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東
蒲公英屬于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藥食兼用作用。蒲公英在藥用方面,主要以根入藥。味苦、甘,性寒,是清熱解毒之中藥,也是重要的消炎健胃藥。在食用方面,其嫩苗及嫩葉可生食或炒食,做湯、涼拌均可。目前,野生蒲公英在國內(nèi)多省份多有分布,因其抗逆性強、適應(yīng)性廣,我國大多地區(qū)均可人工種植。
1種子引進
法國和其他國家相比,最早開始通過人工手段,培育新品種的蒲公英種子。在這過程中,培育出了一些新品種,這個品種葉子大,而且厚。當前我們國家在進行蒲公英品種培育的過程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而且工作經(jīng)驗比較少,僅僅是在實驗田里進行實驗操作。很多蒲公英都是野生的狀態(tài)生長的,但是我們國家的蒲公英品種不夠成熟,不同的地區(qū),種植的品種,各不相同,目前為了提高種植的效益,大多數(shù)都是人工栽培的。
2蒲公英形態(tài)
蒲公英根莖粗,具褐色殘存葉基,被長蛛絲狀柔毛,部分被綿毛。葉卵狀披針形,長約10厘米,寬約3厘米,羽狀深裂,每側(cè)具5個側(cè)裂片;側(cè)裂片三角形、鐮刀形或線形,平展或倒向,裂片間具小齒;頂端裂片略為戟形,基部的2個小裂片常伸長,倒向兩面被蛛絲狀柔毛或綿毛,葉柄略膨大。
3種子選擇
蒲公英種子在生長的過程中,不存在休眠期,如果生存的環(huán)境超過了15度,在土壤中的蒲公英種子就會快速的生長。如果生存的環(huán)境低于15度,那么發(fā)芽的速度就會越來越慢。如果生存的環(huán)境超過了25度,那么發(fā)芽的速度也會減慢。在人工培育蒲公英的過程中,11天左右就會出苗,一般都是夏季播種。蒲公英耐高溫,抗旱的能力比較強,而且能夠快速的適應(yīng)周圍的環(huán)境,所以在生長的過程中幾乎不會發(fā)生病蟲災(zāi)害,當前我們國家大多數(shù)地區(qū)都可以種植蒲英。
4整地施肥
在人工栽培供應(yīng)的時候要選擇土質(zhì)比較疏松的土壤,要深翻土地22厘米左右,保持土地的平整,并制作成60米寬的壟,這樣方便種植。選擇有機肥4200公斤左右,施過磷酸鈣15公斤左右,二銨30公斤左右,將幾種肥料混合均勻后撒入種植溝內(nèi)。
5播種
在種植蒲公英之前,要把它們的種子放置在水中浸泡,水溫要保持50攝氏度左右。之后再把他們撈出,確保存放溫度在25度左右,這樣可以催芽。露天種植的情況下,夏季和秋季都可以種植,如果是大棚種植大多數(shù)會選在冬天。露天播種時,壟種,畦面播種應(yīng)用的比較廣泛,主要是以條播或者是撒播的方式進行的。在地面上要有27厘米的溝,播種完種子之后要覆蓋一厘米左右的土。這樣種子和土壤才能夠充分的接觸。撒播的時候選擇一公斤左右的蒲公英種子放置在一畝地里。播種之后要在表面覆蓋一層草,這樣能夠保濕保溫,出苗之后就可以清除這些覆蓋物。
6田間管理
在施肥的過程中要以基肥為主,要根據(jù)蒲公英具體的生長情況,確定追肥的次數(shù)一般在兩次左右。選擇15公斤左右的尿素和五公斤左右的磷酸鉀進行施肥。蒲公英出苗之前,要保持土地的濕潤,這樣能夠提高出苗率。蒲公英出苗之后,每個半個月就要松土除草。徹底出土之后,就要確保土壤的濕潤,這樣能夠提高蒲公英的生長效率。
苗出齊后,長出2片葉片時要及時進行疏苗、間苗。間成單棵,每行間掉中間的苗,株距2—3厘米,最好保留拐子苗。缺苗嚴重的要進行補苗,最好選用比較健壯的大苗進行補栽。
7病蟲害防治
大多數(shù)情況下,蒲公英不會出現(xiàn)病蟲災(zāi)害,因為蒲公英在生長的過程中抗逆性比較強。如果出現(xiàn)蚜蟲等病害,可以選擇溴氰菊醋,這樣第二年生長的蒲公英才會更加的粗壯,產(chǎn)量也會更高。為了提高植株的生長效率,保持植株的營養(yǎng)充分。播種當年不會采葉,也可以適當?shù)淖贩?,一般在兩次左右。第二年就可以開花結(jié)籽,在這過程中也要追肥和澆水。蒲公英的葉子覆蓋了全部的地面之后就要把田間的雜草清除。把已經(jīng)生長成熟的蒲公英花給去掉。到了晚秋季節(jié),要及時的清除地上的枯葉,這是為了防止病蟲害越冬。
8種子的采收
在種植蒲公英的時候,第一年不會采收,第二年才會采收,如果這些蒲公英是作為藥用的,那么在春秋季節(jié),蒲公英剛剛開花的時候就要把全株給挖走。如果是作為蔬菜栽培,那么在采收的時候只收取上方30厘米左右就可以了。每年可以采收4—5茬,畝產(chǎn)量可達3500—4000公斤。每年5月份蒲公英種子大量成熟,蒲公英年齡越長則開花越多,最多的可開花20朵以上。蒲公英種子一般13—15天便成熟,成熟期短?;ūP外殼顏色的變化和每個花盤種子顏色的變化是判斷種子是否成熟的標志,外殼由綠色變?yōu)辄S色、種子也由白色變?yōu)楹稚?,即為種子成熟。要及時收取已成熟的種子,否則很容易被風(fēng)吹散。采收時建議使用吸塵器采收,與手工采收相比效率大大提升。也可以在花盤未開裂時搶收,搶收下來的花盤,要在室內(nèi)放置一天,等到花盤全部散開,再陰干1—2天。當種子半干時,先搓掉種子上端的絨片再把種子曬干。大葉型蒲公英千粒重2克,小葉型品種為1—1.2克。
9產(chǎn)量及效益
蒲公英作為蔬菜出售,目前市場價格為每公斤20—30元。若按藥材出售,每畝產(chǎn)干品580—650公斤,售價為5—6元/公斤,每畝效益則為2900—3900元。蒲公英連續(xù)生長兩年后秋末,挖出根曬干,每畝產(chǎn)量可達200—250公斤,售價是12—13元/公斤,每畝效益為2400—3250元。
隨著市場需求的發(fā)展變化,一些藥材不但可以藥用還可以當作食材銷售,利潤可達到作為藥材出售時的2-3倍,蒲公英便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種。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體中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有機酸、粗纖維、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蒲公英的營養(yǎng)成分極為豐富,可做湯、生吃、炒食。同時蒲公英的藥用價值頗高,主要以根入藥,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療膽結(jié)石、治療濕熱黃疸、治療癰腫疔毒等,被稱為中藥中“八大金剛”之一,是藥食兼用的植物,備受人們的喜愛。
(作者單位:125321遼寧省建昌縣喇嘛洞鎮(zhèn)農(nóng)牧業(yè)技術(shù)推廣和經(jīng)濟經(jīng)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