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 CHANG CHIEN
2月,美國一名女性穆斯林議員就自己的推文公開道歉,她在推文中暗示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背后,有來自親以色列游說團體的資金。她因此被指責(zé)為“反猶太主義”,在民主黨內(nèi)也迅速遭致批評。
“明尼蘇達州的新科議員伊爾汗·奧馬爾(I l h a n Omar)是兩名當(dāng)選國會議員的穆斯林女性之一。她在推文中聲稱(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都是關(guān)于本杰明寶寶(意指一百美元鈔票),引發(fā)兩黨憤怒。她為此正式致歉?!?/p>
“The mea culpa by Ms. Omar, a freshman lawmaker from Minnesota and one of the first two Muslim women elected to Congress, came after a day of bipartisan outrage over her tweet Sunday night asserting that support for Israel was‘a(chǎn)ll about the Benjamins baby,a reference to hundred-dollar bills.”
根據(jù)韋氏辭典,mea culpa的意思是:正式承認個人的過失?!癕ea culpa”一詞源于拉丁語,意思是“由于我的過失”(through my fault)。這個短語來自天主教會的懺悔禱告詞,是一句道歉或悔恨的感嘆,用來表示“這是我的錯”或“我道歉”。
Mea culpa也可以作名詞使用,當(dāng)一份報紙為刊登了不準確的信息致歉,或是政治人物為了過去的錯誤行為道歉時,mea culpa一詞指的即是道歉聲明。Mea culpa的拉丁語字根culpa意為“內(nèi)疚”,由culpa衍生而來的英語詞還有 culpable(應(yīng)受譴責(zé)的)和culprit(罪魁禍首)等。
2016年的美國總統(tǒng)大選后,時報執(zhí)行主編迪恩·巴奎(Dean Baquet)曾對新聞界在選舉期間的報道做出檢討。他在受訪時也使用到了“mea culpa”一詞:“如果要我說記者和新聞界的錯誤的話,那就是我們必須走出去,去到全國各地,和那些與我們平素的采訪對象不一樣的人交流,并在這些方面作出大幅改善?!?/p>
“If I have a mea culpa for journalists and journalism, its that weve got to do a much better job of being on the road, out in the country, talking to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than the people we talk to.”
在席卷全球的“我也是”(#MeToo)運動中,一些男性公眾人物的道歉尤為引人矚目。2017年底,時報The Upshot(結(jié)語)欄目團隊盤點了一些政治、媒體名人對自身行為不端的道歉聲明,并且分析了他們的措辭背后傳達的意義。令人遺憾的是,有些“歉意”似乎并不那么真誠
“在我45年的新聞工作生涯中,我很自豪能成為與我一起工作的女性職業(yè)生涯的倡導(dǎo)者。但在過去的幾天里,有人對我對一些前女同事的行為提出指控。”這是知名媒體人查理·羅斯(Charlie Rose)道歉聲明的開場白。時報性別議題編輯杰西卡·貝內(nèi)特(Jessica Bennett)指出,這些男性往往把自己稱為“女性倡導(dǎo)者”,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可能同時也是一個騷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