2 構建婦產科護理風險管理小組 分別對婦科以及產科構建管理小組,小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護理人員為組員,并以婦科及產科的護理工作重點以及容易出現(xiàn)的護理風險作為依據(jù),設計并制定有效、科學的風險管理方案,同時將方案中的相關任務和工作分配至小組中每一名成員上;同時,小組成員還應該對婦科糾正患者的實際狀況進行重視,尤其是對應前來復診的患者,需要告知患者復診的重要性,還需要詳細、準確的對患者就診的實際情況進行記錄,并與患者及時溝通,使患者提前得知復診的結果,從而使治療的連續(xù)性得到保證,進而促進治療更為有效[3];針對產科患者,護理人員應該根據(jù)產婦檢查的實際情況來對其影響分娩的因素進行分析,從而使產婦分娩前存在的風險得以有效避免。
1.2.3 制定科學、全面的護理風險管理制度 依據(jù)婦產科護理的實際工作、主要特征以及存在的日常風險,應該對此科室制定一套科學、全面的護理風險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中需要包括消毒制度、文書書寫制度、規(guī)范化護理制度以及設備操作與管理制度等[4],與此同時,還應該對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組員的培訓和學習進行加強,從而使組員更為了解護理風險管理制度,并且能夠使其嚴格遵守和執(zhí)行,使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更為規(guī)范化,以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fā)生。針對婦科護理,護理人員還應該對患者用藥的實際情況進行觀察和重視,使患者了解到按照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同時還應該對病情反復的患者給予必要的心理疏導。在對患者進行侵入性操作時,應該由經驗豐富且操作熟練的醫(yī)師進行操作,從而使患者應侵入性操作造成的傷害得以減輕[5]。除此之外,產科護理人員還應該保持住院環(huán)境的安全性,及時對病房進行消毒,嚴格遵從消毒管理制度,使病房的衛(wèi)生更為清潔、干凈,從而使產婦所處的環(huán)境更為安全。
1.2.4 提升小組成員的防風險意識 護理人員應該認真對待醫(yī)院組織的安全法制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并自覺履行培訓的內容,并對護理人員講述婦產科中常見的風險事件以及形成的原因,并針對這些風險事件進行研究和討論,一方面,使護理人員能夠對護理風險管理的認知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通過研討能夠掌握處理婦產科護理風險事件的方法和預防的措施[6]。為了使護理人員的防風險意識增強,還應該組織護理人員對院內制定的護理核心制度進行學習,并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從而使護理人員能夠掌握處理護理風險的正確方法,并增強自身的維權意識,提升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及服務的責任感,使護理工作更為規(guī)范化和熟練化,從而使護理工作進行過程中差錯出現(xiàn)的幾率降至最低。
1.2.5 加強護理文書記錄的管理 護理文書記錄屬于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并且能夠在護理糾紛出現(xiàn)的情況下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能夠使護理人員的權益得到有效的維護,所以應該對婦產科護理人員的護理文書記錄管理進行加強,主要包括文書的書寫規(guī)范、文書的格式等內容[7],同時,還應該告知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文書記錄的過程中充分重視婦產科護理的特殊性和工作差異,并對護理文書詳盡的記錄,并且護理人員還需要對護理文書進行反復檢驗,以保證其準確性,以防出現(xiàn)護患糾紛。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表2 兩組各指標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各指標評分比較(±s,分)
組別 服務態(tài)度 管理工作 健康指導 書寫能力 防風險意識觀察組 95.27±3.84 94.26±3.47 95.13±3.92 95.81±3.87 93.28±3.34對照組 80.07±2.61 82.36±2.83 81.28±2.79 83.33±2.92 82.24±2.81 t 6.371 5.883 6.291 5.942 5.707 P<0.05 <0.05 <0.05 <0.05 <0.05
本次選擇的觀察指標為總體滿意率、護理風險出現(xiàn)率以及服務態(tài)度、管理工作、健康指導、書寫能力以及防風險意識評分。其中患者的滿意度可分為十分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滿意以及不滿意,總體滿意率=(十分滿意+ 比較滿意)/ 總例數(shù)×100%;對于服務態(tài)度、管理工作、健康指導、書寫能力以及防風險意識評分,可通過醫(yī)院自制的護理工作考核表進行評測,滿分為100 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護理人員在這些方面表現(xiàn)的越好。
本研究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使用SPSS20.0,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對護理工作的總體滿意率相較于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的服務態(tài)度、管理工作、健康指導、書寫能力以及防風險意識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通過觀察和統(tǒng)計,觀察組發(fā)生護理風險事件共計1 起,護理風險出現(xiàn)率為2%;對照組發(fā)生護理風險事件共計8 起,護理風險出現(xiàn)率為16%,觀察組的護理風險出現(xiàn)率相較于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804,P<0.05)。
在婦產科患者群體中,大部分為妊娠女性,在對婦產科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其對護理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的要求一般比較高,若科室護理人員所采取的護理操作并未能夠達到患者的要求,則將有可能出現(xiàn)醫(yī)患、護患糾紛[8]。并且近年來隨著我國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婦女的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強,且婦產科的護理工作內容也趨于復雜化,相應的標準也有了較大的提升,這些現(xiàn)狀要求必須做好婦產科護理風險管理,從而使護患糾紛及風險事故減少[9-10]。護理風險管理理念主要是對風險準確的識別和評估,從而使護理工作存在的風險得到有效防范,并能夠使護理的整體質量得到提升,最終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降低護患糾紛,減少醫(yī)院損失[11-13]。因此,應該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使其防風險意識得到提升,并通過制定管理制度和宣教等措施,使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更為規(guī)范,通過規(guī)范的護理操作,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使患者更為滿意,并保證了患者的健康[14]。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總體滿意率為98.00%,相較于對照組的80.00%更高,且在服務態(tài)度、管理工作、健康指導、書寫能力以及防風險意識評分均高于對照組,通過對兩組出現(xiàn)的護理風險事故進行統(tǒng)計,觀察組也優(yōu)于對照組,以上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郭盈慧[15]在對此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表明,觀察組采取風險管理后,其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與滿意度均具備優(yōu)越性,這與此次研究結果相一致,均能夠證明風險管理理念在婦產科護理中較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婦產科護理管理過程中,增強護理風險管理理念能夠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出現(xiàn),使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得到提升,并能夠提升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方面的整體水平,值得推廣[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