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冰
詹宏志,被譽為華語文化圈的千手神通。他策劃監(jiān)制了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和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臺灣城邦出版集團創(chuàng)始人、滾石音樂的前總經(jīng)理,還是臺灣第一家上市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創(chuàng)辦人。這些成績集于一人身上,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奇跡。
很多人采訪詹宏志時都會忍不住問,他如何能夠玩魔術(shù)般在一個又一個新領(lǐng)域做出如此傲人的成績。詹宏志的回答很接地氣也很實用:“當機會來了,像鄉(xiāng)下人進城那樣,硬著頭皮去闖。”
詹宏志20多歲時,《中國時報》的創(chuàng)辦人余紀忠看中了他。有一天,余先生告訴詹宏志,他想帶團隊去美國辦報,因此要詹宏志先去跑一趟看看情況。然后,余先生交給了他一個需要拜訪的人物名單。那時的詹宏志,從沒出過國,但他意識到這是余先生給他的一次機會,于是他硬著頭皮孤身一人上了去美國的飛機。
到了美國后,詹宏志發(fā)現(xiàn)一件幾乎令他崩潰的事情:余先生名單上的那些人物,竟然分布在11個州。別說11個,一個州就足以讓他兩眼一抹黑了。沒辦法,他只能再次硬著頭皮面對。他坐長途巴士、火車、飛機,依次去了一個又一個州,壯著膽子、硬著頭皮敲開目標采訪人的家門,最后終于圓滿地完成了余先生交代的任務(wù)。提起這段經(jīng)歷,詹先生總結(jié):“這個就是我說的鄉(xiāng)下人進城,硬著頭皮,反正什么事情都是新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你要勇敢。這是我工作的一個力量。”
是的,面對困境,你要勇敢,才有力量。人生在世,總會有若干溝溝坎坎面目猙獰地橫陳于前,多年后回望,那幾道坎,那些困境,往往決定了你人生的風景。
有人說人生就是打怪,我覺得其實沒那么苦,蕓蕓眾生,大體分為三種:精彩的,平常的,糟糕的。精彩的和糟糕的都不多,平常的最多。
試著觀察一下周圍那些精彩人生,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并非一直在打怪。他們只是咬緊牙關(guān)在關(guān)鍵時刻打了幾場硬仗,收獲了豐盛的戰(zhàn)利品,積攢起人生的重要籌碼,實現(xiàn)力量的馬力升級,從此比別人跑得快、跑得遠。直到下一個階段,繼續(xù)升級,遠遠甩掉同一起跑線上的那些人。
這幾年流行一個詞,叫開掛。原指游戲中修改軟件程序,從而擁有超強戰(zhàn)斗力。勇敢抵御困境時身心俱裂的痛苦,你可以理解為是程序在更新,是鳳凰涅槃,是脫胎換骨,是破繭成蝶。你咬緊牙關(guān),硬著頭皮挨過這個被痛苦拆卸又重裝的過程,你的狀態(tài)就升級了。當困境不可避免時,你別無選擇,只有干掉它。這時,你會看到,機會就在困境的廢墟上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