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葉建珍
(江蘇省南通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手術室,江蘇 南通 226002)
肺癌根治術是治療肺癌的常用術式,可最大程度的將腫瘤切除,降低腫瘤轉(zhuǎn)移和復發(fā)的風險。開胸手術是肺癌根治術的經(jīng)典方式,但創(chuàng)傷嚴重,術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較大[1]。隨著腔鏡技術的發(fā)展,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開始應用,但該方式對手術醫(yī)師的操作技術及術中的護理配合要求較高[2]。本研究以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6例予以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為例,探討術中無縫隙配合護理小組的組建與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56例肺癌患者為醫(yī)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和無縫隙組各28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8例,患者年齡48-74歲,平均(63.0±8.0)歲,術前臨床分期Ⅰ期13例、Ⅱ期15例。無縫隙組中男22例,女6例,患者年齡48-75歲,平均(63.2±8.5)歲,術前臨床分期Ⅰ期12例、Ⅱ期16例。兩組間基礎臨床資料比較無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兩組均予以電視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治療,對照組在手術過程中實施常規(guī)的護理配合,做好術前訪視,完善手術用品準備,術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做好保暖工作,配合醫(yī)生需要傳遞手術器械,并做好三查七對工作。
無縫隙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組建無縫隙配合護理小組并實施無縫隙配合護理,方法如下:
(1)組建無縫隙護理配合小組:在護士長帶領下成立無縫隙護理小組,根據(jù)傳統(tǒng)護理配合方法、手術室的具體情況及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具體工作能力,將無縫隙護理配合小組細分為物品準備組、術中配合組和術中巡回組。
(2)無縫隙護理配合小組的應用:a物品準備組:常規(guī)準備好電子鏡手術系統(tǒng)及胸腔鏡配套器械相關物品后,再次仔細核對手術流程單,確保物品無誤,并仔細檢查各手術物品的功能完好性,確??烧J褂谩A硗鉁蕚浜瞄_胸手術相關物品及急救搶救用品,以備術中轉(zhuǎn)開胸及緊急搶救。b術中配合組:術中配合組主要由器械護士組成,在術前15min開始準備器械臺及手術臺面,與巡回護士共同清點器械及敷料,做好記錄。提前連接聲像機導線、冷光源導線及超聲刀等相關儀器,并調(diào)試光源、鏡頭的清晰程度,確保處于最佳功能狀態(tài)。術中出現(xiàn)鏡頭霧化時應及時以碘伏棉球擦拭。醫(yī)生將切除的腫瘤及淋巴結取出時,要妥善放入標本袋中,與巡回護士認真核對淋巴結個數(shù)。c術中巡回組:患者入室后巡回護士認真核對患者的信息,建立靜脈通道,協(xié)助麻醉醫(yī)生行氣管插管和脈壓檢測。術中調(diào)高手術室溫度,并配合保溫毛毯以減少熱量散失。配合醫(yī)生擺放合適的手術體位,并在受壓的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髖部,膝關節(jié)的內(nèi)、外側及內(nèi)外踝等部位粘貼壓瘡貼,在患者兩膝蓋之間放置軟枕。以約束帶妥善固定患者,防止墜床等意外事件。根據(jù)手術進程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隨時做好中轉(zhuǎn)開胸準備。切下的淋巴及腫瘤及時放入標準帶內(nèi),并貼名標簽,標注患者的信息后送檢。手術結束時與術中配合組再次核查器械物品,撤下各管線,并整理患者身上的血漬及衣物。
(1)比較胸腔鏡手術成功率。順利完成手術,未中轉(zhuǎn)開胸手術為胸腔鏡手術成功。
(2)對比兩組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
本研究中所得數(shù)據(jù)均錄入Excel軟件,并以SPSS26.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以(±s)、(%)表示,數(shù)據(jù)比較為t、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無縫隙組的胸腔鏡手術成功率為1 00.00%,對照組為85.71%,兩組的胸腔鏡手術成功率比較無縫隙組更高(P<0.05),見表1。
表1 胸腔鏡手術成功率(%)
兩組的手術時間比較無縫隙組更短(P<0.05),兩組的術中出血量比較無縫隙組更少(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比較( ±s)
表2 兩組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比較( ±s)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無縫隙組 28 152.01±30.02 199.32±25.30對照組 28 172.02±35.20 230.01±28.52 t值 2.403 4.260 P值 0.020 0.000
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雖然屬于微創(chuàng)術式,具有出血少、創(chuàng)傷少的特點,但術中所使用的儀器及設備較多,對于醫(yī)生的操作技術有更高的要求,且操作部位比較特殊,仍具有較大手術風險。研究證實[3],在胸部手術中與手術醫(yī)生形成高度默契的護理配合,能促進手術的順利完成,縮短手術用時。因此如何提高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中的護理配合質(zhì)量一直是手術室護士的不懈追求。
本研究結果中顯示無縫隙組的胸腔鏡手術成功率高于對照組,提示在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中組建無縫隙配合護理小組并實施無縫隙配合護理,可提高胸腔鏡手術成功率,降低中轉(zhuǎn)開胸手術率。無縫隙組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提示組建無縫隙配合護理小組,能縮短手術用時、減少術中出血量。無縫隙配合護理是一種連續(xù)性的、規(guī)范化的護理模式,旨在減少護理缺陷,確保整體護理質(zhì)量[4]。在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實施無縫隙配合護理,首先組建無縫隙配合護理小組,根據(jù)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的流程分別設置物品準備組、術中配合組和術中巡回組,提前制定無縫隙配合護理方案。由物品準備組負責手術器械及物品準備,術中配合組負責術中的器械維護及器械傳遞,術中巡回組負責患者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并與術中配合組共同負責物品的核查和清點。各小組成員各司其職,默契配合,確保術中護理流程的連貫性和專業(yè)性,減少護理漏洞和缺陷,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并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
綜上,無縫隙配合護理小組在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中的組建與應用,對于提高胸腔鏡手術成功率、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有顯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