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
1949年9月21日,在為新中國成立奠基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毛澤東同志充滿自信地宣示:“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xiàn)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中國人被人認為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xiàn)于世界?!?/p>
彈指一揮間,70年過去了。中國人民在70年間創(chuàng)造了感天動地的人間奇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步履鏗鏘、勢不可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闊步走進新時代。新時代為我國文化文藝、哲學社會科學拓開了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大繁榮、大發(fā)展的新未來新希望在深切召喚。
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這篇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再次強調了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意義,指出文化文藝、哲學社會科學是一個靈魂的創(chuàng)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這“一個靈魂”“兩個十分重要”,進一步闡明了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用。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是一個民族獨特的精神標志。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脈相通。五千年文明源流奔騰到如今,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fā)時代之先聲,為億萬民眾、為偉大祖國鼓與呼。這正是數(shù)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保持精神獨立性、擁有自己獨特精神世界的關鍵所在。
隨著改革發(fā)展日益深入,國內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人們的思想活躍度、觀念碰撞度前所未有,社會意識更加多元多樣多變,精神生活領域面臨一些不容回避的挑戰(zhàn)。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一些人價值觀缺失,是非、善惡、美丑的尺度發(fā)生變化甚至出現(xiàn)混亂,在一些人的價值觀上還產生了倒置。思想上、精神支柱上的種種問題,都能由此找到病根。
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每前進一步,都需要有把全體人民凝聚起來的共同思想基礎。文化文藝、哲學社會科學擔負著立心鑄魂的重要使命,更加需要在正本清源上持續(xù)展現(xiàn)新?lián)?、在守正?chuàng)新上不斷實現(xiàn)新作為,為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守土盡責,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勇猛精進。(本文節(jié)選自2019年第8期《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