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原銘,曾星星,2,申 濤,段思美,歐昌鵬
(1.長沙醫(yī)學院,湖南長沙 410219;2.新型藥物制劑研發(fā)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湖南長沙 410219)
紫蘇[Perillae frutescens(L.)Britt]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地區(qū)廣泛,是一味具有傳統(tǒng)歷史的中藥,同時也是國家衛(wèi)生部首批頒布既為食品又為藥品的物品之一,紫蘇主要具有解表驅寒的功效,而其作為藥品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揮發(fā)油,紫蘇揮發(fā)油具有抑菌、抗炎、抗癌、鎮(zhèn)靜、解熱、降血脂等作用[1-8],多用于食品、香料、醫(yī)療等方面。但由于市場上各地產的紫蘇質量參差不齊,為充分優(yōu)化紫蘇市場配置資源,試驗采用單因素試驗及正交試驗對紫蘇揮發(fā)油水蒸氣蒸餾提取法進行優(yōu)化后,選取我國11個不同地域的紫蘇進行揮發(fā)油提取并對不同地域揮發(fā)油總量進行比較,并得出結論。
揮發(fā)油提取器;燒杯;1 000 mL圓底燒瓶;冷凝管;WJX-A1000型中藥粉碎機,上海緣沃工貿有限公司產品;KQ2200B型臺式超聲清洗儀,武漢豐達儀器有限公司產品;AL204型電子天平,上海皖衡電子儀器有限公司產品;超純水機、電子萬用爐,北京市永光醫(yī)療儀器有限公司產品;HH-6型數顯恒溫水浴鍋,金壇市成輝儀器廠產品;EP管、60目標準檢驗篩,浙江上虞市華豐五金儀器有限公司產品。
1.2.1 材料
紫蘇產地見表1。
1.2.2 試劑
純化水、無水硫酸銅、NaCl。
取一定數目的EP管并編號貼上標簽,用電子天平將貼好標簽的EP管分別精確稱量并記錄后放入干燥器中待用。取干燥紫蘇葉粉碎過60目篩,分別稱取50 g過篩紫蘇粉末于圓底燒瓶中并編號,按一定比例加入加熱至浸泡溫度的超純水,再放入溫度設置為浸泡溫度的超聲儀中超聲處理1 h,若浸泡時間未結束再轉移到恒溫水浴鍋中繼續(xù)在浸泡溫度下浸泡至浸泡時間結束,隨后按照圖1安裝裝置直接用電子萬用爐加熱(微沸),提取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等無液體回流時將冷凝水關閉并拆除裝置,按編號一一對應的收集揮發(fā)油至事先準備好的EP管中,隨后分別精確稱量。計算公式:
提取裝置見圖1。
表1 紫蘇產地
圖1 提取裝置
2.2.1 料液比的單因素試驗
在浸泡時間1 h,浸泡溫度60℃,提取時間2 h的條件下,分別對料液比(物料∶超純水)為1∶5,1∶6,1∶7,1∶8,1∶9(g∶mL)進行單因素考查。
料液比單因素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料液比單因素試驗結果
2.2.2 浸泡時間的單因素試驗
在浸泡溫度60℃,提取時間2 h,料液比1∶6(g∶mL) 的條件下,分別對浸泡時間0.5,1.0,1.5,2.0,2.5 h進行單因素考查。
浸泡時間單因素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浸泡時間單因素試驗結果
2.2.3 浸泡溫度的單因素試驗
在浸泡時間1 h,提取時間2 h,料液比1∶6(g∶mL)的條件下分別對浸泡溫度35,45,55,65,75℃進行單因素考查。
浸泡溫度單因素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浸泡溫度單因素試驗結果
2.2.4 提取時間的單因素試驗
在浸泡時間1 h,浸泡溫度60℃,料液比1∶6(g∶mL)的條件下,分別對提取時間1,2,3,4,5 h進行單因素考查。
提取時間單因素試驗結果見表5。
表5 提取時間單因素試驗結果
2.2.5 單因素試驗總結分析
料液比單因素試驗結果見圖2。
圖2 料液比單因素試驗結果
由圖2可知,在料液比1∶5~1∶7時,提取率逐漸提高但至此之后開始下降,所以選取1∶6,1∶7,1∶8作為正交試驗的3個料液比水平。
浸泡時間單因素試驗結果見圖3。
由圖3可知,在浸泡時間1~3 h出現(xiàn)了一個峰值,但后續(xù)均低于3 h的提取率,所以選擇1.5,2.5,3.5 h作為正交試驗浸泡時間的3個水平。
浸泡溫度單因素試驗結果見圖4。
圖3 浸泡時間單因素試驗結果
圖4 浸泡溫度單因素試驗結果
由圖4可知,在浸泡溫度由低到高的變化中可以看出提取率也隨之升高但變化并不大,所以選擇45,55,65℃這些提取率較高的點作為正交試驗中3個水平。
提取時間單因素試驗結果見圖5。
圖5 提取時間單因素試驗結果
由圖5可知,在提取時間1~3 h呈上升趨勢,3 h之后可能是由于揮發(fā)油因受熱時間過長乳化呈下降趨勢,所以選擇1.5,2.5,3.5 h作為正交試驗的3個水平。
按照1.2.1單因素試驗結果設計L9(34)的正交試驗,以此來確定最佳提取工藝。
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見表6,正交試驗結果見表7。
4個因素對紫蘇揮發(fā)油水蒸氣蒸餾提取法的提取率影響大小排序為A>C>B>D,即料液比>浸泡溫度>浸泡時間>提取時間,所得到的優(yōu)組合為A1B1C2D1,即料液比 1∶6(g∶mL),浸泡時間2.5 h,浸泡溫度65℃,提取時間2.5 h。
2.4 不同地區(qū)的紫蘇揮發(fā)油的提取及比較
表6 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
表7 正交試驗結果
選購具有代表性地區(qū)的紫蘇10批分別編號,將紫蘇分別粉碎并過100目篩后收集備用,按照正交試驗所得的最佳試驗條件對不同地區(qū)的紫蘇水平提取3次揮發(fā)油,并分別精確稱量記錄。
按照正交試驗所得的最優(yōu)組合對表1中不同產地的紫蘇進行提取。
不同地區(qū)紫蘇揮發(fā)油總含量見表8。
表8 不同地區(qū)紫蘇揮發(fā)油總含量
由表8的結果所示,云南省的紫蘇揮發(fā)油總含量在這11批中含量最高約為0.532 1%左右,其中安徽省亳州市和四川省所產的紫蘇揮發(fā)油總量也十分高,分別為0.473 3%,0.428 7%;而河北省、江蘇省、廣東省的含量分別為0.327 7%,0.321 2%,0.306 5%;其他地區(qū)的紫蘇揮發(fā)油總含量都比較低。
紫蘇的用途十分廣泛,紫蘇不僅可以用于作為解表的中藥,還能夠抗氧化、降血脂、抗血栓、抗菌等[1-2],臨床方面可應用于抑郁、心血管等疾病[2];在食品方面還可以用于調味品、食品添加劑等,而紫蘇揮發(fā)油是紫蘇的主要成分之一,紫蘇揮發(fā)油成分復雜[9-10]、功效也十分多樣,但是由于紫蘇產地眾多,各個產地紫蘇的紫蘇揮發(fā)油的總含量各不相同,差異較大。首先,通過單因素試驗與正交試驗確定了紫蘇揮發(fā)油的水蒸氣提取方案,在此基礎上對各個產地的紫蘇進行揮發(fā)油的提取并用質量分析法進行揮發(fā)油含量分析及比較。
通過研究比較不同地區(qū)生產的野生紫蘇的揮發(fā)油總量,可以確定在這11批產地不同但品種相同的紫蘇揮發(fā)油總含量最多的是云南省產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