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癥
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是治療門靜脈高壓癥的介入新技術,大多應用于門靜脈高壓患者的常規(guī)住院治療。近年來,解放軍第九〇醫(yī)院肝膽內科創(chuàng)新TIPS“搶救性”應用,通過一根支架,搭起門靜脈出血病?;颊叩纳鼧蛄?。
何先生是一名晚期肝癌患者,2年前發(fā)現肝惡性腫瘤,且出現門靜脈癌栓、下腔靜脈癌栓,就診解放軍第九〇〇醫(yī)院肝膽內科后,子腔靜脈支架置人、伽馬刀、介入栓塞、靶向藥物等綜合治療后,病情控制良好。近半年來,患者反復出現消化道出血,均通過藥物止血治療后控制。
門靜脈高壓消化道大出血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一周前,患者再次發(fā)生大嘔血,生命體征急轉直下,出現失血性休克,命懸一線。南于患者肝惡性腫瘤門靜脈及腔靜脈癌栓形成,肝臟形態(tài)失常,加上頻繁嘔血,難以配合操作,手術風險大。而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是降低門靜脈壓力的關鍵措施之一,較藥物聯(lián)合內鏡治療能更有效地控制致命性大出血及減少再出血。
解放軍第九〇〇醫(yī)院肝膽內科李東良主任帶領的團隊緊急討論,決定協(xié)凋臨床科室、介入科、輸血科,邊急診介入治療,邊搶救維持生命體征,開展搶救性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術中,專家在影像設備引導下,采用介入放射技術,在肝靜脈或下腔靜脈與門靜脈分支間建立分流道,置入血管內支架,分流門靜脈血流,從而降低門靜脈壓力。術后,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出血逐漸控制,開始恢復飲食。檢查顯示,各項指標恢復良好。
我同是肝炎大同,除了肝癌患者外,還有較多的肝硬化門脈高壓患者。在這些患者中,約50%存在食管胃靜脈曲張。數據顯示,首次門脈出血死亡率高達15%~20%,再次出血死亡率約高達50%。以往,對于藥物止血失敗的此類患者,傳統(tǒng)治療手段為“脾切除+斷流或分流”的外科手術,不僅創(chuàng)傷大,風險高,而且術后極易發(fā)生門靜脈血栓,再次出血發(fā)生率仍然較高。
搶救性TIPS的開展有效的控制了致命性大出血,提高了搶救成功率。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出裂血是門脈高壓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大量出血可導致休克,危及生命。近年米,解放軍第九〇〇醫(yī)院累計獨立完成TIPS術130余臺,標志著“搶救性”TIPS治療技術在臨床上逐漸走向成熟。
(吳志吳海聰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