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
那些瘋狂、過往、苦樂悲喜,都會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不會回頭,不會提起,但也不會忘記。
我想,對于青春,最好的形容詞便是“閱后即焚”。
青春是一個不能深談又不可不談的話題,是夜深時刻小姐妹在被窩里的訕笑,是男孩子紅著眼睛挨到的黎明……我總覺得,這是一個破繭的時期。
試想,青春里的那些事情——男孩子穿上爸爸肥大的西服褲,在街頭晃蕩,拿一點生活費給喜歡的女孩子買枝玫瑰,藏著掖著,把花拿出來的時候都是皺皺巴巴的樣子,擦擦汗水不好意思地說:“喏,給你買的玫瑰壓爛了,你還要不要?”
女孩子當然也不例外,悄悄涂上了粉底液,抹上媽媽的口紅,趁著家里沒人的時候?qū)χ蟠蟮拇┮络R轉(zhuǎn)圈圈,托著個小粉腮,遐思綿綿地注視著某一個男生的背影。
那些年,那些塞過去的紙條,一遍遍修改的微信情書,多瘋狂,多暢快。
我有一個好兄弟,喜歡我們班里最漂亮的女孩。這個男孩其貌不揚,甚至有一些矮胖,女孩的愿望是考到北京,而男孩描摹的人生軌跡則是出國留學。就是這樣懸殊的條件,這樣不同的軌跡,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沖上前,幾乎是先驅(qū)者的模樣。
試想,一個那么其貌不揚的男孩,三年里和喜歡的女生說話不超過十句,卻為了她,減肥健身,組織樂隊,成為主唱。女孩喜歡聽《無題》,他就一遍一遍地練習,指尖磨破了,也絲毫不在意。他最后在學校的大禮堂里演奏了這首歌曲,女孩坐在下面,笑得很安靜。
女孩不認識他,他卻愿意為了女孩和其他同女孩做對的男生打架,被喊到教務(wù)處,問其原因,他只是昂首挺胸,一言不發(fā),他給女孩的情書卻寫了三年,找了年級里所有文筆好的同學一一修改,大家給他改完,他就憨憨地請大家吃飯。大家總是慫恿他表白,可他卻總是笑著推辭說:“等畢業(yè)典禮,等畢業(yè)典禮。”
畢業(yè)典禮那天,所有人都看著他,而他看著女孩??勺罱K,那封寫了三年的信,依然沒有交到女孩手里——他把信塞進了自己的包里,扭捏地和女生合了一張影,道謝、轉(zhuǎn)身,對于他長達三年的喜歡只字不提。
挺有趣的。
聚餐那天,很多人都有些小醉,大家圍著他問,為什么最后還沒有送出那一封信,他大手一揮:“不重要啦,人家那么好看,我看看就好?!?/p>
有人問他,努力了這么久有什么意義。
他歪著頭想了一下,扯出一個豪爽的微笑:“沒什么意義,爽唄!”
可以說,如今的他和三年前完全是兩種樣子。他的行為似乎詮釋了青春的意義——爽唄!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似乎沒有那么多意義。青春就是一個把自己打碎又再度重組的過程。
它是一個閱后即焚的名詞,從度過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jīng)完成了它的意義。那些瘋狂、過往、苦樂悲喜,都會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不會回頭,不會提起,但也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