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lee
《復仇者聯(lián)盟4:終局之戰(zhàn)》是漫威超級英雄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下稱“MCU”)的第22部電影。
這部作品被視為MCU上一個傳奇階段的結束,也被視為下一場偉大冒險的開始。多名MCU的經(jīng)典角色,將在本片中完成最后一次亮相,為MCU的粉絲留下無盡的感動和懷念。
MCU是影史上最成功的聯(lián)動電影宇宙,之前21部電影的全球總票房合計接近186億美元,平均每部作品票房8.4億美元。它在電影娛樂史上的地位同樣是劃時代的—首次證明“英雄集結”的模式能在電影業(yè)取得成功。
當下MCU如日中天,并將迎來鋪墊11年后最浩蕩澎湃的高潮,然而這座娛樂帝國與曾在人類歷史中真實存在過的任何帝國一樣—雄偉,但并非無懈可擊。它在發(fā)展路上被詬病的若干問題迄今仍未解決,新的隱憂同時也逐漸露出苗頭。
所謂的“英雄集結”模式,即某個系列先推出一些分別聚焦于單個角色的作品,再推出將這些角色云集起來的作品。這在超級英雄電影領域尚屬首次。
之前的超級英雄電影,要么只有一兩位英雄唱主角。超人、蝙蝠俠、蜘蛛俠、綠巨人、夜魔俠等亮相過大屏幕的超級英雄,一開始都是單打獨斗,頂多蝙蝠俠身邊有個羅賓、夜魔俠搭配上艾麗卡。有的是一大群英雄當主角,但英雄沒有提前亮相于個人電影的待遇?!禭戰(zhàn)警》系列和《神奇四俠》系列,就屬于這一類別。
而MCU的策劃節(jié)奏,則是先推出鋼鐵俠、浩克、雷神、美國隊長等英雄的個人電影后,再讓他們集結到《復仇者聯(lián)盟》中,共同對抗新的超級反派。這種先講述一群英雄的個人特點再讓他們集合的模式,過去沒有人玩。
沒有人玩的原因很簡單:效益成疑。先鋪墊再集結,增加了觀眾的觀影負擔。譬如MCU的復仇者聯(lián)盟創(chuàng)始成員共有七人(神盾局局長、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綠巨人、黑寡婦、鷹眼),每個人都用一部電影鋪墊的話,觀眾就要先看七部電影才能了解完整的來龍去脈。沖著娛樂而來的觀眾們未必有這種耐心,導致集結電影很可能只是一場制作方的“自嗨”,而沒有足夠的經(jīng)濟收益。
漫威超級英雄電影宇宙的成功,離不開《鋼鐵俠》這個“良好的開端”。
但MCU卻克服了鋪墊的困難,令該系列的第一部大集結電影《復仇者聯(lián)盟》得以最終問世。成功竅門同樣很好理解:擔綱鋪墊重任的作品十分出色。
2007年上映的 《鋼鐵俠》 是MCU的第一部作品。在超級英雄漫畫市場,鋼鐵俠本來只是二線角色,但《鋼鐵俠》電影所塑造的主角形象,有別于其他銀幕上赫赫有名的英雄。鋼鐵俠嘻嘻哈哈、玩世不恭,與大銀幕常見的那些苦大仇深、自我懷疑、天神下凡的英雄截然不同。鋼鐵俠形象別開生面,電影票房、口碑雙豐收。MCU的出品方漫威影業(yè)因此有了財力投入更多資源,為《復仇者聯(lián)盟》布局。
漫威超級英雄電影宇宙的成功,離不開《鋼鐵俠》這個“良好的開端”。相應的反例,是漫威死對頭DC打造的“DC衍生宇宙”(DC Extended Universe,下稱“DCEU”)。DCEU原計劃以2011年上演的《綠燈俠》來打響頭炮,最終引出“正義聯(lián)盟”大電影。然而《綠燈俠》表現(xiàn)崩盤,DC不得不打消以其作為開門作的念頭。這證明有一部真正的“開山之作”何其重要。
《鋼鐵俠》上映之前,漫威未必有信心該作品能夠大賣,但還是在演職員字幕后,放進了一段小片段(這些小片段國內稱為“彩蛋”),引出促成英雄集結的靈魂人物神盾局局長。《鋼鐵俠》最終取得成功,這就意味著神盾局這個伏筆可以繼續(xù)往組建復仇者聯(lián)盟的方向演繹。其后MCU第二部作品《無敵浩克》的片尾彩蛋直接出現(xiàn)鋼鐵俠本人,觀眾開始意識到漫威要讓不同電影的主角互動起來的決心,胃口終于被完全吊起。觀看MCU電影逐漸成為慣性,漫長的鋪墊反而成功變成醞釀英雄集結高潮情緒的源泉。
《復仇者聯(lián)盟》的票房為15.2億美元,超過之前鋪墊的任何一部描寫單個英雄的電影。真正嘗到“英雄集結”甜頭后,漫威接下來的決策也十分有頭腦,“扼守地盤”與“開拓疆土”同步進行。
“扼守地盤”就是繼續(xù)講述復仇者聯(lián)盟成員各自新的冒險。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三巨頭”的續(xù)集先后投拍。這些已經(jīng)得到觀眾認可的角色,無疑是保持MCU熱度的最基本保證。
“開拓疆土”則是為未來MCU更大的發(fā)展格局布局,令MCU不但長盛不衰,更進而蒸蒸日上。
最初級的布局方式,自然是增加英雄?!睹绹犻L2:冬日戰(zhàn)士》正片中引入了獵鷹,片尾彩蛋中介紹了快銀和緋紅女巫。而《復仇者聯(lián)盟2:奧創(chuàng)紀元》引出了新英雄幻視??煦y和緋紅女巫后來在《復仇者聯(lián)盟2》中正式亮相,而獵鷹和幻視則在雖是按個人電影名義推出、實際上卻是英雄集結規(guī)模的《美國隊長3:內戰(zhàn)》中扮演重要角色。
還有更多的新英雄或英雄團隊的個人電影系列相繼推出,而這些作品的功能,不只是介紹新英雄,還起著擴充MCU世界觀的作用。后一種作用代表了MCU的高級布局方式。譬如《銀河護衛(wèi)隊》系列為MCU引入了更宏觀的宇宙圖景,《蟻人》系列引入了量子世界,《奇異博士》引入了“平行宇宙”概念。這使MCU的故事背景不再局限于紐約、局限于地球,而是更加包羅萬象。升級的故事背景代表升級的視覺奇觀,而這正是MCU作為幻想類電影吸引觀眾的最大魅力?!躲y河護衛(wèi)隊》系列的宇宙場景和《蟻人》系列的量子世界場景都非常奇幻瑰麗,頗為激蕩想象力,從而令MCU的吸引力繼續(xù)攀升。
《復仇者聯(lián)盟》之后,MCU電影還在創(chuàng)作風格方面追求變化。譬如《銀河護衛(wèi)隊》系列定位銀河冒險,科幻風格最明顯;《奇異博士》則法術連天,更偏重于魔幻;《美國隊長2》融合了間諜故事的元素,有驚悚片的感覺;《蟻人》系列則往合家歡動作喜劇的風格不斷靠近。風格多樣化為MCU注入了不同的新鮮感,令觀眾沒那么容易產(chǎn)生“審美疲勞”。
從恐怖分子手里逃脫的鋼鐵俠
漫威煞費苦心,打造出MCU這樣一個史無前例龐大的電影宇宙,也從中收獲大量財富和贊許。不過隨著MCU體量日益龐大,來自業(yè)內人和輿論的質疑聲音也不絕于耳。拍攝過《終結者》《異形2》《阿凡達》等經(jīng)典科幻電影的卡梅隆,就對MCU不以為然。他認為“科幻片被這種類型的電影占據(jù)得太久”。
所謂的“這種類型”,指只重視“幻想”、淡化“科學”的電影。這一類電影只是為了娛樂觀眾而展示視覺奇觀,而缺少對科學的真正嚴肅思考??仿∠M?,像《火星救援》《地心引力》這種對現(xiàn)實科學細節(jié)有嚴肅考慮的科幻片,能更頻繁地出現(xiàn)。然而MCU的成功,令趨利避害的電影商人們更樂意投資超級英雄電影,導致超級英雄電影成為當前科幻電影市場上最占支配地位的類型。
漫威對所謂“黑暗”“深沉”主題的回避,完全是由市場定位決定的。
美國隊長與黑寡婦神情嚴肅
銀河護衛(wèi)隊
當卡梅隆從科幻電影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角度來評價MCU時,更多人從MCU本身格調的方向來批評漫威。這些年來,MCU受到的最大批評,是“沒有深度”,停留在“爆米花”水平。
須知,超級英雄電影來源于超級英雄漫畫,而超級英雄漫畫史上發(fā)人深省的故事數(shù)之不盡。最經(jīng)典的是DC發(fā)行的《守望者》漫畫,通過將現(xiàn)實中冷戰(zhàn)的壓抑氣氛完美融入故事,帶給讀者無盡的震撼。該作品甚至在2005年被《時代》雜志評為“1923年至今百部最佳英文小說”之一。
但MCU的電影已經(jīng)出到第22部,卻始終未誕生真正發(fā)人深省、借超級英雄世界來關照現(xiàn)實的“深度”作品。這令輿論傳出不少失望的聲音。最典型的是《美國隊長3:內戰(zhàn)》。這部電影改編自漫威漫畫中的“內戰(zhàn)”大事件,而《內戰(zhàn)》漫畫是漫威最受稱贊的系列之一,通過講述超級英雄們是否愿意接受政府監(jiān)管的思想碰撞,觸及大量政治學、倫理學、心理學等學科思考的內容。但電影《美國隊長3》的主題則非常俗套,英雄們不是因為是否同意接受監(jiān)管而陷入內戰(zhàn),而是因為彼此的個人恩怨糾纏而大打出手。電影的思想水平與趣味相比起原著,完全望塵莫及。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xiàn)在《雷神3:諸神黃昏》中。諸神黃昏本來是一個詮釋“宿命論”的北歐神話故事,漫威中的“諸神黃昏”大事件同樣悲壯。然而《雷神3》完全避開了沉重的話題,反而將“諸神黃昏”搞成一部喜劇。即使本片的娛樂性確實非常到位,但仍然有粉絲對漫威“避重就輕”感到失望。
漫威對所謂“黑暗”“深沉”主題的回避,完全是由市場定位決定的。盡管漫威不介意做一些多樣化的風格嘗試,但它似乎長期堅信觀眾為娛樂而來,對沉重話題并不感冒。玩深沉就是“趕客”,而漫威不愿意丟失客源。
所以漫威一直給人“合家歡”的感覺。即使到了《復仇者聯(lián)盟3:無限戰(zhàn)爭》,影迷已經(jīng)預期有大量英雄犧牲,但最終這些英雄也只是“化灰”。而任何影迷都知道,化灰的蜘蛛俠、黑豹、星爵等角色,顯然還會繼續(xù)在MCU亮相,所以“化灰”不等于“死亡”,《復仇者聯(lián)盟3》根本就沒有多少悲壯之感。
漫威偶爾觸碰所謂的敏感話題,效果也是隔靴搔癢?!扼@奇隊長》就打著宣揚“女性主義”的旗號,但因為這個角色嚴重臉譜化,暫未真正承載女性覺醒與自強的內涵?!逗诒穭t反思“黑人運動”方向問題,屬于MCU迄今對嚴肅話題最積極的探討。不過它仍然有故事本身質量不到位的問題,令頗有價值的路線之爭未能展示出全部的思辨魅力。
總而言之,MCU作為一種商業(yè)模式的革命性顯而易見,但其思想水平停滯不前的問題也不是無中生有?!稄统鹫呗?lián)盟4》是最宏大的高潮,但也有可能是觀眾短時間內的最后一次情感爆發(fā)。MCU今后如何繼續(xù)捕獲影迷的關注度,如何完成下一輪的革命性突破,將成為下一個時代的關鍵難題。