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運西
前幾天,我聽到幾個姐妹在微信群里閑聊,有一個人說:“生完孩子后,除了可怕的‘游泳圈,更可怕的可能是,你打個噴嚏就漏尿了!”
妊娠會造成盆底肌損傷
女性朋友們的這些難言之隱總結起來就是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這類疾病是指盆底支持結構缺陷、損傷(妊娠、分娩、子宮切除手術)、衰老及功能障礙造成的疾患,主要包括壓力性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性功能障礙等。
國外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為11%~57%,65歲以上女性的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那么,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在哪里呢?懷孕就是造成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妊娠期,隨著子宮的增大,盆底承受的壓力逐漸增大,盆底組織會發(fā)生一系列的重塑過程,來維持盆底結構的整體性和功能的完整性。孕婦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鼓起,向下突出,重力軸線向前移,而使腹腔壓力和盆腔臟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宮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處在持續(xù)受壓中,導致逐漸松弛。所以,妊娠本身已經造成對盆底肌的損傷。
關于盆底康復的錯誤觀念
選擇生二胎的媽媽更要注意盆底疾病風險。相關統計顯示,二胎媽媽盆底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率比正常人要高三倍。這是因為二胎媽媽年齡普遍偏大,妊娠并發(fā)癥凸顯,分娩次數增加,孕期體重增加過度,巨嬰的概率增加,對盆底肌的損傷自然加重了。有一個錯誤觀念,就是很多媽媽想著生完二孩再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殊不知,如果一胎后不及時做盆底康復,二胎中出現脫垂的概率就更大了。
那么,如何對癥采取措施?建議有癥狀的患者和產后42天的產婦先接受評估及篩查,根據篩查結果給予不同治療。有臨床癥狀的,可接受盆底康復治療、輔助器具和手術治療;無臨床癥狀的,盆底肌力為1、2、3級(或評分低于60分),需接受盆底康復治療;盆底肌力為4、5級(或評分高于80分)則需要進行凱格爾訓練。
恢復盆底肌的最佳時期是產后42天至產后三個月,所以一定要抓緊時間。專家建議,治療應該盡早開始,而產后42天產婦惡露基本干凈,就可以進行盆底肌的評估與治療了。
凱格爾訓練效果顯著
盆底肌康復訓練的要點是,學習識別并有意識地控制盆底?。ㄈ绫锬驙睿?。正確的方法是收縮會陰和肛門,避免腹部、大腿內側、臀部的肌肉收縮。原則上先鍛煉Ⅰ型肌,再鍛煉Ⅱ型肌。
Ⅰ型肌鍛煉:緩慢收縮會陰及肛門達最大力,持續(xù)3~5秒,緩慢放松持續(xù)3~5秒。
Ⅱ型肌鍛煉:使用最大力快速收縮會陰及肛門后立刻放松,3~5次后放松6~10秒。
療程:每次鍛煉15分鐘,每天2~3次,6~8周為一個療程。
凱格爾訓練因人而異,自己選擇合適的動作與體位。配合腹式呼吸,收縮與放松相結合。
(摘自《大眾健康》2018年第10期 ? 圖/憐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