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多由于創(chuàng)傷導致,經歷創(chuàng)傷性事件可能會引起心理精神障礙[1]。老年骨折病人多由于病情復雜,治療康復時間長,對其關注不夠,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容易被忽視。目前,國內有關老年骨折病人焦慮抑郁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采用信效度較好的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2-3](HADS) 對深圳市某三甲醫(yī)院骨科老年骨折病人的焦慮抑郁癥狀進行橫斷面調查,探討其相關因素,以期發(fā)現高危人群,為臨床骨科醫(yī)護人員的治療護理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1.1 對象 本研究采用以骨科老年病人為觀察對象的橫斷面調查。從深圳市某三甲醫(yī)院中抽取了4個骨科病區(qū),于2017年7~10月對老年骨折病人進行橫斷面調查。入組標準:(1)診斷明確為骨折;(2)年齡≥65歲;(3)知情同意,配合問卷調查。排除標準:(1)因精神或軀體功能嚴重障礙不能完成調查者;(2)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S)調查問卷中14個條目回答不全者。本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45份,回收有效問卷313份,回收率為90.7%。其中,男185例,女128例;年齡65~103歲,中位年齡72.0歲。
1.2 工具
1.2.1 自編基本信息調查表:自行設計問卷,內含病人的人口學及社會學資料(年齡、性別、婚姻、受教育程度、收入等)、疾病相關特征(疾病診斷、慢性疼痛、睡眠情況、生活自理能力、負性生活事件等)。在獲得病人知情同意后,由經過培訓的一名主管護師對入組病人進行問卷調查。
1.2.2 HADS:此表于1983年由Zigmond與Snaith編制,臨床應用于綜合醫(yī)院病人的焦慮和抑郁篩查。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包括焦慮和抑郁2個亞量表,各7題。每個項目均為4級評分。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6.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例數(率)描述,2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均數±標準差描述,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中位數(最小值,最大值)描述。采用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抑郁癥狀相關影響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抑郁癥狀一般情況 313例老年骨折病人焦慮抑郁發(fā)生率達11.8%(37/313),在不同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收入病人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年齡65~75歲病人焦慮抑郁癥狀發(fā)生率高于其他年齡組;女性病人焦慮抑郁發(fā)生率高于男性;受教育程度為小學及以下組檢出率最高;對家庭人均年收入“不清楚”的病人焦慮抑郁癥狀檢出率高于其他收入組。見表1。
表1不同人口學特征病人焦慮抑郁癥狀檢出率(n,%)
續(xù)表1:
項目總例數伴有焦慮抑郁P 主觀睡眠質量<0.05 非常好/好183(58.5)6(3.3) 不好/非常差130(41.5)31(23.9)負性生活事件<0.05 無29(93.0)20(6.9) 有22(7.0)17(77.3)
2.2 焦慮抑郁心理狀態(tài)相關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是否有焦慮抑郁癥狀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BADL(BADL評分<60分者屬自理能力中、重度依賴)、是否伴隨其他疾病、是否有慢性疼痛、主觀睡眠質量、負性生活事件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教育程度較高是抑郁癥狀的保護因素(P<0.05);患有慢性疾病、BADL評分<60分、主觀睡眠質量不好可能是焦慮抑郁癥狀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調查對象焦慮抑郁癥狀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3.1 本次研究對313例創(chuàng)傷骨科老年病人進行心理狀況橫斷面調查,結果顯示骨折病人焦慮抑郁發(fā)生率為11.8%,較何燕玲等[4]、秦曉霞等[5]調查的綜合醫(yī)院門診抑郁和焦慮障礙的患病率為10%,略有升高,說明創(chuàng)傷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狀況值得關注。
3.2 我國關于老年骨折病人焦慮抑郁障礙的危險因素研究較少,本研究對不同人口學特征病人分組發(fā)現:焦慮抑郁癥狀的檢出率在不同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收入病人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醒我們關注。
3.3 年齡65~75歲老年骨折病人焦慮抑郁癥狀檢出率高于其他年齡組;可能與此年齡段的老人在家庭中仍擔負著一定的生活照顧責任,骨折導致其不能正常履行對后代照顧責任,易產生焦慮情緒。
3.4 女性病人焦慮抑郁癥狀檢出率高于男性病人,與劉粹等[6]、時春紅等[7]的研究一致,女性病人是焦慮高危人群之一,焦慮的發(fā)生率是男性病人的2.3倍,這可能與女性的性格、內分泌、家庭責任、社會地位等相關。余燦清等[8]的研究也提示女性焦慮障礙發(fā)生率更高。
3.5 受教育程度為小學及以下組焦慮抑郁癥狀檢出率最高,可能與其相關知識水平不夠,對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況不了解有關,Wong[9]的研究指出:受教育水平高是焦慮的保護因素,其在認知水平、尋求社會資源、健康相關行為、心理調試等方面有較好的表現。
3.6 離婚/喪偶/分居病人可能由于其得到的家庭支持較少,不利于緩解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良好的婚姻可以為病人提供較好的家庭支持。房金濤等[10]的研究指出:無配偶的老年病人發(fā)生焦慮的風險是有配偶老年人的2.5倍,這可能是由于配偶是老年人最重要的情感支持者的原因。
3.7 本研究還發(fā)現對家庭人均年收入“不清楚”的病人抑郁癥狀檢出率最高,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與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0元病人比,家庭人均年收入不清楚、≥10000元病人抑郁癥狀風險高。
3.8 多因素研究結果發(fā)現:未患其它慢性疾病可能是焦慮抑郁癥狀的保護因素;患有慢性疾病、BADL評分<60分、自理能力中重度依賴、主觀睡眠質量不好可能是焦慮抑郁癥狀的危險因素。ADL能力的下降及日?;顒邮芟蘅赡苁且钟舭Y狀的危險因素[11]。我們觀察到ADL能力的下降與病人骨折的部位不同及骨折嚴重程度、愈后時間有關,提醒我們及早給予干預,促進病人自理能力、關注病人睡眠狀況。
3.9 隨著加速外科康復理念在外科領域的廣泛應用和微創(chuàng)手術技術的成熟,骨科病人手術后的功能康復直接關系到醫(yī)生的手術效果,病人的康復需要病人的依從性及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焦慮抑郁癥狀使老人病人對功能康復的依從性下降,不愿行走和活動,嚴重影響功能恢復[12]。提醒我們對骨科老年病人焦慮抑郁給予足夠關注,積極疏導及提請心理醫(yī)生早期心理干預,加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