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健
(沈陽有色金屬加工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
CuCrZr合金為高強高導電銅合金,隨著超大規(guī)模和極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引線框架時代的到來,人們對CuCrZr系合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1]。盡管之前有學者對CuCrZr系合金的導電性能、力學性能進行過研究,但研究不同的冷變形和時效處理工藝的鮮有報道?;诖耍疚闹饕接懖煌渥冃魏蜁r效對Cu0.6Cr0.25Zr合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試驗采用50Kg真空感應(yīng)爐熔煉制備CuCrZr合金,其成分組成為Cu0.6Cr0.25Zr,并使用鐵模澆鑄成鑄錠,車床銑掉表面鑄造缺陷,后在電阻爐中加熱950℃×1h,在二輥熱軋機上熱軋開坯,經(jīng)多道次熱軋至8mm,并在電阻爐內(nèi)進行970℃×1h固溶處理,經(jīng)淬火后分別進行50%、75%和95%的冷變形,然后進行時效,工藝為420℃、450℃和480℃,保溫均為4h。
試樣金相顯微組織采用尼康NIKON LV150金相顯微鏡進行觀察,能譜掃描采用日本電子JSM-IT300型掃描電鏡進行觀察,TEM顯微組織采用JEM-2800型號投射電鏡進行觀察[2]。
圖1為50%、75%、95%的冷變形狀態(tài)下合金板材金相照片。由圖可知,變形量為50%時,晶粒明顯被拉長,隨著變形量增加,晶粒被越拉長。在此過程合金未產(chǎn)生析出相,會產(chǎn)生大量的晶體缺陷和一定的變形儲能,為后續(xù)的時效提供部分能量。通過比較,75%的冷變形已足以使得在后續(xù)的時效條件下可不斷析出大量均勻彌散的納米級粒子,在此狀態(tài)下合金在時效后的強度可達到最大值。
采用75%冷變形量的合金板材分別進行420℃、450℃和480℃下保溫4h的時效,見圖2所示。由圖2結(jié)果可知,時效后合金組織中晶粒的形態(tài)并未發(fā)生明顯變化,說明都沒有發(fā)生再結(jié)晶,只是大量析出相的生成,三種時效溫度下合金晶界上的析出相多為富鋯相,而在晶內(nèi)多為Cr的析出相,且在基體中Cr的分布也較為彌散。
通過投射電鏡分析,見圖3所示,可看出析出相在不同時效溫度下的形態(tài)。420℃時析出相細小彌散,析出相為小顆粒;450℃時,出現(xiàn)棒條狀的析出相和顆粒狀共存;而480℃時,僅有顆粒狀的析出相,棒狀消失,且與420℃時的情況相比,顆粒尺寸明顯長大。
圖1 冷軋不同變形量的金相照片(a)50%、(b)75%、(c)95%
圖2 冷軋后420℃、450℃和480℃時效的SEM照片
分析可知,時效前大部分的溶質(zhì)仍在基體中,在420℃時效時,因溫度不高,析出相形成能相對小,只出現(xiàn)細小彌散相,且會有少量粗大的顆粒開始分解,會觀察到亞穩(wěn)相生成。當450℃時效時,因外界給予能量增加,析出相的形成和大顆粒的分解的驅(qū)動力加大,因此出現(xiàn)棒狀的析出物,對合金的綜合性能較為有利。而在480℃時效時,因棒狀析出相消失,僅有顆粒狀的析出相。綜合考慮,可認為450℃×4h的時效條件是最為有利的。
圖3 冷軋后不同時效溫度的TEM照片(a)420℃、(b)450℃、(c)480℃
圖4 不同時效溫度與抗拉強度、延伸率和導電率關(guān)系
圖4 是不同時效溫度與合金板材抗拉強度、延伸率和導電率之間的關(guān)系。從圖可知,時效后合金的抗拉強度隨著時效溫度的升高先升后降,延伸率隨溫度上升而逐漸增加。時效溫度對合金導電率的影響較大,合金的導電率隨著時效溫度的升高逐漸增加。綜合分析可知,在420℃時效時,合金的導電率不高。隨著合金時效溫度提高到450℃,合金中析出相增多,使合金的抗拉強度增加,延伸率和導電率也都升高。隨著時效溫度的進一步升高,析出相為尺寸相對較大的顆粒,減弱強化效果,強度降低,而顆粒的長大會使合金基體軟化,因此合金的延伸率升高。綜合可知,在970℃×1h固溶處理+75%的冷變形+450℃×4h的時效處理工藝是最佳。
(1)經(jīng)75%冷變形和450℃×4h時效后,可顯著提升Cu0.6Cr0.25Zr的抗拉強度和導電率,其抗拉強度590MPa、導電率為80%IACS、延伸率為8.3%,綜合性能最佳。
(2)Cu0.6Cr0.25Zr的合金經(jīng)75%冷變形和450℃×4h時效,析出的細小棒狀析出相是提升合金綜合性能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