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晉小蘭與濟(jì)源市下冶鄉(xiāng)薛莊村遠(yuǎn)近聞名的特困戶薛俊祥之子薛小軍結(jié)婚,家中公公憨厚,婆婆啞巴,小叔殘障,妹妹生活尚不能自理,一家六口僅有半截坍塌的土窯洞和一間簡易房。她的婚姻讓所有人不可思議,而她說看上小軍年輕有為,將來一定會改變這個家庭。
生活的磨難讓她愈加堅強(qiáng),毅然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家的大梁。2000年,家逢小浪底水庫移民,遷移至梨林鎮(zhèn)安置,晉小蘭與丈夫東湊西借蓋起三間平房,為讓三位老人正常生活,夏天往平房頂泵水消暑,冬季將房頂鋪草蓋塑料布保溫,千方百計渡過移民后最困難的幾年。
2008年,公公患惡疾,晉小蘭多方求醫(yī),捧茶端水,刮屎倒尿,悉心照顧。老人歸西后,她不僅厚葬且守孝三年。
20年來,她對待家中的兩位殘疾老人情如涓細(xì)、無怨無悔,堅持用實(shí)際行動踐行著孝善的傳統(tǒng)美德,詮釋了孝道的豐富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