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寧波市鄞州區(qū)中河街道宋詔橋初級中學 浙江 寧波 315192)
廚房實驗是指利用家庭廚房用品來進行物理實驗,從而對物理進行學習和探討的活動.筆者把廚房實驗理解為一種科學實驗.它一般具備以下幾個主要特征:
(1)使用的物品一般來自廚房,人人都能用的或者是容易買到的日用品和材料;
(2)實驗結(jié)構(gòu)簡單易懂;
(3)實驗的實施毫無問題;
(4)實驗時間短;
(5)一般情況下會產(chǎn)生特別的情感效果:意外、驚訝、驚奇、歡欣鼓舞、疑惑,等等;
(6)廚房實驗適用于物理課堂教學,具有趣味性,經(jīng)??梢哉{(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學生實驗或家庭實驗.
物理知識:大氣的壓力、壓強
根據(jù)理想氣體的物質(zhì)定律,通過冷卻瓶中封閉的空氣可以把一枚煮熟的雞蛋吸入瓶中,如圖1所示.
材料:氣球或煮透剝了皮的雞蛋,寬頸奶瓶,冷水和熱水或紙張和火柴.
布局和實施:
把一張燃燒的紙放進瓶中.火焰熄滅后,把煮透剝了殼的雞蛋放到瓶口上,雞蛋便會被吸入瓶中.另一種做法可以按下列方法進行:用熱開水沖刷玻璃瓶,把雞蛋放到瓶口上,然后把瓶子放進冷水中.雞蛋同樣會慢慢地被吸入瓶中.接下來把瓶子翻轉(zhuǎn)過來,雞蛋就會從里面把瓶口封住,給瓶子加熱,雞蛋便會重新從瓶中滑出.
圖1 瓶吞雞蛋實驗示意圖
就實驗而言,雞蛋和瓶頸的大小是否合適非常重要.
瓶頸要正好適合雞蛋,但不能讓雞蛋掉下去.如果沒有合適的瓶子,也可以用氣球替代.把氣球套在任何一個瓶子的瓶頸上.氣球會在冷卻瓶子的過程中被吸進瓶內(nèi),并在瓶內(nèi)給自己“沖上氣”.
物理知識:壓力、氣壓、壓縮
罐子中的水煮開后,迅速冷卻罐子,氣壓可以壓扁罐子,如圖2所示.
圖2 壓扁罐子實驗示意圖
材料:空飲料罐,裝有冷水的器皿,酒精燈或其他猛烈的熱源,能把罐子從熱源上拿下來的鉗子.
布局與實施:
在飲料罐中放少許水,然后放到熱源上加熱.把開口向下的罐子浸泡到至少1 cm深的冷水中,罐子就會一下子被壓扁.
物理知識:密度、浮力、漂浮、懸浮、下沉
一枚雞蛋在食鹽溶液和純凈水的分層中漂浮.用這枚雞蛋可以說明液體和物體的密度的關系,可以確定物體在液體中是下沉、漂浮還是懸浮,如圖3所示.
圖3 漂浮的雞蛋示意圖
材料:透明容器(容積:約0.5 L),容器(容積:至少0.2 L), 糖(約100 g),生雞蛋.
布局和實施:
給一個透明的容器裝上約三分之一的水,然后在每100 mL水中放入約50 g的糖,攪拌成濃糖溶液.把一枚生雞蛋放入溶液中觀察變化,把雞蛋往液體下面按時,可以看到雞蛋又相當迅速地浮出水面.
水通過溶液分層,必須非常小心地進行,以避免兩種液體攪合在一起.倒水時必須以細水長流的形式,水需經(jīng)過平放在離液體表面很近的湯匙慢慢添滿容器.其他方法是,讓水流到已經(jīng)漂浮的雞蛋上,或者把裝溶液的容器斜放,讓水慢慢地沿著邊沿往里流.這時把雞蛋放進液體,必須用手指把它慢慢按到水下后才可松開.
雞蛋大約會漂浮在容器一半高的地方.如果把完成的實驗放在沒人打攪的地方,這個狀態(tài)可以維持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星期,因為水和溶液通過擴散混合得很慢.當然也可以事先把雞蛋放在水里,來說明這時的雞蛋會下沉.此外,可以測試雞蛋是否新鮮.不新鮮的雞蛋會浮在水面,這是因為雞蛋的內(nèi)部因逐漸腐敗分解成了氣態(tài)成分,后者通過透氣的蛋殼外泄.
該實驗的另外一種簡單方法是使用兩種不會混合的液體,容器里裝上一半水,一半煤油,此外再放入一支小蠟燭(比如茶燭).液體分離后,煤油會浮在水上,蠟燭則懸浮在兩種液體之間的分界處.簡化了的實驗的代價就是少了學生的驚訝,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清楚地看到我們用了兩種不同的液體.
物理知識:反射鏡、凹面鏡、凸面鏡、圖像
用一把湯匙就可以證明凸面鏡產(chǎn)生正立的虛象,凹面鏡在一定條件下產(chǎn)生倒立的實像.
材料:表面沒有什么刮痕的金屬湯匙,可以放大的化裝鏡.
布局和實施:
從約30 cm遠的地方看湯匙的拱形部分時可以看到自己.拱形部分指向面部(凸面鏡)時,可以看到一個正立的虛像(圖4).反之(凹面鏡),則可以看到一個倒立的實像(圖5).
圖4 凸面鏡的成像
圖5 凹面鏡的成像
在化裝鏡中可以看到自己放大了的正立像,這也與凹面鏡有關.只有遠距離看這樣的鏡子,鏡像才是倒立的.
物理知識:黑色物體、反射、散射、吸收作用
用黑布蓋住某個容器,然后在上面開一個小洞.由此可以說明沒有一種物體是理想的黑色,即沒有一種物體可以完全吸收射在它上面的光.
材料:任何顏色的不透明的容器(如杯子),不透光的黑布或黑色的紙(面積要大于容器口),剪刀.
布局與實施:
在一塊黑布的中間剪一個直徑約5 mm的小洞,然后把它蓋在一個開口的容器上,如圖6所示.這時的小洞無論如何看上去要比周圍黑,這并不取決于所選的布料有多黑.令人驚訝的是即使容器內(nèi)部是白色的,實驗的結(jié)果亦是如此.
圖6 “黑色體”
物理知識:力、表面張力、表面能
液體致力于把自己的表面縮小到最低的限度,可以使吸管動起來.
材料:帶節(jié)的吸管或金屬線(直徑約1 mm),肥皂液,淺平的容器(底面:至少10 cm×25 cm),圓珠筆,切刀.
布局與實施:
把4只吸管剪斷,套在一起(每個開口都用圓珠筆撐大),形成長方形(尺寸:約8 cm×20 cm),然后把一只關節(jié)被剪斷的吸管橫放在長方形上,如圖7所示,抓牢并浸入肥皂液中.只要兩邊形成的皂膜完好無損,即使松開活動吸管,它也能保持不動.一邊的皂膜一旦遭破壞,吸管就會快速地滑向完好無損的另一邊.這時另一邊的皂膜隨即消失.
圖7 皂膜驅(qū)動裝置
這個實驗也可以用相應的金屬線替代吸管進行.
物理知識:摩擦、靜摩擦、靜摩擦系數(shù)
每種材料都因接觸面不同而具備不同的靜摩擦系數(shù).這一點特別適合玻璃和布料上的軟木塞,所以沒有木塞起子也可以從空瓶中取出軟木塞.
材料:長頸葡萄酒瓶(瓶口越來越細的那種),可以很好地塞住葡萄酒瓶的軟木塞,洗碗布,打包帶.
布局與實施:
把一個軟木塞完全塞進一個空瓶后,再把洗碗布的一個角放進酒瓶(最好把洗碗布轉(zhuǎn)一下).洗碗布要伸進瓶頸約10 cm.把瓶子的口向下拿好,把軟木塞搖晃到洗碗布上,如圖8所示.軟木塞不可傾斜在瓶頸處或橫擋住瓶頸.否則需把洗碗布拿出來重裝,再把軟木塞搖晃到洗碗布上.抓住洗碗布往外拉,整個軟木塞就會隨之滑出來.
圖8 從空瓶中取出軟木塞示意圖
物理知識:力、脈沖、彈性碰撞
通過在墻上多次敲打瓶子可以把葡萄酒瓶的軟木塞從瓶頸中推出來.
材料:一瓶原裝沒開啟的葡萄酒,洗碗布或其他可以減小沖力的材料,牢固的墻.
布局與實施:
把一塊足夠大的洗碗布折成幾折,折出的越厚越能減小碰撞時的沖力,并且折后的大小也要適合酒瓶瓶底大小.把折好的洗碗布平放在墻上,葡萄酒瓶按水平面拿好,瓶子的底部對準洗碗布,然后用力反復向洗碗布上碰撞,如圖9所示.
圖9 不用起子打開葡萄酒瓶蓋示意圖
這樣來回幾次,軟木塞就會松動,再繼續(xù)下去,軟木塞最終會被幾毫米幾毫米地推出瓶外.瓶口如果有保護膜,必須在實驗開始前取掉,以避免軟木塞滑不出來.
為安全起見,做實驗時雙手必須帶護手.
盡管有許多可以理解的顧忌,但必須勇敢面對實驗,特別是不要被剛開始敲打時出現(xiàn)的玻璃破裂聲嚇倒:每次敲打后出現(xiàn)的可怕聲音,是軟木塞松開的信號.
最后,筆者用《新課程標準》中的一些觀點,作為本文的結(jié)尾:“科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的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學生具備的科學實驗技能是學習和進行探究活動的基礎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