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鐘
李潔先生的煌煌大著《晚清三國》,沉甸甸的,好在閱讀起來要比捧在手里輕松曼妙。
此書雖說是勾勒日俄戰(zhàn)爭時期日、俄、清三國縱橫捭闔、生死博弈的恢宏卷軸,但即便是穿插其中的掌故、點綴其間的見聞,也是意趣橫生,甚至動魄驚心。從為何日本人將“Russia”譯作“露國”,而在中國卻從發(fā)音更貼近的“羅斯”“羅剎”變成“俄羅斯”,到兢兢業(yè)業(yè)的使臣楊樞發(fā)電報耗盡使館經(jīng)費……這些細節(jié)看似游離主題,實則是深化主題的扎實鋪墊。
或許,對于許多國人而言,日俄戰(zhàn)爭前后那段歷史的色調,除了灰暗,還是灰暗。日俄兩國1904年在滿清“龍興之地”尋釁滋事,乃至大打出手,光緒皇帝卻下詔宣布“局外中立”,這跟袖手旁觀兩伙強人在自家鬧事有何區(qū)別?
也正是在這些看似一目了然的問題上,李潔先生在《晚清三國》里傾注了一種難得的冷靜與平實。書中有一節(jié)專講“中立是大清國的唯一抉擇”。畢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無奈。無奈中,也可能深藏著沾血帶淚的經(jīng)驗、智慧和堅韌細致的努力?;蛟S,李鴻章晚年那句“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就是大清帝國的經(jīng)驗之談。
人們不明白,日俄為什么會在大清的國土上決一死戰(zhàn)?其實近代,列強經(jīng)常在中國政府對社會危機的應對失當中捕捉到機會。面對熱火朝天的義和團運動,俄陸軍大臣庫羅帕特金就說:“我們有口實占領滿洲了?!闭窃谧o路保僑的旗號下,俄國出動大軍,占領了東三省。接著,滿清的聯(lián)俄抗日,就成了引狼入室。
到日俄戰(zhàn)爭前夕,俄國在東北的根扎得越來越深,越來越牢,絲毫沒有自動離開的跡象。在東北亞,俄國越得勢,日本就越恐懼。
再看日本帝國,能有跟俄國一決雌雄這一天,也是來之不易。
以19世紀清、俄兩國的人口和疆域來衡量,日本只能算是“蕞爾小邦”,且列強對它也并不比對大清更友善。但它處理對外關系不像大清,反復以卵擊石,又再三屈辱求和,其進退、取予、屈伸,審時度勢,自有一套。
早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不斷東擴的俄國就逼近了日本東北方。19世紀明治維新開始之前,沙俄對東亞大陸時而鯨吞,時而蠶食,時而巧取,時而豪奪。這種擴張之勢,急劇地改變著遠東的地緣政治格局。在東亞,俄國是唯一有著遼闊疆域的世界強國,而唯一有資源與之抗衡的清帝國卻貧弱不振,受其欺凌。一旦俄國控制了整個東北亞的大陸地區(qū),在其他歐洲列強鞭長莫及的情勢下,日本的命運,就不能不寄托于俄國的善意了。
日本當然不會樂意某一天陷入這種格局。明治初年的日本,國家弱小,自身并無抗衡“北極熊”的實力,就務實地以戰(zhàn)略守勢應對俄國,自然也就顧不上所謂“防護利益線”。在不惹強邦的同時,日本帝國卻不忘宰割弱鄰。在“強守弱攻”中,日本帝國迅速崛起。甲午一戰(zhàn),令大清帝國將遼東半島“永遠讓與日本”。不料,懾于俄、德、法三國的壓力,又不得不“還遼”。日本掂量掂量自己,沒有選擇寧為玉碎,而是舉國上下“臥薪嘗膽”。
經(jīng)受甲午之辱的大清,冀望聯(lián)俄制日。而大清的念想,也就是俄國的誘餌。通過1896年《中俄密約》,俄國得到允諾,西伯利亞鐵路可以穿過中國國土以達海參崴。而西伯利亞鐵路,在日軍參謀總長山縣有朋看來,“每延長一寸,日本壽命則縮短一寸”。日本恐懼地看著俄國在東北亞勢力的日漸增長,雖然不曾懈怠擴軍備戰(zhàn),起初依然謀求通過和平手段解決。
在日俄戰(zhàn)爭前,日本提出“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的優(yōu)勢利益,日本承認俄國在滿洲經(jīng)營鐵路的特殊利益”等,試圖通過劃分勢力范圍的方式談判解決日俄矛盾??墒嵌韲辉趺窗讶毡镜陌踩珣n慮和訴求當回事,對談判并不熱心?!?904年2月8日,日本中斷談判,不宣而戰(zhàn)。這是在賭國運。
不過,這也可以說是情不得已之賭。日本國土只及俄國的1/60,人口不到俄國的1/3,財政收入更是只有俄國的1/10。如果坐視這樣一個幾乎擴張成習的強權國家又控制了東三省和朝鮮半島,實現(xiàn)“黃俄羅斯計劃”,對日本而言,無異于讓一個擁有東北亞豐富資源的大陸強國,可以拿著一把短刀對著自己的脖子。這是另一種賭國運。既然如此,何不一搏死里求生?結果,日本成了贏家。這里有運氣的成分,但不僅僅是運氣。
作者:【澳】彼得·辛格
譯者:陳瑋 姜雪竹
出版:三聯(lián)書店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定價:35元
關于慈善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幾乎沒有機構透明到足以讓捐款人判斷自己是否真的在行善。作為公認的最有影響力的在世哲學家之一,彼得·辛格為我們引入了“實效利他主義”,來應對這個問題。“盡你所能,行最大的善?!边@是本書的核心觀點。
作者:【美】瑪喬麗·謝弗
譯者:顧淑馨
出版:上海三聯(lián)書店·理想國
出版時間:2019年3月
定價: 49元
小小胡椒,曾征服歐洲貴族的胃,敲開全球貿易的大門,成為世界史上一股重要的推動力量。本書以印度洋各島嶼為中心,生動地描繪了胡椒傳入歐洲、亞洲和美洲的故事。圍繞小小胡椒,一部紛繁的貿易史就此展開。
作者:拉塞爾·柯克
譯者:張大軍
出版: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漢唐陽光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定價:138元
本書試圖界定“保守”和“保守主義”,梳理保守主義者們關于道德和社會秩序的原則?;蛘吒唧w地說,是想探討英國和美國保守主義的精神何在,兩國又具有什么樣的共同觀念體系,能夠持續(xù)抵制法國大革命肇始的激進理論和社會變革。
作者:蔡石山
譯者:黃中憲
出版:浙江大學出版社·啟真館
出版時間:2019年3月
定價:58元
本書試圖呈現(xiàn)明代宦官如何滲透進宮廷政治、特務活動與內部安全、軍事與外交、司法審查等方方面面。作者以公平的立場,揭去官史編修者加諸宦官的妖魔化面紗,對他們的能干、忠誠和無能、駭人、邪惡,給予了同樣程度的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