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琳
任何學習,興趣都是強勁的內驅力。少兒美術學習,興趣尤其不能缺失。有興趣,不用老師循循善誘,學生就會興味盎然、樂此不疲;沒興趣,任隨老師苦口婆心,學生仍然味同嚼臘、苦惱不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tài)度”。(引自《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
一、興趣取向,了解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認知特征
學生是教育主體,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保持持久注意力,就必須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特征及認知習慣有較全面的把握?!皞鋵W生”也就是教師課前必須做足的功課。小學低段不同于高段,低段孩子偏愛童話、神話類故事;高段孩子則喜歡驚險、神秘及惡作劇。如果將低段童話引入高段課堂,學生會覺得“小兒科”、“幼稚”;反之,低段孩子對于“神秘事物”也茫然不知。
二、人格魅力,教師充分展示自我的武器
要讓學生喜歡美術課,首先就要讓學生喜歡上這位老師。溫和親切的言語、大方得體的舉止、高雅優(yōu)美的裝扮、激情飽滿的教學都是吸引學生的有力武器。
其次,需要構建健康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充分體驗平等、自由、尊嚴、理解、信任、寬容、友情,并引導、激勵、鼓舞、于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與人生態(tài)度。老師只有將自己與學生放在相同的位置,平等對話,他們才會向你敞開心扉,述說心中那一個個充滿稚趣的童話,發(fā)自內心地親近老師并對美術產生強烈的興趣。
再次,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扎實的專業(yè)技能也是吸引學生的有力法寶。當一名教師在講臺上游刃有余地展示著自己過硬的基本功時,孩子們早已為你的才華所折服,無意中他們已然成為你小小的粉絲。當孩子們眨著大眼認真地對我說長大了要當和我一樣的美術老師時,我的心里滿是感動,為學生,更為自己。
三、教學手段,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少兒美術教學是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滲透于教學之中的,傳統(tǒng)的教學講授模式只會讓孩子們感覺枯燥而失去興趣,這就需要教師盡可能豐富地調動各種教學手段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低段孩子易對新鮮事物產生強烈好奇心,新課導入時,我常會用一些趣味性強的教學方式,“魔術”、“謎語”、“講故事”、“游戲”、“視頻”、“表演”等等都不失為好的方法;教學中間環(huán)節(jié)中又常設法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去進行體驗,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全方位上陣,“玩中學,學中玩”,孩子們樂在其中,對事物的感覺也就相對到位了。如一年級《好吃的水果》一課,我先是用幾則謎語導入新課,學生頓時來了興趣,同時也集中了注意力。接下來,通過讓他們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甚至嘗一嘗的方式,加大加深了他們對水果的印象,不僅開心地學到了知識,也為后期創(chuàng)作作好了準備。
四、因人施教,放大孩子的閃光點
少兒美術教育并非要將每個孩子培養(yǎng)成未來的藝術家,而是培養(yǎng)其整體素質,促進其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力的提高。學習中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肯定存在的,有的孩子在學習中整體感覺不錯,有的則相對弱一些,但是每個孩子都有其自身的閃光點,這就需要老師做個有心人仔細去觀察、分析每個孩子。有的孩子用筆大膽,頗有豪放之氣;有的色彩感覺很好,充滿童趣;有的造型生動,想象力豐富;有的畫面細膩,一絲不茍。對于孩子作品我們不能以成人觀點去評品優(yōu)劣,不論孩子的作品有多少不足,只要抓住一點長處并將之放大,適時表揚,充分鼓勵,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們就會獲得一種被肯定的愉悅,繼而更能保持對美術學科的濃厚興趣。
五、尊重孩子,注意教學活動后的每個細節(jié)
教學活動一結束,孩子們之前種種興趣持久表現的結果就誕生了一幅幅五彩繽紛、充滿童趣和想像力的作品,這時孩子們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最后肯定與鼓勵。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老師一定要尊重孩子,從他們的感受出發(fā)注意每個細節(jié),設身處地為他們考慮。
再有一個細節(jié)就是學生迫不及待地交作業(yè)時老師的態(tài)度。記得一次我剛上完課帶著疲憊回到辦公室,對面教室的一名孩子就小鳥般飛到我窗邊來交畫。當我看到他的畫缺少背景,色彩也很平淡時,就不耐煩地告訴他還需要再添背景與強調色彩,說完,我就看到一雙亮晶晶的眼睛頓時灰暗了下去,然后他轉身慢慢回到了教室。這時看著他小小的背影,我心里很是內疚:為什么我就不能耐心一點呢!我竟然無意中傷害了一個積極的孩子,也許還摧毀了他建立起的對美術的極大興趣??墒?,悔之晚矣!果然,后來交作業(yè)他就不再如以前那般積極了。為了彌補,在后來的美術課中,我特別關注他,一發(fā)現他作品中給我的驚喜,我就忙不迭地表揚鼓勵,終于,那顆快樂的童心又被我拾回來了!吃一塹,長一智,對于后來積極交作業(yè)的孩子我是再也不敢“怠慢”了!
除了上述的幾點外,對于美術學科的興趣培養(yǎng)與保持,其實在教學的前前后后還有很多需要老師注意和留心的。比如讓教學與生活相聯(lián)系,學生才有真情實感;讓學生走出教室,感受大自然,他們也才能有真切感悟……但是不論何種形式,最終還是要求老師做個有心人。我們的教學只有始終讓學生有一種期待,有一種無法抗拒的吸引,我們才能實現美術教育所負擔的教學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