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莉, 黃永艷
(山西大學 數(shù)學科學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本文主要研究下面Kirchhoff問題解的存在性
(1)
其中Ω?R3是一個有界光滑區(qū)域,a,b>0,p∈(4,6).問題(1)和擬線性雙曲方程
(2)
在最近幾年里,Kirchhoff問題已經(jīng)受到了許多學者的廣泛研究,研究者們建立了正解[6],多重解[7],變號解[3]和基態(tài)解[8]的存在性結(jié)果.與此同時,對數(shù)非線性項tln|t|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描述數(shù)學和物理現(xiàn)象的偏微分方程中[9-12].
然而,一方面,本課題組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Kirchhoff問題的非線性項只含有冪函數(shù)項K|t|p-2t[8,13],而不含有對數(shù)項tln|t|,這就引起了對含有對數(shù)非線性項Kirchhoff問題的研究興趣.另一方面,本課題組注意到limt→0[tln|t|+|t|p-2t]/t=-∞,這與通常的條件limt→0f(t)/t=0[14,15]顯然不同,也就是說,一般情形下,tln|t|+|t|p-2t不可能是f的特例,這就使得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因此,鑒于以上兩方面的理論依據(jù),本課題組自然而然地會思考tln|t|是如何影響Kirchhoff問題解的存在性.目前,有關(guān)這一問題的研究甚少.
受上述工作的啟發(fā),本文研究問題(1)非平凡解的存在性結(jié)果.注意到對數(shù)非線性項不滿足單調(diào)性條件和AR條件,所以,這就使問題(1)變得比不含有對數(shù)非線性項的情形更復雜,更具挑戰(zhàn)性.另外,不同于文獻[8,13,15],本文的勢函數(shù)V是可變號的,且V滿足(V)V∈L3/2(Ω),infx∈ΩV(x)≥-1/4.
基于這些事實,本文應用對數(shù)型Sobolev不等式和山路定理來獲得問題(1)解的存在性結(jié)果.在下文第一章節(jié)中引入一些基本的記號和要用到的結(jié)果;在第二章節(jié)證明主要結(jié)論.
在整篇論文中使用一些常用的記號.Lp(Ω)是通常的Lebesgue空間,其范數(shù)為
H1(Ω)={u:u∈L2(Ω),u∈L2(Ω)},
為了處理對數(shù)非線性項tln|t|,本文需要下面的對數(shù)型Sobolev不等式[16].
引理1對所有的u∈H1(RN){0},α>0,有
(3)
為了證明主要結(jié)論,本文引用下面的山路定理[17].
引理2設E是一個實的Banach空間,I∈C1(E,R)滿足PS條件且I(0)=0.若I滿足山路結(jié)構(gòu),即
(i)存在r,β>0,使得當‖u‖=r時,有I(u)≥β;
(ii)存在v∈E且‖v‖>r,使得I(v)<0.
定義
Γ={γ∈C([0,1],E)∶γ(0)=0,γ(1)=v},
那么,c:=infγ∈Γmaxt∈[0,1]I(γ(t))是I的一個臨界值.
為了運用上面的山路定理,下面主要來證明泛函I滿足山路型結(jié)構(gòu)和PS條件.
引理3存在r,β>0,使得當‖u‖=r時,有I(u)≥β.
(4)
因此,從(4)式和Sobolev嵌入定理,有
因為p∈(4,6)所以就得到I(tu)→-∞,t→∞.于是,存在足夠大的t0,使得‖t0u‖>r且I(t0u)<0.因此,v=t0u就滿足引理的要求.
引理5I滿足PS條件.
C+on(1)‖un‖≥
C1‖un‖3,
on(1)=
〈I′(un)-〈I′(u),un-u〉=
[‖u‖4-‖un‖2(un,u)-‖u‖2(un,u)+
(5)
(6)
|unln|un|-uln|u||2|u-un|2→0.
(7)
同樣,再利用H?lder不等式,有
||un|p-2un-|u|p-2u|p/(p-1)|u-un|p→0.(8)
于是,根據(jù)式(5)~(8),得到
on(1)=a‖un-u‖2+b[‖un‖4-
‖un‖2(un,u)-‖u‖2(un,u)+‖u‖4].
而注意到
‖un‖4-‖un‖2(un,u)-‖u‖2(un,u)+
‖u‖4≥‖un‖4-‖un‖3‖u‖-
‖u‖3‖un‖+‖u‖4=[‖un‖3-
‖u‖3][‖un‖-‖u‖]≥0.
因此,‖un-u‖2→0.
下面來敘述和證明本文的主要結(jié)論.
定理1若(V)成立,則問題(1)存在非平凡解.
通過上述深入研究可知,當變號勢有一定的負下界時,可利用山路定理得到kirchhoff問題的非平凡解.本文在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解決了理論和技術(shù)方面的一般性問題,將對今后的進一步研究起到指導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