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旭,王 文,羅 淦,劉 磊,姚舜禹,閆 召
(1.中國地質調查局發(fā)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2.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公司,北京 100020)
基礎性、公益性、戰(zhàn)略性油氣地質調查主要針對新區(qū)、新層系、新類型和新領域,有助于查明地質條件,摸清油氣資源家底,尋找新的接替區(qū),引導商業(yè)勘探開發(fā)[1]。油氣地質調查是自然資源部新開展的領域,地球物理勘探(以下簡稱“物探”)是油氣地質調查的主要手段之一,通過物探可以了解地層的介質結構和物質組成,在尋找油氣資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物探的費用在整個油氣地質調查中一般占比在20%左右[2],其中又以二維地震為主。為了規(guī)范財政資金的使用,保證油氣地質調查項目投資的合理性,必須了解油氣地質調查二維地震與商業(yè)性油氣勘探的區(qū)別,以及成本費用結構,才能制定出合適的預算標準。
二維地震,即將多個檢波器與炮點沿測線按一定規(guī)則進行排列,在測線上打井、放炮和接收,然后對測線上的接收點進行資料采集,最后通過室內資料處理與解釋得出反映每條測線垂直下方地層變化情況的二維剖面圖[3]。二維地震可應用于陸上和海上,陸上施工方式主要為井炮炸藥和可控震源,海上施工方式主要為氣槍震源。
二維地震按工作內容可分為資料采集和資料處理解釋兩部分,其中,資料采集施工周期較長、工作量巨大、工序繁多[4],一般包括工區(qū)踏勘、隊伍動員、基地建設、前期準備、試驗、測量、鉆井、排列收放、炸藥(振遠)激發(fā)、儀器接收、資料分析整理、基地管理、施工補償、專用工具盤整、工區(qū)恢復、隊伍復員16項工序,資料采集部分所需費用約占整個二維地震費用的80%[5],見表1。
表1 陸上二維地震施工流程及費用比例表Table 1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ost scale tableof 2D seismic on the land
固體礦產二維地震預算標準發(fā)展較為成熟,如1996年原煤炭工業(yè)部制定的《煤炭地質勘探收費標準》,2000年原國家煤炭工業(yè)局制定的《煤炭煤層氣地震規(guī)范》,以及2007年原國土資源部制定的《國土資源調查預算標準(地質調查部分)》中關于地震的淺層一次觀測法和淺層地震多次疊加法預算標準。
但由于油氣二維地震比固體礦產二維地震在施工深度、技術要求上更高更復雜,油氣二維地震的預算標準一直單獨成體系,具體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8年以前):由于計劃經濟時期缺少相關理論和體系借鑒,采用甲方投資、乙方施工、多退少補的簡單模式。
第二階段(1998~2008年):隨著我國油氣管理體制改革,各大石油公司分別出臺內部定額,劃分地震地區(qū)類別,制定簡單的單炮標準,通過單炮標準計算投資總成本。
第三階段(2008年至今):為了應對施工區(qū)域難度加大、施工技術升級換代、施工參數(shù)日益復雜的嚴峻背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內部出版了《石油物探工程預算定額(2012年)》,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造價中心通過建立地震采集項目投資及價格測算系統(tǒng),使之能夠快速地對市場變化反映。隨著油氣管理體制的不斷改革,國家重新調整了有關部委的職能分工,加大了公益性、基礎性油氣地質調查的力度,目前油氣地質調查二維地震預算定額處于空白狀態(tài)。
基礎性、公益性油氣地質調查與商業(yè)性石油勘探在工作性質、管理方式、費用結構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具體到物探二維地震工程,主要存在以下區(qū)別。
1) 基礎性、公益性二維地震注重探索研究,商業(yè)性二維地震注重效益營利?;A性、公益性的油氣地質調查中所安排部署的二維地震,比較注重探索研究,目的是減少以后跟進的商業(yè)性地質工作的投資風險,因此油氣調查中部署的二維地震采用的道間距偏小,甚至有道間距為5 m的工程。而商業(yè)性二維地震工作,注重生產效益,以營利為目的,道間距、炮間距都較大。
2) 基礎性、公益性二維地震項目分散工作量小、成本高,商業(yè)二維地震項目集中工作量大、成本低?;A性、公益性油氣地質調查二維地震工作區(qū)多位于偏遠地帶,地點變換頻繁,且單個項目的二維地震工作量較小,有時一個項目的工作量僅為20 km。一般商業(yè)性二維地震工作區(qū)是集中在成熟區(qū)塊,且二維地震的工作量大。因此,地質調查二維地震的動遷費等成本比例高于商業(yè)性油氣開發(fā)大規(guī)模施工的成本比例。
3) 基礎性、公益性二維地震工作費用科目較少,商業(yè)性二維地震費用科目復雜。基礎性、公益性油氣地調工作二維地震的經費來源于財政,項目承擔單位為系統(tǒng)內事業(yè)單位時,人工費要除去國家的事業(yè)費支持,且不應包含利潤和稅金;項目承擔單位為投標企業(yè)時,需要考慮利潤和稅金,但不需考慮基地服務費、定額編制費、人員培訓費等投標企業(yè)應承擔的養(yǎng)隊伍的費用。而商業(yè)性油氣開發(fā)的二維地震經費來源于企業(yè)和市場,費用結構相對復雜,不僅包括直接費、間接費、管理費等,還包括基地服務費、定額編制費、人員培訓費、利潤和稅金等等。
結合油氣地質調查工作特點,扣除不適宜的費用科目,可將物探二維的成本費用結構分為資料采集費(直接費、間接費、不可預見費、計劃利潤、稅金)和資料處理解釋費。
2.2.1 資料采集費
家庭教育的成效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家庭教育的問題也是如此。覺察家庭教育問題,就要重視檢視與問題相關的諸多元素,包括家庭居所、家庭收入、家庭的社會階層、家庭人員構成等客觀因素,也包括父母的家庭教育素養(yǎng)、成長經歷等主觀因素。年輕家長要特別注意對影響家庭教育的主觀因素的檢視和覺察,如自己的成長經歷、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等。前者會影響后者的方向,后者會影響對前者的審視深度。年輕家長檢視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視點有:
1) 直接費將所有工作流程歸集起來統(tǒng)一測算,可將資料采集中各工序進行分類,與工作量關系不大的工序作為固定直接費,與工作量有關的野外施工工序作為單炮直接費。單炮直接費包含單炮人工費、單炮材料費、單炮設備費、單炮其他費。
2) 間接費包含科技進步發(fā)展費、健康安全環(huán)保費、施工管理費。其中科技進步發(fā)展費和健康安全環(huán)保費是根據(jù)商業(yè)油氣勘探的特點,用于科技進步發(fā)展和HSE管理的支出;施工管理費是隊伍管理部門為管理組織經營活動而發(fā)生的各項費用。
3) 不可預見費,也叫做風險費,是指因施工中出現(xiàn)風險而投資預算時未考慮到的費用。
4) 利潤和稅金,是根據(jù)目前油氣地質調查二維地震項目主要采用的招投標形式,給予投標企業(yè)一定的利潤和稅金。
2.2.2 資料處理解釋費
資料處理解釋費主要是指野外施工后,在室內完成的后期處理解釋工作所需要的人員配備、材料消耗、設備配備等費用。資料處理解釋費一般占二維地震工程總費用的8%。
目前,商業(yè)性油氣開發(fā)物探二維地震計費方式有三種基本類型:固定費用+單炮費用×總炮數(shù)、計價物理點費用、千米費用。
2.3.1 固定費用+單炮費用×總炮數(shù)
2.3.2 計價物理點費用
在測線上每個激發(fā)點樁號激發(fā)一次為一個生產物理點,不同于固體礦產物探二維計價物理點的定義,油氣物探二維的計價物理點即為生產物理點(炮點),將固定費用折合到炮點費用,再加上本來的單炮費用,即為計價物理點的費用,計價物理點費用=單炮費用+固定費用/(測線長度/炮間距+1);合同結算價=計價物理點費用×炮數(shù)。此類型適合滿次覆蓋時的計費。
2.3.3 千米概算費用
千米概算費用合同的工作量是以實際施工各測線兩端炮點之間的距離來計算,與地震剖面的長度有直接關系,合同結算價=千米單價×工作量長度。此類型適合滿次覆蓋時的計費。由于其表現(xiàn)方式直觀,得到越來越多的運用。
油氣地質調查項目計費方式應該根據(jù)不同階段來選取,一般在向財政部申報預算階段時采取千米概算費用的計費方式進行匡算,在具體的實施方案出來后或者工程結算階段采取計價物理點費用或者固定費用+單炮費用×炮數(shù)的計費方式進行詳細測算費用。
二維地震屬于資本、人員和技術密集型工程,不但受地形地貌的影響,而且各項工作流程繁多、勾稽關系復雜,具有可變因素多、覆蓋面廣等特點。這就造成其預算標準編制的不確定因素多,合理確定計價依據(jù)難度大,所以在對二維地震定額的編制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結合油氣地質調查工作特點,合理確定計價項目和編制方法。
合理運用油氣地質調查經費,必須加強項目預算管理、細化預算科目,從源頭上規(guī)范財政資金的使用。制定二維地震預算標準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要依法合規(guī),符合國家、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法規(guī)制度、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二是由于商業(yè)性油氣勘探與公益性油氣地質調查的差異[6],不能完全照搬商業(yè)性油氣勘探二維地震的定額標準,要制定適應財政預算的公益性、基礎性二維地震預算標準。
由于基礎性、公益性油氣地質調查起步較晚,已完工的二維地震工程數(shù)量不多,相應的資料較少,現(xiàn)有定額不成體系。目前可參照石油公司等單位和部門已有定額,但需將其中不適用地調項目的取費科目和費率水平作出相應調整。
石油公司現(xiàn)有定額很多,如地形地類及生產日效可參考《人抬鉆地震勘探勞動定額(SY/T 5499—2019)》《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勞動定額(SY/T 5507—2012)》《車裝鉆地震勘探勞動定額(SY/T 5498—2012)》;地形地類的年定額天數(shù)可參考《石油物探施工工日勞動定額(SY/T 5491—2012)》;人員配備可參考《地震勘探采集工程勞動定員(Q/SH 0258—2009)》等。再根據(jù)地調局物探項目地域特點,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對進行適當調整,制定相應的年定額天數(shù)、生產日效、以及工資薪酬等基礎定額參數(shù)。
按照地調局《頁巖氣地面時頻電磁法技術規(guī)程》《頁巖氣調查地震資料采集與處理技術規(guī)程》《頁巖氣調查測井技術規(guī)程》《頁巖氣調查錄井技術規(guī)程》《頁巖氣調查鉆完井技術規(guī)程》等現(xiàn)行技術規(guī)范,依據(jù)《國土資源部項目支出預算管理辦法》(國土資發(fā)〔2013〕80號)、《地質礦產調查評價項目預算編制和審查要求》(中地調函〔2010〕88號)等文件的要求,通過可參照的定額,統(tǒng)籌計量人員配備、材料消耗、設備配備、生產效率等基礎定額數(shù)據(jù)以及充分考慮市場價格因素的工天價、材料價格、運輸單價、設備單價等有關技術經濟參數(shù)。以此為基礎計算人工費、材料費、其他直接費等直接費用,再結合間接費、管理費等,按“量、價、費”的模式,以清單計價的方式來編制全面、簡明的預算標準。
目前石油公司的二維地震預算定額通常采用軟件形式,通過輸入20多種不同參數(shù)的取值,由軟件來計算最后的預算標準建議值。結合財政資金預算管理特點,此種方法需要有具體的炮數(shù)估算或者甲方最終認可的炮數(shù)工作量,適用于實施方案階段,政府采購前期的價格控制數(shù)測算階段,工程核算、結算階段,但不適用計劃規(guī)劃階段的概算編制和立項論證階段的預算編制。
考慮到油氣地質調查工作和財政預算管理的特點,在編制“一上”預算申請時,還沒有具體施工方案和炮估算數(shù),只能將二維地震的各工序構成一個施工整體,統(tǒng)籌考慮不同接收線數(shù)、單線接收道數(shù)、儀器接收道數(shù)、道距、炮點距、地類、滾動道數(shù)、日效炮數(shù)、井深、藥量、檢波器串數(shù)等施工參數(shù)[7]對應下的定額。并針對地調項目常用的觀測系統(tǒng)參數(shù),簡明扼要地制定出預算標準取值,并制定相應的炮千米預算標準,方便用戶編制“一上”財政預算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