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峻
古人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斌w內濕邪潛伏,可謂是現代人健康的頭號大敵。中醫(yī)認為,“濕邪”是“六淫”之一。當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濕氣就容易入侵而導致疾病的發(fā)生。中醫(y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濕、食肉等是濕氣的來源,濕邪過重則易傷陽氣。如果體內的濕與寒在一起的話就叫寒濕,而如果與風在一起的話就叫風濕,與熱在一起就叫濕熱。濕氣一重,百病叢生,像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甚至惡性腫瘤等疾病,從根源上來說都跟濕邪有關。
那么,怎么排濕毒呢?實踐證明,中醫(yī)的手法在排濕毒方面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如刮痧、拔罐、按摩、穴位刺激等等,都可以起到排濕毒、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作用。下面要介紹的“四按五拍”就是一種排濕毒的好方法。
按摩水分穴。水分穴有促進新陳代謝功效,有助于消水腫。水分穴在肚臍上方1個大拇指寬處(約1寸)。順時針輕輕按壓5圈,重復20~30次。以拇指按壓。
按摩陰陵泉。陰陵泉利于化濕滯,有助排除小腿濕氣、利水消腫。陰陵泉在小腿內側脛骨向上推,膝關節(jié)內側凹陷處下方。順時針輕輕按壓5圈,重復20~30次。以拇指按壓,右手按右腳,左手按左腳。
按摩承山穴。承山穴有助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防水腫。承山穴在小腿肌肉正下方凹陷處。順時針輕輕按壓5圈,重復20次??梢宰侣N腳,右手按右腳,完成后轉另一邊。
按摩地機穴。地機穴具有較強的解痙鎮(zhèn)痛、行氣活血功效,可用于輔助緩解腹痛、腹瀉、水腫、月經失調等狀況。取穴方法:位于人體的小腿內側,在陰陵泉穴直下3寸,即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脛骨內側面后緣處。用雙手食指按貼在穴位上輕慢地按揉,使之有酸脹感覺為宜,一次100下。再換到另一側的穴位上,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按摩。
拍手。體內濕氣重的人,在雙手的大魚際靠近手腕的地方,會呈現青色或紫色。經常拍拍手,尤其是大魚際處,就能將滯留在體內的濕氣給拍出去。最開始拍手時,會覺得渾身不舒服,這個時候一定要堅持住,不要放棄。
拍腋窩。腋窩的頂點是極泉穴,它是心經的重要穴位,也是腋下淋巴最密集的地方,經常拍打、按摩、抓揉此處,能幫助心臟排毒。
拍肘窩。拍打肘窩能去除心肺上的毒素,連續(xù)拍打5~10分鐘,就會出現青、紅、紫、黑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
拍打腹股溝。拍打腹股溝能加速氣血運行,驅除病邪。不僅能健脾胃,對于調理婦科病、治療因血脈不暢導致的血瘀痰濕都很有效果。
拍腘窩。在腘窩(也就是膝蓋后的凹陷)的中心點上有一個重要的穴位——委中穴,走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祛濕通道,而委中穴就是這個通道上的一個重要排污口。如果這里不通暢,體內的濕氣排不出去,很容易導致關節(jié)炎??臻e時候,拍打腘窩5~10分鐘,或直到出痧、有瘀斑為止。每10天拍一次,把這個排污口調理通暢,體內的濕氣就能順利排出來了。
編輯:若愚 woxingzhai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