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蚊子太多,有人建議在家里養(yǎng)幾株食蟲植物豬籠草,其籠口處能散發(fā)芳香以吸引蟲子,蟲子一旦落入籠底,就會被籠中液體溺斃,慢慢被植株“消化吸收”。既能消滅蚊子又不用打藥燃香,何不來一株?
在熱帶叢林中,大量雨水沖刷以及高溫使得土壤中的氮素流失很快,對于攀附生存的豬籠草來說,獲得氮素就更為困難。幸好,雨林中數(shù)量眾多的昆蟲是很好的氮元素來源,于是選擇的壓力使其葉片發(fā)生變態(tài),成為捕蟲瓶。
但豬籠草的主食是螞蟻等陸生蟲類,對蚊子的捕獲效率實在太低,有時它們含水的捕蟲瓶甚至還會成為蚊子的滋生地,因此指望其滅蚊實在不靠譜。
此外,烏魯木齊市植物園總工程師孫衛(wèi)介紹,由于豬籠草對空氣濕度極為敏感,一般北方家庭的環(huán)境很難滿足其正常生長需求?;ㄊ欣镔u的豬籠草,大多是雜交的園藝品種——紅瓶豬籠草,在最低溫度25℃以上的溫室內(nèi)才能較好地成活,一般家庭環(huán)境無法達到其生長條件,很難養(yǎng)活,基本只能存活一兩周,因此不建議大家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