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010000)
作品分析對聲樂演唱起到很大的作用!演唱者能對聲樂作品進行深刻的分析和了解使得他們更好的將作品進行表達。聲樂演唱表達的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更是演唱者對情感方面表達的一種藝術。所以演唱者在演唱作品時情感的表達尤為重要,演唱者如何知曉作品具有怎樣的情感呢?那么在本文作者以作品《共和國之戀》為例:首先要了解作品的背景,接著就要去了解和分析作品了。本文從以下幾點對作品進行了分析:1.句式結構分析.2主題旋律分析.3和聲調性分析.4音樂織體分析.5表演問題分析。
《共和國之戀》是由作曲家劉為光和詞作者劉毅然共同完成的一部藝術歌曲,是一部大型電視劇《生死相依我苦戀著你》的主題曲。這首作品柔美而細膩,莊重而抒情,作品深刻的表達了作者偉大的愛國情懷,其中一部分講述了以錢學森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在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依然能面對種種困難,同時對祖國的事業(yè)偉大奉獻的故事,歌曲是由女高音所演唱的,情感真摯,結構規(guī)整,是一首倍感親切,真實的音樂作品。
唱者在演唱本首作品時,要對作品進行深刻的分析和了解,了解作品的結構組成,在精細的總結出每一部分是由幾小節(jié)所構成的。這樣才能更精確的了解到哪一段是起伏,哪一段是高潮,哪一段是轉折?!豆埠蛧畱佟肥怯汕白啵适径蜛,對比段B和尾聲所構成,前奏8小節(jié),呈示段是四句體樂段,a句是主題句,a1是a的重復變化樂句,a’是a1的重頭變尾樂句,也是主題句的重復部分,b是前三句的對比樂句。
B段是對比段,同時是四句體樂段,B段的尾句是A段的主題材料重復局,主題句是c句,c1是主題句的重頭變尾句,a1和b1是呈示段的再現(xiàn)部分。在分析的過程中就會體會到A段與B段在情感表達上的不同之處,本曲目分為前奏,呈示段A,對比段B和結尾。演唱者在演唱呈示段時伴隨著婉轉而抒情的主題動機,作品悠揚而動人。對比段B由八度音程所構成的主題動機,具有鮮明的色彩,達到了全曲的高潮。表達了作者對科學家的贊揚之情。分析作品的內在結構,演唱者將作品的結構組成進行深刻的了解才能將曲目得以更好的演繹。
由于作品的旋律動機不同導致每一首作品的主題旋律都是不同的。同時體現(xiàn)出作品的不同特點和內在含義的不同。作品的主題旋律分析對演唱者演繹作品起到很大的作用!本作品呈示段由上行級進音構成的婉轉而抒情的主題動機,勻稱的八分音符,顯得舒展寬廣而自然,a1句是主題材料的延伸,由附點音符變?yōu)榍蟹忠舴?,更抒情的表達了作者的內心,a’是a1的對比樂句,節(jié)奏相同,旋律色彩鮮明。主題旋律動機分析就使得演唱者可以對作品進行一小節(jié)一小節(jié)的分析,從主題動機來看,演唱者要具備飽滿的氣息,舒緩自然地演唱,這時的內心是充滿陽光,a1句是主題句的延伸,演唱者要有很激動的情緒帶有抒情的表演。a’是a1的對比樂句,雖說節(jié)奏相同,演唱者也要將鮮明的旋律特點表達出來。
對比段B的主題句是由八度音程所構成的主題動機,很有特點,達到全曲的高潮,表達作者對祖國科學家的贊揚之情,c是主題句的重頭變尾部分,結束小節(jié)以下行級進的特點音符構成,表現(xiàn)了主人公內心的凄涼。B段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演唱時要帶有飽滿的氣息和激動的情緒,演唱者要將內心的情懷深刻的表達。C句是主題句的相似樂句,僅僅是句尾有所變化,演唱者在情緒上也要有所轉變,要表現(xiàn)出主人公內心的凄涼。
a’’和b’分別是呈示段a’’和b的完全再現(xiàn)部分。又回到了主題素材,這種寫法統(tǒng)一性比較強,使得整首作品帶有回歸感。演唱者一定要將這種情感表達出來。
作品中的和聲調性分析對聲樂演唱者演唱作品尤為重要?!豆埠蛧畱佟返那白?,A段和B段的和聲都比較穩(wěn)定流暢,演唱者要運用靈活的氣息來支撐自然而相對穩(wěn)定的情緒,作品從三度開始都為主和弦,中半落在屬和屬VII到主的完滿終止,完滿終止是相對穩(wěn)定的,歌唱時要保持聲音的穩(wěn)定,舒展,同時將氣息平穩(wěn)的運用。尾聲部分很有特點,全曲倒數(shù)第三小節(jié)中運用了交替變和弦,色彩鮮明,演唱者要注意到最后一點,在演唱過程中要將這一和弦精確地表達出來。同時交替變和弦的出現(xiàn)會引出一種降號調的感覺,最終和弦依然回到穩(wěn)定的主音和弦上。
作品的前奏運用了合唱化織體,演唱過程中要具有一定的統(tǒng)一性和完整性。呈示段的前七小節(jié)運用的節(jié)奏和弦化織體,節(jié)奏和弦化織體將聽眾帶入到一種活躍爛漫的意境當中,演唱者要將飽滿的氣吸進行靈活的運用。后九小節(jié)為分解和弦織體,曲目具有流暢性。B段的前六小節(jié)為大分解式的織體,后幾小節(jié)為節(jié)奏和弦化織體,尾聲部分的前七小節(jié)為分解和弦織體,后面為節(jié)奏和弦織體,三種節(jié)奏織體的結合,既沉穩(wěn)莊重又有多聲部的共鳴感,既活躍歡快由具有舞蹈性格,體現(xiàn)了伴奏織體的多樣化。演唱者要將這三種和弦的結合完美呈現(xiàn)給聽眾,同時既要體現(xiàn)曲目的平穩(wěn)又要體現(xiàn)作品的流暢性。幾種伴奏織體的結合使作品產(chǎn)生一種多聲部的共鳴感,演唱者要深刻體會這種共鳴感加以深情的表演。
呈示段的主題句婉轉起伏,旋律清晰,流暢。演唱者要支撐好氣息,投入情感,用嘴委婉真摯的熱情去演唱,第二句的情緒逐漸遞增,需要氣息與情感相結合來抒發(fā)內心的感觸,第三句要舒緩連貫,第四句就需要演唱者加大演唱力度了。
B段的主題句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演唱者要帶有情感的加大演唱的力度,同時需要演唱者將氣息更好的支撐下去,在演唱過程中,高低音符的結合要完美,第二小句是重復樂句,是演唱者更容易表達情感的樂句,a’和’b’是A段的再現(xiàn)部分,突出主題材料,有回歸感,在這一部分中,演唱者要去訴說歌曲的內涵更要伸展流暢,生動真實的演唱,去表達這種熱愛祖國的真情。
聲樂演唱是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作品背景分析對聲樂演唱起到很大的作用!作品的背景介紹了整首作品的風格特點,演唱者掌握了曲目的內涵從而更真摯,更細膩的表答內心的情感。作品分析對聲樂演唱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力,演唱者在演唱作品時離不開對作品深刻的分析和了解。分析作品包括以下五種:1.句式結構分析 2.主題旋律分析 3.和聲調性分析 4.音樂織體分析 5.表演問題分析。演唱者要對每一種分析進行滲透的了解和吸收。從而將帶有情感的音樂展現(xiàn)給每一位聽眾。要想完成一首好的作品演唱者要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對作品進行深刻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