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霞 彭琳 劉林 胡美瓊
湖南省氣象災害防御技術(shù)中心 湖南 長沙 410007
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是根據(jù)項目所在地雷電活動時空分布特征及其災害特征,結(jié)合現(xiàn)場情況進行分析,對雷電可能導致的人員傷亡、財產(chǎn)損失程度與危害范圍等方面的綜合風險計算。從當前現(xiàn)場勘察方法來看,大部分以定性為主,對于定量化分析和判斷較少,做好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定量化方法研究,對于指導區(qū)域雷電災害防護,具有較好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以長沙磁浮工程長沙南站為例,從雷擊電子信息系統(tǒng)電磁防護和人員安全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提出勘察范圍,以期為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現(xiàn)場勘察提供具體思路和借鑒。
根據(jù)GB50343,建筑物接閃后LPZ0區(qū)內(nèi)磁場強度參照下式進行計算:
式中:i0----雷電流幅值(A);
sa----從雷擊點到屏蔽空間中心的距離(m)。
根據(jù)GBT21431-2008,參考美國通用研究公司研究結(jié)果,磁場強度為0.07Gs(約5.55A/m),可以造成計算機誤動作;磁場強度為0.75Gs,可以造成計算機假性損壞;磁場強度為2.4Gs時,可以造成計算機元件永久損壞。
項目接閃后,將對周邊建筑設施內(nèi)的電子信息設備造成影響,其影響勘察范圍,應參考周邊建筑物的電子信息系統(tǒng)防護需要,在不考慮屏蔽的情況下,項目接閃后,建議按照A級和B級防護的電子信息系統(tǒng)不會造成假性損壞標準進行勘察,C級以下按照不會造成永久性損壞的標準進行勘察。
結(jié)合2.1進行計算,對于具有A級和B級防護的電子信息系統(tǒng)建筑物,勘察范圍半徑R1為:
式中:imax----項目所在地歷史最大雷電流幅值(A)。
對于具有C級以下防護等級的電子信息系統(tǒng)建筑物,勘察范圍半徑R2為:
R2= imax/(380.4π)
長沙磁浮工程長沙南站歷史最大雷電流強度219KA,以此為例計算:
因此,在對長沙磁浮工程長沙南站的現(xiàn)場勘察中,應重點考慮項目周邊586米半徑范圍內(nèi)的具有A級和B級防護的電子信息系統(tǒng)建筑物;周邊183米半徑范圍內(nèi)的具有C級以下等級防護的電子信息系統(tǒng)建筑物。
周邊具有明顯接閃作用的設施,一旦接閃,將對項目內(nèi)的電子信息系統(tǒng)設備造成影響,因此,應加強對周邊可能接閃的設施進行勘察。
經(jīng)過計算長沙南站電子信息系統(tǒng)雷電防護等級采用B級,在不考慮屏蔽的情況下,應注意R1(586米)半徑范圍內(nèi)周邊可能接閃設施的勘察。在考慮屏蔽的情況下,長沙南站電子信息系統(tǒng)設備所在關鍵場所等效網(wǎng)格寬度W取4m,r取0.004米,則屏蔽系數(shù)SF為:
在LPZ1區(qū)內(nèi)磁場強度按下式計算
假設最大勘察半徑為R,則有:
imax=219KA,H1=59.5A/m,SF=3.27代入上式計算,R為402米,在項目現(xiàn)有屏蔽措施的情況下,應重點勘察402米半徑范圍內(nèi)的可能接閃物,做好重點防范。
假設土壤為均勻、單一土壤,不考慮大地回流,地網(wǎng)對散流無影響,則強度為I的雷電流流入土壤電阻率為ρ的大地時,離開球心(電流流入點)為r的土壤中,電流密度J和電場強度E為:
距離雷電流流入點距離為a的電勢V為:
關于脈沖電流的安全問題,引用IEEE Std80-2000所提出的人體所允許電流公式,由IEEE公式外推決定的體重為50kg和70kg,人體允許雷電流分別為18.34A和24.82A。
人體承受的最大跨步電壓Ukmax為:
根據(jù)IEEE觀點,雷電流沖擊情況下,人體沖擊電阻在300~500Ω范圍,分析中取400Ω。通過上式計算,雷電流波形在10/350μs時,50kg人體能承受的最大Ukmax為2.482KV,70kg人體Ukmax為3.3568KV;雷電流波形在2.6/50μs時,50kg人體Ukmax為6.5620KV,70kg人體Ukmax為8.8813KV。
假設人員步長為0.8米,雷擊點與人員中心點(兩腳與中心點前后差0.4米)水平距離為d,則人體承受的跨步電壓dv為:
按計算的Ukmax值的最小值來計算,對于長沙南站,I=219KA,ρ=103.3Ω˙m,代入上式,d=34.08m,因此需勘察項目接閃構(gòu)建周邊34.08米范圍內(nèi)的人員密集場所,做好人員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