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失眠熬夜正在成為現代人的通病。它,作為天性,卻從來不是一件突如其來的事。多少人在夜里失眠,像一條小火慢煎的秋刀魚,翻來覆去……不像餓了隨便找點食物,填飽肚子即可,在睡覺這件事情上,人類經過了漫長的折騰和進化。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睡覺是沒有床的。任何平整、柔軟的地方都可以被睡在身下,原始人在洞穴里用的是獸皮、干草、樹葉。雖然那時候條件艱苦,但睡眠質量應該不錯,除了要擔心野獸,沒啥心事。
直到有一天,有個原始人開始睡不著,他想改善一下睡覺的環(huán)境。于是,人類的各種“初級寢具”隨之出現,木頭、石板、繩子……都是床最早的形態(tài)??脊艑W家在南非發(fā)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床,距今已有7萬多年。
此后,為了睡個好覺,人類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當然,起初它都停留在貴族層面,比如把床用黃金、白銀、玉石來做,這些材質除了顯得闊氣,大概并沒什么實際作用。于是,又想到用羊毛、羽毛……不同國家不同民族,開始在不同的道路上探索。
在古埃及,貴族的床有了四條腿,床面由皮革、亞麻繩或蘆葦編織而成,里面塞著毛皮、干草。在古羅馬,床墊用亞麻縫制而成,里面也塞羊毛。
在解決溫飽之后,人類總是喜歡追求更好的。比如,裝飾越來越復雜,頂蓋的高度成為地位的象征。
從羽毛、羽絨、羊毛、馬毛到棉花、豆殼、木屑、樹葉,各種植物纖維,只要是軟的,都可以睡起來。對于普通大眾而言,一直到近代,干草、秸稈都是床的主要填充物。1828年,有一個叫席夢思的人改變了歷史,他第一次發(fā)明了“彈簧軟包”。到了19世紀初,專業(yè)制作床品的機器開始出現,金屬床架開始流行,床的尺寸也開始標準化。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因為受到宗教禁欲的影響,歐洲人普遍都喜歡睡小床。不論是在梵高畫的自己的房間中,身高185cm的柴可夫斯基的臥室里,還是各種影視劇中,所有床都是小床。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小床暖和?
而在東方世界,床、床墊、床品等也一直在演變。講究的人家有子孫床、拔步床、長壽床等。普通人家,床也從土炕、木板床、繃子床一代代進化。1000多年前,棉花傳入中國,而在此之前,一般人家用的是柳絮、蘆花、稻草等。杜甫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那條“多年冷似鐵”的正是填充了楊絮的麻布被子。
北方的土炕,兼具床+沙發(fā)+餐桌椅的功能,冬暖夏涼,實用性超強。南方則喜歡用棕繩串成有一定彈性的棕櫚床。后來西方床品傳入,在上世紀又掀起一陣歐式風潮。
到現代,人類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開始對睡眠重視,并在2001年設立了“3.21世界睡眠日”。
同時,人們?yōu)榱怂瘋€好覺,在睡衣、枕頭、織物方面想了種種辦法。這里面,當然離不開各大知名睡眠品牌的探索。比如,為了讓睡不好覺的人類感受到超現實睡眠體驗,BEYOND SEVENSTAR與VISPRING就在寧波東錢湖柏悅酒店布置了一個“織眠空間”。
在這里,尤為重磅的是一張價值40萬的床墊,這款創(chuàng)始于1901年的英國國寶級手工床墊品牌,屬英國皇室御用,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婚床就是它家定做的,每一張都必須經過8周時間制作,最貴的床墊超過100萬元。每一份考究,為的都是讓人類感受到極致的睡眠體驗,從而在7分鐘內盡快入睡。
從以天為被以地為床,到“織眠空間”,人類追求好覺的腳步從未停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